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赖草根茎分蘖相关基因LRC1的克隆及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同源基因克隆技术从典型的克隆植物赖草中克隆了其根茎分化相关基因LRC1,通过RACE获得其全长cDNA为1.598kb,开放阅读框(ORF)为1299bp,编码432个氨基酸.同源分析结果显示,赖草LRC1基因属于GRAS转录因子家族,与控制水稻分蘖及烟草侧枝发生的相应蛋白具有很高的同源性,与控制水稻分蘖的MOC1...  相似文献   
2.
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是一种重要的香辛调味品且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由于无性繁殖和重茬种植导致病原菌长期积累,严重影响了生姜的品质和产量。生姜茎基腐病是其中严重的疾病之一,目前对致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较少,而且目前现有的防治措施,存在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拟从莱芜患病生姜植株中分离筛选病原菌,明确其分类种属和致病性特征。同时探究安石榴苷和类黄酮2种外源物质对致病菌的防治效果和生姜植株防御酶和防御基因的影响。基于此本研究从莱芜的发病生姜中分离筛选出7株不同的病原菌,研究结果共发现7株致病菌,分别是Fusarium verticillioides、Fusarium proliferatum、Penicillium oxalicum、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Nigrospora oryzae、Fusarium solani、Globisporangium spinosum,其大致归属于镰刀菌和腐霉菌属。施用了安石榴苷和类黄酮2种不同的外源物质,探究其防治效果。结果发现2种外源物质对病原菌均有抑菌效果,并且类黄酮的抑菌效果更加显著,在20 g/L类黄酮的施用下对病原菌Globisporangium spinosum、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抑制率可达100%,对病原菌Penicillium oxalicum 、Fusarium proliferatum、Fusarium verticillioides、Fusarium solani、Nigrospora oryzae抑制率分别为63.4%、64.0%、67.9%、70.8%、91.%。。在20g/L安石榴苷的施用处理下对病原菌Penicillium oxalicum 、Fusarium proliferatum、Globisporangium spinosum、Fusarium verticillioides、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Fusarium solani、Nigrospora oryzae抑制率分别为27.8%、43.8%、100.0%、30.0%、23.3%、62.5%、83.3%。外源物质类黄酮的添加显著增加了生姜植物体的防御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和防御基因(PAL、GLU、REF、HMGS、WRKY8)表达,在48h下,不同浓度(20 g/L、10 g/L)类黄酮处理的姜叶中,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增高;通过半定量RT-PCR实验发现PAL、GLU、WRKY8防御基因的表达量增加。本研究结果表明类黄酮处理下的生姜植株抗病性显著增强,利用类黄酮来防治生姜病害可成为化学农药的一种替代品。  相似文献   
3.
根茎类禾草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根茎类禾草是草地植被中的重要植物类型 ,具有极强的无性繁殖能力 ,本文从植物生物学特性的角度 ,综述了近 40年来根茎类禾草的研究进展 ,提出了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对今后重点研究方向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项研究结果表明 ,根茎类禾草的生育期普遍较长。一般情况是长根茎禾草的有性生殖期相对较短 ,而其无性生殖期相对较长 ;短根茎禾草则相反。不同根茎类型的禾草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发育动态有不同的变化规律。地上部重量差异表现为短根茎 >中根茎 >长根茎 ,三者在地上部生长均呈现单峰曲线 ;地下部根系重表现为长根茎 >中根茎 >短根茎 ;根冠比的变化趋势三者均呈现由高—低 -高的“U”型曲线 ,根冠比大小表现为长根茎>中根茎 >短根茎。根茎类禾草中根茎的发育程度与种子的休眠程度有明显的关系 ,根茎越发达 ,其无性繁殖能力越强 ,种子的休眠程度越严重  相似文献   
5.
