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辣椒青枯病是一种典型的细菌性土传疾病,其病原为青枯假单胞杆菌属细菌,病菌在 10~ 40 ℃均可发育,适温 25~ 37 ℃。耐 pH6.0~ 8.0,最适 pH6.6。 1 症状 发病初期植株顶部叶片萎蔫下垂,接着下部叶片凋萎,最后中部叶片凋萎。也有一侧叶片先萎蔫或整株叶片同时萎蔫的。初病时,病株白天萎蔫,夜晚尚可恢复,几天后全株死亡。死株仍保持绿色,但色泽稍淡。病茎表皮粗糙,茎中下部增生不定根或不定芽,部分病茎可见 1~ 2 cm大小褐色病斑。纵剖茎部,可见维管束变为褐色。保湿后用手挤压病茎,横切面有乳白色菌液溢出。 2 发病规律 病菌寄主范围较广,可侵害 50多个科的数百种植物。其中危害较重的有辣椒、茄子、番茄、马铃薯、烟草、花生等。病菌随寄主病残体遗留在土壤中越冬。若无寄主也可在土壤中存活 14个月,最长可达 6年之久。病菌通过雨水、灌溉水、地下害虫、操作工具等传播。多从寄主根部或茎基部皮孔和伤口侵入。前期属于潜伏状态,条件适宜时,即可在维管束内迅速繁殖。并沿导管向上扩展,致使导管堵塞,进一步侵入邻近的薄壁细胞组织,使整个输导器官被破坏而失去功能。茎、叶因得不到水分的供应而萎蔫。 土温 20 ℃时病菌开始活动,土温达 25 ℃时病菌活动旺盛,土壤含水量达 25%以上时有利病菌侵入。雨后初晴,气温升高快,空气湿度大,热量蒸腾加剧,易促成此病流行。土壤酸性或钾肥缺乏有利此病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