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曾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动物科技学院猪生产技术课程团队通过“铸”思政方向、“凝”思政元素、“拔”思政水平,  相似文献   
2.
3.
随着畜牧业产学研的深度融合,畜牧业综合生产力显著提高,创新人才培养取得成功,但传统单一教学评价模式不能满足人才培养需求。为改革单一教学评价模式,笔者深入分析单一教学评价特征、价值取向缺陷,从而提出构建适合畜牧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多元、分层和差异教学评价体系,以促进畜牧专业发展和满足畜牧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不同复方中药多糖对口蹄疫疫苗免疫反应的影响作用,本研究将36只ICR小鼠随机分空白组、黄芪多糖+白术多糖组、党参多糖+山药多糖组、淫羊藿多糖+何首乌多糖3组。分别灌服不同复方多糖或生理盐水,连续给药4d后,接种口蹄疫疫苗进行首次免疫,间隔14d后2次免疫,2免后2周采集血清采用间接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Ig G和血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2、IL-6、FMDV-O Ig G、TNF-α的含量。结果显示,免疫前口服这3种复方多糖均可提高FMDV特异性Ig G、IFN-γ、IL-2、IL-6、TNF-α水平,从而增强免疫反应,表明受试的3种复方多糖均具备良好的佐剂潜力。  相似文献   
5.
旨在比较分析不同体重四川白鹅消化生理、免疫和肠道微生物的差异。随机选取400只70日龄四川白鹅的体重数据进行正态分布分析,筛选出高体重(HW)、低体重(LW)鹅各24只,然后测定免疫和消化相关指标,并利用16S rRNA测序技术检测肠道微生物。结果显示:HW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LW组(P<0.05),而初始体重无差异(P>0.05);HW组淀粉酶活性、肌胃、腺胃、回肠指数、十二指肠和空肠黏膜厚度、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绒隐比均显著高于LW组(P<0.05),但回肠隐窝深度显著低于LW组(P<0.05);HW组IgA、IgM、IgG、溶菌酶含量及胸腺、法氏囊指数显著高于LW组(P<0.05); HW和LW组肠道微生物α多样性无显著差异(P>0.05),而β多样性组间差异显著(R2=0.25,P=0.02);门水平上,主要由Bacteroidetes(HW:43.50%;LW:53.69%)和Firmicutes(HW:39.24%;LW:26.47%)组成;属水平上,相对丰度占比1%以上的共有菌有Bacteroides、Desulf...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畜牧兽医类专业核心课程“猪生产技术”育人目标为出发点,结合“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阐述“猪生产技术”课程思政实施必要性,探索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和教学实施,将爱国情怀、生态保护、责任担当、职业素养、团队协作、食品安全等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旨在探索专业课程内容与思政内容融合要点,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不同纤维源饲粮对0~4周龄四川白鹅肠道菌群的影响,将120只体重(86.02±6.35)g的1日龄四川白鹅随机分为4组(公母各半),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分别饲喂以苜蓿、黑麦、燕麦和花生秧作为纤维来源的饲粮,试验期共28 d.结果显示:不同纤维源饲粮对0~4周龄四川白鹅肠道菌群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影响;苜蓿...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生猪产业由传统模式步入现代生猪产业模式,逐步向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我国作为生猪产业大国与职业教育大国,在生猪产业发展中,职业教育参与度越来越高,在职业教育中也越来越体现产教融合细度.中国生猪产业职业教育产学研联盟的成立,正是生猪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双选项,其在实现生猪产业与职...  相似文献   
9.
淮河流域冬小麦晚霜冻时空演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掌握气候持续变暖背景下淮河流域晚霜冻害的变化规律,基于1960-2016年61个气象站点的逐日地面0cm最低气温数据,计算霜冻频次、强度和变异系数,构建霜冻害危险指数,分析了淮河流域冬小麦生长季晚霜冻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57年中晚霜冻出现在3月11日至4月15日,整体呈提前趋势,速率达到-2.49d·年-1(P<0.05),晚霜冻的提前结束使冬小麦灌浆停滞和籽粒发芽力丧失的风险降低。(2)在冬小麦生长季延长的背景下,57年中轻度、中度、重度晚霜冻的频次都呈现减少趋势,变化倾向率分别为-9.14次·年-1(P<0.01)、-1.17次·年-1(P>0.05)、-5.81次·年-1(P<0.01)。年代变化上,重霜冻在灌浆至成熟阶段的频次在1980s上升趋势最显著,倾向率为6.73次·年-1(P<0.05)。1961-1990年中霜冻在拔节期的频次增加趋势最显著,倾向率为1.80次·年-1(P<0.05);1981-2010年重霜冻在拔节期的频次减少趋势最显著,倾向率为-3.46次·年-1(P<0.01)。(3)冬小麦晚霜冻在不同的生长阶段空间分异较大,呈不同分布模式。以开始拔节的日期为起点,高风险区和较高风险区在拔节后(1~5d)所占面积百分比最大,分别达到0.63%、80.68%。中风险区在抽穗至开花阶段(12~15d)面积百分比最大(81.68%),较低风险区在灌浆至成熟阶段(16~57d)占比最大(57.49%)。不同程度的晚霜冻频次在不同的时间段减少速率不同,在不同的生长阶段空间分布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小麦隐性核雄性不育突变体ms1与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异附加系中,克隆雄性育性恢复基因ThMs1,解析该基因的表达模式、编码蛋白的生物化学活性和生物学功能,鉴定新的小麦ms1育性恢复基因,从而更好地应用于小麦杂交育种。【方法】通过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鉴定ms1与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异附加系中小麦外源的染色体类型;通过同源克隆法在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异附加系中克隆雄性育性基因ThMs1,并稳定转化小麦ms1进行基因功能互补验证;利用RT-PCR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检测基因的表达模式;进一步通过RNA原位杂交分析基因的组织细胞特异性表达特性;利用特异性抗体进行Western blot检测ThMs1蛋白在体内的表达情况;经SignalP软件分析预测蛋白结构;通过蛋白-脂质结合活性分析检测ThMs1蛋白是否具有脂类分子结合活性。【结果】证实小麦ms1与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异附加系细胞中含有偃麦草4Ag染色体;从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异附加系中克隆了雄性育性基因ThMs1,遗传转化功能互补试验证实ThMs1能够完全恢复小麦ms1突变体的雄性不育表型,基因的聚类分析表明MS1只存在于禾本科植物中;通过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ThMs1在减数分裂期的花药中特异表达,RNA原位杂交分析证实ThMs1在小麦小孢子发生过程中特异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发现ThMs1在小麦减数分裂期的花药中表达;对ThMs1蛋白氨基酸序列进行结构预测发现,该蛋白具有推测的脂类结合分子结构域,ThMs1蛋白脂类分子结合试验表明ThMs1蛋白特异结合磷脂酸和磷酸化的磷脂酰肌醇。【结论】克隆了一个新的来自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可恢复小麦隐性核雄性不育突变体ms1雄性育性的ThMs1,该基因与小麦Ms1具有相似的分子结构、时空表达模式和脂结合活性,导致2个蛋白在小麦中也具有相似的生物学功能,ThMs1可以替代普通小麦Ms1的功能调控小麦花粉育性,该结果为利用小麦ms1通过分子设计建立小麦杂交育种体系(新一代杂交育种体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育性恢复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