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9篇
基础科学   5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3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回顾了近30年针对新疆棉区热量不足.采用“向温要棉”一“密、早、矮、膜”技术路线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局限性,提出了超高产条件下“向光要棉”一构建高光效群体.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栽培棉种之一。海岛棉纤维品质优良,是优质棉的重要产源。为了研究海岛棉的遗传多样性,为海岛棉育种提供参考依据,从海岛棉遗传标准系中分离基因组来源的微卫星标记用于海岛棉遗传评价。采用两种方法分离微卫星标记,一是用ISSR (inter simple sequence repeat) 引物扩增Pima3-79,克隆测序后从中开发微卫星标记;二是利用简并引物扩增Pima3-79,克隆测序后从中开发微卫星标记。共挑选1 447个克隆,筛选出239个独立克隆。测序后得到214个单一序列,其中包含微卫星并可用于引物设计的序列70个,获得86对引物。86对引物用于扩增56个海岛棉材料和4个陆地棉材料,16对引物没有扩增,43对引物在所有材料中没有多态性;27对引物在海岛棉和陆地棉之间有多态性,19对引物在海岛棉中表现多态性。利用Jaccard相似系数和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可以明显区分陆地棉和海岛棉,并且将海岛棉分为4类。14对引物在BC1群体中表现多态性,产生14个位点。9个位点整合到BC1连锁图的7个染色体上,4个位于A亚基因组,5个位于D亚基因组。海岛棉微卫星标记扩展了棉花微卫星标记,有助于海岛棉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有利于棉花遗传图谱的进一步丰富。  相似文献   
3.
结合新疆特早熟棉亚区的气候特点、植棉历史与现状,提出了该区在棉花品种选择上应突出早熟,抗病不是重点;栽培技术以促早熟为中心,近期应大力推广高密度、超宽膜,推行合理的作物布局及耕作制度,适当减少棉田面积;对病虫害实行综合防治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在八百里皖江芜湖南岸,有一块被称为芜湖十景之一的地方——"陶辛水韵",安徽省芜湖县供电公司陶辛供电所就座落在这块风景秀美的土地上。该所担负着"水韵"周围——陶辛镇  相似文献   
5.
冰雹是新疆棉区的重要灾害之一 ,给冰雹多发棉区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轻则损伤枝叶 ,影响棉株的正常生长 ;重则造成蕾铃大量脱落 ,严重减产。棉花苗期遭受雹灾 ,则损失更加惨重 ,常因毁苗而大面积重播或补播 ,给棉农和植棉企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1 998年 5月 1 2日下午 6点 45分 ,农七师 1 2 9团 1 333hm2棉田遭受冰雹袭击 ,部分棉田棉苗的胚轴或叶片被完全打伤。雹灾后第 2天 ,在团党委的领导下 ,领导干部和科技人员及时查看了受灾棉田 ,评估了灾情 ,组织了抗灾自救工作。仅用 4天 ,就全部完成重播和补种工作。并于灾后及时对受灾棉株进…  相似文献   
6.
地膜覆盖棉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冠文  余渝 《新疆农业科学》1998,(4):189-192,F003
提出地膜棉田生态系统由土体层、膜下层、植被层和近地大气层四个子系统组成。其中膜下层具有独立的组成、边界、生态特征和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功能,是地膜棉田特有的子系统。地膜棉田生态系统内的物质、能量交换方式由直链式变成双环式。还认为膜下层的反光作用使植被层有效辐射量增加是地膜棉生育进程加快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新疆棉花高体细胞胚胎发生能力基因型的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以15个新疆主栽优良品种(系)以及两个对照品种YZ-1和Y668为研究对象,利用下胚轴做外植体进行胚胎发生能力的比较研究,筛选出了5个能够胚胎发生的基因型,即新陆早12,新陆早17,新陆早22,新陆早32和新陆早33,其中新陆早32和新陆早33,能在3个月左右分化,且分化率较高,可达90%左右,其它3个品种的分化效率为:新陆早17为46.9%,新陆早12为35.1%,新陆早22为25.3%,但这3个品种的分化时间都比较长,需5个月左右.同时对5个再生品种及两个对照品种的成胚效率进行了比较,由新陆早32和新陆早33诱导的胚性愈伤在胚状体数目及胚胎萌发效率都比较高,具备作为棉花优良遗传转化受体的基本特征,目前已经用于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试验.上述研究拓展了棉花组织培养及转基因的受体范围,为新疆棉区转基因育种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8.
