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3篇
  1篇
综合类   10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探明鱼类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中黏液细胞对疫苗免疫的应答特性,本研究利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技术,研究了浸泡免疫灭活迟钝爱德华氏菌前后牙鲆皮肤、鳃、前肠、中肠和后肠中黏液细胞数量和特性的时序变化。苏木精-曙红(HE)、阿尔新蓝-过碘酸雪夫氏(AB-PAS)染色结果显示,免疫前皮肤主要分布含中性黏多糖的Ⅰ型黏液细胞以及含中性黏多糖和少量酸性黏多糖的Ⅲ型黏液细胞,鳃中可观察到Ⅰ、Ⅲ型以及含酸性黏多糖和少量中性黏多糖的Ⅳ型黏液细胞,前肠中主要分布Ⅰ型黏液细胞,中肠、后肠上皮中可观察到Ⅰ、Ⅲ、Ⅳ型和含酸性黏多糖的Ⅱ型黏液细胞。免疫后,牙鲆黏膜免疫相关淋巴组织中黏液细胞总量随时间呈现先增多后减少趋势,后肠在第5天达到峰值,其他于第3天达到峰值;免疫后各组织中Ⅰ型黏液细胞数量减少,含酸性黏多糖成分的Ⅱ、Ⅲ及Ⅳ型黏液细胞数量显著增多,表明疫苗免疫诱导黏液细胞成分由中性黏多糖向酸性黏多糖转变。p H 2.5和p H 1.0条件下AB染色结果显示,免疫后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中酸性黏液细胞数量增多,且多数为硫酸化酸性黏液细胞。本研究结果为鱼类黏液的免疫防御功能及黏液细胞在鱼类黏膜免疫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改革进程加快,其内在特征和变迁历程表明混业经营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商业混业经营的会计信息披露主要采用强制性披露模式,而从长远来看,未来将会逐步加大自愿性披露的成分,形成“自愿性为主、强制性为辅”的披露模式,这将更有力地促进我国经济和谐、稳定地发展。改变现有会计信息披露模式将成为加快发展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新时期背景下,我国农业科研管理工作存在诸多问题,无法保证科研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无法充分发挥科研管理在科研工作中的辅助作用,严重影响我国农业科研管理工作的进步和发展。鉴于此,本文针对新时期农业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具体对策,以期为新时期农业科研管理工作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鉴定对虾白斑病综合征病毒(WSSV)囊膜蛋白VP110在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鳃细胞中的结合蛋白, 运用pET-32(a)+载体构建了1段含RGD模体的截短VP110原核重组表达质粒, 转化大肠杆菌诱导表达后获得分子量为41 kD的截短重组VP110蛋白(rVP110)。以rVP110作为诱饵蛋白, 运用pull-down实验结合蛋白质谱分析鉴定rVP110结合蛋白, 结果显示, 中国明对虾鳃细胞中的肌动蛋白和精氨酸激酶(arginine kinase,AK)rVP110具有结合作用。利用PCR扩增中国明对虾AK编码基因, 将其与表达载体pGEX-4T-1连接后转化大肠杆菌诱导表达获得重组AK蛋白(rAK), 通过pull-down实验进一步证实rAK可与rVP110发生结合。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a)体内中和实验结果显示, rAKWSSV感染克氏原螯虾具有一定的中和作用, 能延缓螯虾的死亡进程。另外, 中国明对虾在人工感染WSSV, 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 AK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 18 h时达到峰值, 然后下降至正常水平; 酶底物法检测结果同样显示, 鳃细胞中AK酶活性在感染WSSV后发生显著上调。本研究旨在为深入了解WSSV囊膜蛋白VP110WSSV感染宿主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培养条件对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NUF849生长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培养条件下海豚链球菌胞外产物的蛋白组成变化。结果显示,海豚链球菌在28℃时生长状态最好,胞外产物最丰富,主要有92 kDa、88 kDa、68 kDa、62 kDa、57 kDa、50 kDa、46 kDa、42 kDa、38 kDa、37 kDa、36 kDa、30 kDa、27 kDa和24 kDa等蛋白条带,温度升高或降低皆使蛋白条带减少;相对于普通气体环境,5%~10%CO_2对海豚链球菌的生长无显著影响,但使胞外产物蛋白条带减少,92 kDa、88 kDa、62 kDa、37 kDa和27 kDa条带丰度升高;培养基含2‰葡萄糖和5‰NaCl时,海豚链球菌生物量最高,5‰和10‰葡萄糖均可增加胞外产物蛋白条带,提高68 kDa、57 kDa、37 kDa和27 kDa蛋白丰度,但20‰葡萄糖和高于10‰的NaCl会抑制海豚链球菌的生长并减少胞外产物蛋白丰度;培养基中添加二联吡啶(DPD)和FeCl_3时,海豚链球菌生长受到抑制,胞外产物蛋白条带较BHI培养基条件下明显减少。本文结果有助于认识海豚链球菌对外界环境条件的反应,为揭示其致病机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是近年来贝类病害中最常见的细菌性病原之一,对贝类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养殖环境水体和贝类组织中,溶藻弧菌的基因变异、毒力基因、耐药性及其分布规律。