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图像采集、平面测绘、实地观察等方法对上海24个社区公园儿童活动区进行调查,从区位与规模、界面要素、内部要素等方面分析了上海社区公园儿童活动区的特征:(1)33%的儿童活动区远离城市公园的出入口,可达性较差,83.3%的儿童活动区面积占公园总面积的比例低于2%,规模偏小;(2)儿童活动空间的界面要素基本为植物和道路场地2种类型,主要边界形态为口袋式和内凹式,场地类型单调;(3)没有明确的功能分区,活动设施只有组合滑梯、沙坑、木马、攀爬架等4类;(4)场地铺装主要有塑胶、地砖、混凝土等3类,形式简单、景观性与趣味性不高。由此提出设计优化策略:(1)儿童活动空间宜设置在临近公园主要出入口、并趋向自然的区域,与周边区域有相对的隔离;(2)通过边界形态和界面要素调节场地的开敞程度,形成更为丰富的活动空间;(3)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心理及行为特征合理分区、并导入相应的活动项目与设施,做到活动设施自然化、趣味化、景观化、安全化,提高场地空间的多功能性;(4)环境要素宜形式多样、色彩绚丽、安全可靠。以期对上海社区公园儿童活动区及同类项目的设计与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