用5个早熟陆地棉品种作母本,3个抗虫棉品种作父本,按照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NCⅡ设计)组配15个杂交组合.对亲本及杂交组合的产量和纤维品质共11个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单株铃数、衣分、纤维长度、比强度、马克隆值和纤维伸长率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控制,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主要受基因非加性效应影响.新陆早45号是突出的高衣分丰产亲本,新陆早48号是结铃性较好的丰产亲本,72-72是优良的抗虫棉亲本,组合新陆早48号×111-43和新陆早42号×N78在综合农艺性状上优势明显,但纤维品质相对而言没有明显改良.  相似文献   
9.
利用光谱红边参数监测黄萎病棉叶叶绿素和氮素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黄萎病胁迫下棉花叶片为试验材料, 分析感染病害棉叶叶绿素(Chl)含量和氮素含量(LNC)与光谱红边参数间的关系, 建立病害棉叶Chl含量和LNC的光谱红边参数诊断模型。结果表明:(1)随着病情加重, 棉叶Chl a、Chl b、Chl a+b和LNC逐渐减小, 其中Chl a下降最快, Chl b下降最慢;(2)黄萎病叶片光谱反射率在可见光区(400~700 nm), 近红外光区(700~1300 nm)和短波红外光区(1300~2500 nm)呈现逐渐上升趋势, 在520~680 nm间达极显著(P<0.01);光谱吸收率在可见光区和短波红外光区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达极显著(P<0.01), 在近红外光区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3)病害棉叶红边位置(REP)、红边振动幅(Dr)、红谷位置(Lo)、红边深度(Depth672)和红边面积(Area672)的值均减小, 红边宽度(Lwidth)的值增加, 且Area672减小的幅度最大, Dr减小的幅度最小, Lwidth增加的幅度较大;(4)病害棉叶Chl a含量、Chl b含量、Chl a+b含量和LNC均与红边参数REP、Lo、Depth672和Area672呈极显著正相关, 与Lwidth呈极显著负相关, 与Dr未达显著相关;(5)利用红边参数建立的棉叶Chl含量和LNC的诊断模型均达极显著(P<0.01), 其中以Area672为自变量建立的病害棉叶Chl a、Chl a+b和LNC的诊断模型和Lo为自变量建立的Chl b诊断模型的精度最高, 能很好的诊断病害棉叶Chl含量和LNC。  相似文献   
10.
早熟陆地棉主要性状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筛选新疆自育的优良亲本及强优势杂交组合,为棉花新品种选育奠定基础。【方法】选用不同来源的早熟陆地棉亲本17个,按照6×11的NCⅡ设计组配不完全双列杂交,得到66个杂交组合,通过随机区组3次重复试验,分析F1产量和纤维品质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结果】17个亲本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产量和品质性状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大多比较低,株高广义遗传力可达74.28%,狭义遗传力达51.5%,其次为衣分和马克隆值。供试组合中以籽棉产量竞争优势、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最高,平均值分别为5.49%、11.77%和8.97%;与产量密切相关的果枝数、衣分、衣指等性状在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中都呈明显的正向优势;在竞争优势中,以果枝数、籽棉产量、衣分、百粒重、衣指和马克隆值为正向优势。产量性状GCA高的亲本是B3(23-90),B4(42-34),A4(H1-4),A6(惠远1403),A9(新农早112);品质性状GCA高的亲本是B1(125-1),B3(23-90),A5(H7-143),A8(天云1133)。【结论】通过F1代对株高、衣分和马克隆值等性状的亲本进行选择效果较好;籽棉产量的杂种优势最高;A1×B5(10-101×72-47),A3×B1(48-33×125-1),A4×B1(H1-4×125-1),A8×B1(天云1133×125-1)等组合具有较大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