对12株溶藻弧菌分离株开展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 MLST)、毒力因子以及菌株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12株溶藻弧菌的序列型(sequence typing, ST)分型互不相同,7株为PubMLST数据库已经收录的ST型,5株因管家基因的等位基因位点变化而形成新的ST型,贝类养殖环境中的溶藻弧菌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12株溶藻弧菌都携带tlh、fur和collagenase三种毒力基因,但均未检测到tdh、trh、toxR和tcpA毒力基因。溶藻弧菌携带毒力因子的种类和数量受地区分布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来源的溶藻弧菌均具有多重耐药特征,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产生抗性。本研究表明,贝类养殖环境中的溶藻弧菌具有种群复杂、遗传多样性高的特点;不同来源菌株在毒力基因携带和耐药性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通过探究不同区域内不同来源的溶藻弧菌遗传变异及耐药性差异,对贝源溶藻弧菌的有效防控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绝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存在着应收账款管理不规范现象,本文对我国中小型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不规范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建立了白斑症病毒(WSSV)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结果显示其线性关系良好,利用建立的WSSV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感染了WSSV后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组织内病毒数量的时序动态变化。注射WSSV粗提液感染克氏原螯虾,在感染后0h、3h、6h、12h、24h、36h、48h、60h和72h分别取螯虾鳃、血淋巴、心脏、附肢、造血组织和肌肉,提取组织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WSSV浓度,发现感染后3h在附肢、鳃、血淋巴和造血组织中检测到病毒,12h时在各组织中皆检测到病毒,但浓度较低;24~48h内WSSV浓度呈指数增长,此时螯虾出现少量死亡;60~72h内WSSV数量缓慢增长达到平台期,螯虾累计死亡率快速升高。不同组织中的WSSV浓度有较大差异,附肢中浓度最高,血淋巴、鳃、心脏和造血组织稍低,肌肉中WSSV浓度最低;附肢中WSSV动态变化代表了WSSV增殖变化规律,是很好的病毒检测与病程进展评估材料。本文结果可为WSSV的早期诊断提供技术支持,为阐明WSSV感染增殖规律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9.
综合征病毒与中国对虾血细胞膜体外结合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筛选小分子受体配基或抗受体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作为阻断剂,是阻断病毒感染的有效途径.通过差速离心法提取海捕中国对虾血细胞膜,分别利用Dot-Blot和ELISA技术,将血细胞膜包被于硝酸纤维素(NC)膜或酶标板,使地高辛(Digoxigenin,DIG)标记的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DIG)与之4℃结合4 h,并以碱性磷酸酶标记抗DIG抗体作为探针检测,实验结果皆为阳性,证明体外环境下WSsV能稳定地与血细胞膜结合.通过血细胞膜免疫Balb/c小鼠生产抗中国对虾血细胞多克隆抗体,以该多抗37℃孵育血细胞膜1 h,然后使WSSV-DIG与血细胞膜结合并检测.在Dor-Blot实验中,阻断组发色明显浅于未阻断组;在ELISA实验中,阻断组OD值比未阻断组降低69%.可以推断,多抗中抗血细胞受体的抗体与血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结合,占据了WSSV黏附蛋白的结合位点,从而显著地抑制了WSSV与血细胞膜的体外结合.实验所建立的WSSV与对虾血细胞膜体外结合技术可以应用于WSSV与血细胞受体蛋白的黏附特性的研究以及WSSV阻断剂的筛选,多抗阻断实验证明了本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饱和硫酸铵分步盐析结合Sephacryl S-300凝胶过滤层析及DEAE Sepharose离子层析法,对牙鲆皮肤黏液中的免疫球蛋白(Ig)进行了分离纯化,并通过SDS-PAGE及Western-blotting技术对纯化蛋白的部分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0%、50%饱和硫酸铵分步盐析可以去除牙鲆黏液中除Ig外的很多杂蛋白,得到粗提黏液Ig;再经Sephacryl S-300纯化,Ig纯度较高,其中含有72和26 ku的条带;DEAE Sepharose层析法可进一步纯化Sephacryl S-300柱层析的产物,所提取黏液Ig经SDS-PAGE检测,只含有72和26 ku两个条带,初步认为是牙鲆黏液Ig的重链和轻链。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抗牙鲆血清Ig单克隆抗体可与黏液Ig重链72 ku条带发生发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