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1篇
综合类   4篇
园艺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苹果中4种常用农药残留及其膳食暴露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对国产苹果中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吡虫啉和灭幼脲4种常用农药残留及其膳食暴露进行评估,明确并量化中国居民食用苹果途径的上述4种常用农药膳食摄入风险水平,为苹果安全生产、消费及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渤海湾(辽宁、山东、河北)和西北黄土高原(陕西、山西、河南)两大苹果优势主产区采集的282份苹果样品,运用专业风险评估软件@Risk,尝试构建非参数概率评估模型,对中国居民食用苹果途径的农药膳食摄入(暴露)风险进行概率评估。首先对282份苹果样品中上述4种农药残留检测值进行分布拟合,拟合度运用Chi-Squared、Anderson-Darling、Kolmogorov-Smirnov 3种统计方法进行检验,综合考虑3种评估拟合结果,确定最佳拟合分布。STMR、HR取最佳分布拟合值,%ADI和%ARfD分别表示慢性膳食摄入风险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结果】参试的282份苹果样品,255份(占90.4%)苹果样品中检出了农药残留。在检出的4种常用农药中,多菌灵的检出率最高,达到81.9%;其次为甲基硫菌灵和吡虫啉,分别为52.1%和39.0%;灭幼脲的检出率最低,仅为31.2%。绝大多数苹果样品中农药残留量处于较低水平,最大检出浓度为0.9251 mg·kg-1(多菌灵),但仍远低于最大残留限量值3.0 mg·kg-1。样品中4种常用农药残留量均值依次为多菌灵(0.1042 mg·kg-1)>灭幼脲(0.0182 mg·kg-1)>甲基硫菌灵(0.0082 mg·kg-1)>吡虫啉(0.0050 mg·kg-1)。样品中4种常用农药残留量离散程度有异,变异系数分别达到232.8%(甲基硫菌灵)、214.8%(吡虫啉)、174.1%(灭幼脲)和136.4%(多菌灵)。282份苹果样品农药残留量分布规律较明显,随着农药残留浓度的升高,样品所占的比例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27份(占9.6%)苹果样品中未检出上述4种常用农药,198份(占70.2%)苹果样品中检出2种及以上农药残留,19份(占6.7%)苹果样品甚至检出4种农药残留。不同年龄组人群食用苹果途径的上述4种常用农药慢性膳食摄入风险(%ADI)分别为0.2120%-35.1100%(多菌灵)、0.0051%-0.8240%(吡虫啉)、0.0049%-0.1710%(甲基硫菌灵)和0.0004%-0.0152%(灭幼脲);急性膳食摄入风险(%ARfD)分别为0.1940%-16.0500%(多菌灵)和0.0122%-0.9400%(吡虫啉)。幼儿(2-6岁)和儿童(7-13岁)2个年龄组人群由于体重较轻,而苹果摄入量相对较高,膳食摄入风险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人群,为重点监控对象。不同年龄组人群之间,随着年龄的增加,农药膳食摄入风险整体呈逐渐下降趋势;同一年龄组人群,选取的百分位点值越高,农药膳食摄入风险越大。【结论】中国苹果中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吡虫啉和灭幼脲这4种常用农药检出率较高,但所有样品农药残留量均低于最大残留限量。中国居民食用苹果途径的上述4种常用农药慢性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均很低,幼儿和儿童2个年龄组人群膳食摄入风险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人群,需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2.
苹果可溶性糖组分及其含量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132个苹果品种为试材,采用离子色谱法对其成熟果实的可溶性糖组分进行测定,并测定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SS)、可溶性糖含量(SS),利用频次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明确苹果果实可溶性糖组分含量水平及其分布和定量关系。结果表明,苹果中的可溶性糖以果糖为主,其次是蔗糖和葡萄糖,山梨醇含量最低,约4/5的品种蔗糖含量高于葡萄糖含量;含量离散度山梨醇葡萄糖蔗糖果糖;果糖含量、蔗糖含量、甜度值、TSS和SS均服从正态分布,去掉个别拖尾品种后葡萄糖含量和山梨醇含量也呈正态分布;果糖含量与甜度值之间、TSS与SS之间均存在极显著一元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0.9450和0.8797;TSS、SS均存在关于其他指标的多元线性模型,且拟合精度和预测精度很高。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果品中乙撑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盐)类(简称EBDCs)残留的液质串联确证快速检测方法。果品样品中的EBDCs经碘甲烷甲基衍生化后用分散固相萃取(QuEChERS)提取和净化,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在多反应离子监测模式下进行检测,采用基质匹配标准曲线校正,外标法定量。以碎片离子对m/z 241.1/117.1、m/z 241.1/193.0进行定性分析、m/z 241.1/134.0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代森锌、代森锰、代森锰锌、代森钠和代森联的甲基化衍生产物亚乙基–1,2–双二硫代氨基甲酸甲酯在不同水果中具有不同的基质效应;在0.005~1.000 mg·kg~(-1)(以二硫化碳计)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48~0.9996。在苹果、桃、葡萄、柑橘和香蕉果实样品中添加不同水平乙撑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盐)时,回收率为82.6%~98.8%,相对标准偏差为0.7%~8.8%。本方法的检出限(以CS2计)为0.6~1.0μg·kg~(-1),定量限(以CS2计)为10μg·kg~(-1)。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果品中乙撑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盐)的残留确证检测。  相似文献   
4.
