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明清时期皖江流域劳动人民为发展农业生产,兴建一些著名水利工程,曾为该地区水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受自然环境、社会制度和科学技术条件等方面的制约,水利建设严重滞后,工程设施不完善,抗灾能力偏低;由于各种不科学的土地利用和水利兴修方式,水环境日益恶化;水利投资缺乏流域规划,很难持续实施大规模水利建设,无法形成整体防御能力,水利工程废多兴少,水利事业步步履维艰,故任凭水旱灾害摆布,仍然处于靠天收的局面。该文列举了明清时期大量的皖江流域水利建设方面的历史记载事实,并对负面效应和历史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观点鲜明的见解,以期为当今的水利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明朝皖江流域的招抚流亡、鼓励垦荒和承认对土地的所有权等政策促进耕地面积增长、提高土地垦殖率,使客民及小农猛增,户口益繁;明末清初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使得皖江人口再次减少,清政府采取移民垦殖、鼓励垦荒、招佃经营的措施,耕地面积不断增加,使皖江流域再现移民高潮。呈现出:土地开发早,人口密度较大,人均耕地较少;新型作物引进,山地得到开发;大量圩田出现,农业技术水平提升;人口增长加剧了人民的生存竞争;人口增长恶化了明清皖江流域的生态环境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面对近代市场竞争环境,皖江地区农业变迁存在积极因素。文章论述了近代皖江地区农业变迁情况,这些包括:商品化的发展,传统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水稻亩产量的提高,圩田的扩展,农业的面向市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