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骨化性肌炎是一种骨科常见并发症,神经系统损伤者骨化肌炎发展较重,在发病早期常误诊为骨或软组织恶性肿瘤。1病例介绍病例1患者男,41岁。于2012-03-06日就诊于河北北方学院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因腰部外伤后伴截瘫18个月,双侧髋关节僵直12个月,患者于18个月前被重物砸伤腰部,后在当地县医院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动脉血管成像(MRA)与CT动脉血管成像(CTA)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20例确诊脑血管病患者先行MRA和CTA检查,在一周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方法检测脑血管病变的差异。结果①MRA与CTA在脑动脉狭窄中的敏感性分别为90.9%、100%,特异性分别为98.2%、90.2%;②MRA与CTA在烟雾病中的敏感性分别为100%、100%,特异性分别为95%、90%;③MRA与CTA在脑动脉瘤中的敏感性分别为100%、84.69%,特异性分别为86.44%、85.15%。结论 MRA在脑动脉瘤诊断中优于CTA。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RI弥散张量成像(DTI)和弥散张量纤维束(DTT)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30例健康人和129例临床综合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常规序列MRI和颈髓弥散张量成像检查,重建分析弥散张量纤维束,比较正常组和颈椎病组同一水平ADC值、FA值测量结果。结果患者DTI图显示为正常蓝色的颈髓内出现小片状浅绿色异常信号(86.6%),或绿色异常信号(13.4%),测量结果显示颈椎病组的ADC值明显高于正常组,FA值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TT可清晰、直观地观察到白质纤维束的异常表现,表现为受压32例(58.2%)、移位13例(23.6%),伴或不伴纤维束的中断5例(9%)。结论 DTI和DTT对评估颈椎病脊髓损伤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5.
<正>对骨科创伤患者,特别是脊柱、骨盆、四肢创伤的患者,主要依靠床旁摄片进行诊断、观察,传统X线床旁图像由于分辨力低,对比度差往往不能满足诊治要求,而CR(computed radiography,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状况,将骨科床旁X线影像诊断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本研究旨在探讨CR在骨科床旁X线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 X线片诊断后纵韧带钙化、分型的一致性。方法57例脊髓型颈椎病(CSM)合并后纵韧带骨化(OPLL)病人包括 OPLL连续型、节段型、混合型、桥接型。影像科首先阅读 X线片,再同时阅读 X线片及CT片。1周后再次进行同样的步骤,评价影像科医师诊断的一致性。同时评价不同医师间诊断OPLL、CSM的一致性。结果单纯 X线片对 OPLL分型诊断一致性为中度,但 X线+CT对 OPLL分型的诊断一致性很强。结论 CT+X线能够提高对CSM合并 OPLL的诊断、分型的一致性。建议 OPLL诊断标准中应增补颈部CT检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