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3篇
林业   50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24篇
  43篇
综合类   254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74篇
畜牧兽医   126篇
园艺   34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茶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国茶经济应当进行全新的产业升级换代,以适应"一带一路"下全新的国内国际茶消费市场变化的需求。本文首先分析了"一带一路"给我国茶经济带来全新发展机遇,而后探究了"一带一路"给我国茶经济发展带来全新挑战,最后提出依托"一带一路",推动我国茶经济发展迈向新台阶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6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修订草案)》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初次审议,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现行《森林法》自1998年修正以来,其在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加快国土绿化、促进林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林业建设面临  相似文献   
3.
4.
鳖病的预防措施由于鳖的生活能力和抗病力都很强,在饲养过程中一般较少发病,但如果饲养不当,也会引发病害,甚至大量死亡。必须切实做好预防措施,一般包括以下几项措施。1、养鳖池的水质要求清新,呈褐绿色。池中如有含氨水流入,即会导致鳖耳下腺炎病发生,这种病传...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网箱养鱼外用药一般是采取提起网箱三只角,使鱼到一个网角后加大剂量用药,这种用药方法有以下几点缺陷:一是只能杀死鱼类体表病原体,而对水体不起作用;二是大剂量用药可侵蚀鱼类鳃丝和鱼体表粘膜,降低鱼类自身免疫力;三是易造成机械损伤,从而继发感染。根据笔者对金湖县网箱养鱼的调查总结。在晴天无风浪时,采用低浓度药液持续均匀泼洒2—3小时,这样  相似文献   
6.
投饵是黄鳝养殖的关键技术之一,下面从两方面将其作简要介绍。一、投饵种类黄鳝是肉食性鱼类,它的主要饵料有蚯蚓、蝌蚪、蝇蛆、小鱼虾、蚕蛹、螺蛳、河蚌肉等,人工饲养条件下,在动物性饵料不足的情况下,也可投一些植物性饵料,如麸皮、米饭、豆饼、瓜果皮等。黄鳝不吃腐臭食物。二、投饵方法黄鳝的投饵应坚持做到“四定”,一是定质,不投喂腐臭食物,要求投喂鲜活的饵料。二是定  相似文献   
7.
采用匀浆、差速离心、镜检和标志酶测定等方法,研究了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消化盲囊亚细胞组分分离与鉴定技术。结果显示,经Hoechst33258染色,在匀浆2min对照组中,观察到大量栉孔扇贝消化盲囊完整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膜完整,荧光强度较高;在匀浆3、4、5 min实验组中,完整细胞数目逐渐减少,且出现许多形态较小、荧光强度弱、轮廓模糊的细胞碎片。通过血球计数板法得到的细胞破碎结果与上述染色结果一致,随着匀浆时间(2~5 min)的增加,细胞破碎率升高,当匀浆时间达到5 min时,细胞破碎率升至94.24%。利用Hoechst 33258染色栉孔扇贝消化盲囊亚细胞分离组分(S2、C2、C4、S5和C5),镜检发现,C2组分荧光强度最强,荧光颗粒数目多,而其他组分荧光强度弱,且基本观察不到荧光颗粒。由此推测,细胞核主要存在于C2组分中;同时,细胞膜(5’-核苷酸酶)、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细胞质(乳酸脱氢酶)和微粒体(葡萄糖-6-磷酸酶)标志酶活力在其他亚细胞组分中有少量检出,但它们在S2、C4、S5和C5组分中的的标志酶活性比例较高(分别为63.90%、64.89%、77.82%和67.55%)。由此推测,S2、C2、C4、S5和C5分离组分分别为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和微粒体。本研究成功构建了栉孔扇贝消化盲囊亚细胞组分分离与鉴定技术方法,为贝类生理机制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橘色双冠丽鱼(Amphilophus citrinellus)黑色素细胞和黄色素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方法,观察鱼类色素细胞生长特征,本研究以橘色双冠丽鱼的尾鳍、鳞片、皮肤组织为材料,在25℃~28℃条件下,分别在胰蛋白酶溶液和胶原酶溶液中消化6 h和12 h,可有效分离出色素细胞团,细胞悬液经气孔尼龙网过滤后,于35%-45%-55% Percoll试剂中梯度分离和收集黄色素细胞和黑色素细胞。采用K-SFM培养基进行细胞原代培养和细胞纯化,抑制成纤维细胞和角朊细胞的生长,用十四烷酰佛波醇乙酸酯(TPA)、双抗、bFGF的DMEM培养基进行色素细胞传代培养;运用巴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并用分子标记技术进行细胞鉴定。结果显示,细胞分离时,黑色素细胞位于Percoll试剂45%和35%浓度层之间,黄色素细胞位于Percoll试剂35%浓度层上,2种色素细胞均凝聚成絮状。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黑色素细胞内部含大量黑色素小体,而黄色素细胞内部含喋呤体和类胡萝卜素囊泡;黑色素细胞左旋多巴(L-DOPA)染色呈阳性;取第10代色素细胞进行体色相关基因黑皮素1受体(melanocortin receptor 1, MC1R)、酪氨酸酶(tyrosinase, TYR)和牛内皮素受体B(endothelin receptor B, EDNRB) PCR检测,显示基因扩增条带特异性强,表明获得的2种色素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本研究建立了橘色双冠丽鱼黄色素细胞和黑色素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方法,为进一步开展鱼类体色细胞分化和体色形成的分子机理研究提供了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9.
进行了圈养山羊添喂“山羊浓缩料”增重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羊群比对照组健康、少发病,平均每只增重分别比对照组Ⅰ和Ⅱ高38.1l%和131.37%,增重盈利效益分别比对照组Ⅰ和Ⅱ高181.71%和288.70%。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基因在鱼类早期体色褪黑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本研究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获得橘色双冠丽鱼(Amphilophus citrinellus) mitf基因cDNA序列全长,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技术检测其在橘色双冠丽鱼胚胎不同发育时期、体色褪黑不同时期和各个组织中的表达规律。获得mitf基因2个亚型,其中,mitf1的cDNA全长为1816 bp,包括5′非编码区(UTR) 158 bp、3′UTR 428 bp、开放阅读框(ORF) 1230 bp,共编码409个氨基酸;mitf2的cDNA全长为1638 bp,包括5´UTR 160 bp、3´UTR 428 bp和ORF 1050 bp,共编码349个氨基酸。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显示,mitf1和mitf2聚在一小支,与慈鲷科(Cichlidae)鱼类同源性最高,与哺乳类动物同源性较低。qRT-PCR结果显示,在成鱼各个组织中,mitf1和mitf2均有不同程度表达,其中,眼部表达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肌肉、脑和肾脏也有较高表达;mitf1和mitf2在胚胎各个发育时期均有表达,在受精卵时期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胚胎期;随着橘色双冠丽鱼体色由黑色过渡到橘黄色,mitf1和mitf2在鱼皮肤、鳞片、尾鳍中的表达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表明mitf基因表达与鱼体色由黑到黄转变的表型间存在关联性,推测与鱼体色发育阶段色素细胞的分化和分布比例的动态变化相关。本研究通过了解鱼类体色发育和变异的分子基础,可为鱼类色素细胞发育和体色人工改良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