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王阳明生活在明朝中期,看到了世风、士风与日俱下,农民起义纷起不断,明王朝大厦摇摇欲坠、将以倾覆。程朱之学不能解决人们的知行不一、知行脱节的问题,体现出了程朱之学的偏颇与困境。王阳明汲取了程朱之学的"知行常相须"之说,他在延承宋明理学基础上进行了批判,同时继承和扩充了孟子的"良知良能"之学说。王阳明为了解决知行繁琐冗杂、支离破碎的问题和知行脱节、知行不一的问题,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十一月初所讲学于的"文明书院"提出"知行合一"之论。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日益快速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普及,对高职教学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着重从现代教育技术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王阳明各哲学命题之间相关性,以及"知行合一"思想的价值意义进行研究。当前,我们处于一个物欲和私欲横流的环境中,人的欲望和渴求严重膨胀和失衡。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人们的思想道德的提升。道德水准与经济发展严重失调。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重新解读王阳明"知行合一"哲学命题,对我们的道德实践有着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境界之美是一种无形无声的美,是一种浩渺辽阔的美。境界之美的形成源自于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方式——整体性、综合性、感情性思维“,境界之美”可净化人的心灵,愉悦人的性情,提高人的道德素养,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5.
明中后期整个审美风尚发生了“由雅向俗”的转变,李贽成为这一转变过程中的代表人物,其审美思想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文立足于明中后期的时代大背景,重点分析李贽“求真”、“尚趣”、“主情”的审美追求,进一步发掘李贽在审美风尚转变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