果品农药残留风险评估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果品农药残留风险评估,明确果品农药残留与风险状况,确定需重点关注的农药种类,探明现行最大残留限量的适宜性,从而提出最大残留限量制(修)订建议,对我国果品质量安全管理与农药残留标准的制定和修善具有较高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围绕国内外风险评估研究现状,对近年来国内外果品农药残留风险评估方法和软件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今后系统开展果品农药残留风险评估工作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苹果风味评价指标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筛选适宜的苹果风味评价指标,为构建苹果风味评价指标体系和苹果风味科学评价奠定基础。【方法】测定132个苹果样品的6项风味指标:用酸度计测定pH,用全糖仪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斐林试剂滴定法测定可溶性糖含量,用指示剂滴定法测定可滴定酸含量,用口尝鉴评法进行风味鉴评,固酸比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可滴定酸含量的比值表示,糖酸比用可溶性糖含量与可滴定酸含量的比值表示。利用水平分析、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明确各指标的水平及其分布、指标间的变化趋势和定量关系,筛选出适宜的苹果风味评价指标,并进行苹果风味评价与分类。【结果】(1)苹果品种间pH、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差异均较小,变异系数分别为8.5%、10.7%和10.6%,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和糖酸比差异均很大,变异系数分别高达45.1%、64.9%和66.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服从正态分布,概率值P分别达0.6241和0.6298,pH、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和糖酸比均呈偏态分布。(2)pH、固酸比和糖酸比均与可滴定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810、-0.8117和-0.8116;pH与固酸比和糖酸比间、可溶性糖含量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间、糖酸比与固酸比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650、0.8507、0.8794和0.9959。(3)pH与可滴定酸含量存在极显著的对数函数变化趋势,其决定系数R2为0.852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与固酸比均存在极显著的线性变化趋势,相关系数R分别为0.8793和0.9959;固酸比和糖酸比均与可滴定酸含量存在极显著的幂函数变化趋势,其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590和0.9638。(4)研究的6项苹果风味指标中,除可滴定酸含量外,其余5项指标均存在关于其他5项指标的多元线性模型,各方程的决定系数R2均接近或超过0.9,甚至接近1,且拟合精度和预测精度极高,平均拟合误差仅为1.88%-2.74%,平均预测误差仅为1.83%-2.59%,能够用于相应指标的准确预测;可滴定酸含量的回归方程决定系数R2仅为0.8122,且平均预测误差和平均拟合误差均在20%左右,拟合精度与预测精度均较低,不能用于可滴定酸含量的准确预测。(5)确定苹果风味评价指标由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和固酸比(分别代表酸味指标、甜味指标和综合风味指标)构成,利用该3项指标可将132个苹果样品分为甜、酸甜、酸甜适度、甜酸和酸5类。【结论】苹果风味评价指标以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固酸比为宜,所筛选出的3项指标可用于苹果风味的科学评价与分类。  相似文献   
6.
苹果中乙撑硫脲膳食摄入风险的非参数概率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明确国产苹果中乙撑硫脲残留水平及量化中国居民乙撑硫脲膳食摄入风险。基于渤海湾(辽宁、山东、河北)和西北黄土高原(陕西、山西、河南)两大苹果优势主产区采集的282份苹果样品,运用专业风险评估软件@Risk,尝试构建非参数概率评估模型,对中国居民乙撑硫脲膳食摄入风险进行概率评估。结果表明:参试的282份苹果样品,乙撑硫脲检出率为80.9%,残留量均值为6.1μg/kg,最高残留量为74.1μg/kg,绝大多数苹果样品(占90.4%)乙撑硫脲残留量10.0μg/kg。282份苹果样品中乙撑硫脲残留量的离散程度较大(变异系数达134.6%),不同省份变异系数排序,陕西(150.7%)辽宁(146.8%)河北(91.2%)山东(88.1%)河南(54.9%)山西(51.8%)。不同年龄组人群膳食摄入风险存在明显差异,幼儿(2~6岁)和儿童(7~13岁)乙撑硫脲膳食摄入风险均明显高于青少年(14~17岁)和成年(18~59岁),为重点监控对象。总体而言,不同年龄组人群乙撑硫脲膳食摄入风险均很低,其中慢性膳食摄入风险介于0.35%~13.12%,急性膳食摄入风险介于0.22%~3.94%,均远低于100%;不同省份和不同主产区苹果乙撑硫脲膳食摄入风险虽存在明显差异,但均远低于100%,不同省份和不同主产区苹果乙撑硫脲膳食摄入风险也是可以接受的。基于最大残留限量估计值(estimate maximum residue limit,e MRL),建议中国苹果中乙撑硫脲最大残留限量值设为0.2 mg/kg。本研究可为苹果质量安全监管和今后系统开展果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贮藏温度与包装方式对油麦菜保鲜效果的影响。[方法]以油麦菜为试材,分别采用微孔保鲜袋与聚乙烯(PE)保鲜袋包装后,分别置于4.0℃和常温(22.5℃)下测定O_2浓度、CO_2浓度、失重率、黄化率、叶绿素含量、维生素C含量等指标,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低温(4.0℃)下油麦菜的保鲜效果更好,PE保鲜袋与微孔保鲜袋对油麦菜的保鲜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二者均能有效延长油麦菜的贮藏期,常温下(22.5℃)可延长油麦菜贮藏期至5 d左右,低温下可延长至15 d左右。微孔保鲜袋和PE保鲜袋均可以降低油麦菜的失水率,延缓腐烂现象的发生。其中,PE保鲜袋能有效降低油麦菜腐烂率、失水率及黄化率,并控制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微孔保鲜袋能有效维持油麦菜的适宜贮藏气体环境、控制V_C含量的下降,延缓黄化现象的发生。[结论]PE保鲜袋与微孔保鲜袋对油麦菜均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为生产上油麦菜的贮藏保鲜提供了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