中俄沙棘不同品系形态学遗传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洪梅  蓝登明  何文兴 《沙棘》2003,16(3):8-13
以6个俄罗斯沙棘品系和2个中国沙棘优良品系为供试材料,对其株高、地径、冠幅等15个性状进行了变异系数、频率分布、多样性指数分析以及差异显著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8个沙棘品系间的差异存在于每一个品系的每一个性状当中,变异程度在品系间及品系内个体间分布特点不同,品系间的变异主要表现在百果重、花被片形状和果实形状以及种子千粒重上,而品系内个体间的变异主要表现在1年生枝棘刺数和花序着花数上。以上研究为沙棘育种材料的选择以及沙棘种下类群划分提供了依据,也为借鉴俄罗斯沙棘育种经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鸭坦布苏病毒(DTMUV)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的敏感性和简化反应条件,本研究在前期建立的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一条特异性的反转录引物,优化反应体系,建立了简便、快速、敏感的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该荧光定量PCR方法最低检测限为10拷贝,敏感性是未优化的荧光定量PCR方法的5倍、是普通PCR方法的100倍,并且该方法对DTMUV的最低检测限是0.01半数鸡胚致死量(ELD50)。通过批内和批间实验的变异系数表明优化的荧光定量PCR方法的重复性比未优化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好。通过该优化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其它常见的鸭病病毒的DNAs或RNAs,证明了该方法特异性好。对现地60份疑似DTMUV的样品进行检测,用该方法检出57份样品为阳性,明显高于普通PCR,并且在区分35Ct值左右样品试验中敏感性优于未优化的荧光定量PCR方法。该优化的DTMUV 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更适用于DTMUV的快速定量流行病学诊断。  相似文献   
7.
8个沙棘品系间等位酶水平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洪梅  蓝登明  何文兴 《沙棘》2003,16(4):11-15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在等位酶水平上对中国沙棘与俄罗斯沙棘的8个品系间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多态位点百分率P=60%,等位基因平均数A=1.84,平均观察杂合度(H0)=0.33,平均期望杂合度(He)=0.32;两个中国沙棘品系的固定指数F值分别为0.05和0.07,异交率t值分别为0.95和0.93,而6个俄罗斯沙棘品系的F值分布在-0.02~-0.14之间,t值分布在1.03~1.42之间;8个品系的遗传相似系数均值为0.92。以上结果表明沙棘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这为不同地域和生态环境间的相互引种及驯化提供指导,也为育种材料的选择提供信息,为沙棘种下类群划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禾本科草本植物根状茎发育调控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状茎是匍匐的地下茎,为多年生草本和其他单子叶植物通过无性繁殖进行克隆生长的营养器官。根状茎的持续分化和横向延伸生长,赋予了根状茎类禾草很强的水平拓展迁移能力和抗扰动能力,无论在天然草原群落构成还是在改善退化草原、荒漠、沙丘等脆弱生态系统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根状茎的分化和生长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内在因素和外在刺激的协同调控。通过梳理近年来禾本科草本植物根状茎分化和发育的研究文献,从生境异质性、植物激素及关联基因等方面初步综述了根状茎生长发育调控和响应因素,为深入开展根状茎发育研究以及揭示根状茎型禾草空间分株放置的思维和生态适应的逻辑提供了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9.
麻疯树萜醇I对家蚕的毒性及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了从麻疯树种子中分离的麻疯树萜醇I对3龄家蚕的毒性及其对家蚕中肠蛋白酶和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麻疯树萜醇I对家蚕无接触毒性,其急性毒性主要表现为胃毒作用,处理后48、72和120 h的LC50值分别为0.579、0.220和0.158 mg/mL。家蚕对麻疯树萜醇I处理 叶片的取食量显著少于对照组,24 h和 48 h的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0.160和0.145 mg/mL。 取食麻疯树萜醇I后,家蚕体重增长显著被抑制,这一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和浓度效应,即随着处理浓度的增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取食麻疯树萜醇I还导致家蚕中肠蛋白酶的比活力随时间逐渐下降,48 h时最低,0.25、0.125及0.062 5 mg/mL处理组蛋白酶比活力分别仅为对照的32.94%、43.35%、71.45%;处理浓度越大,蛋白酶比活力越低。石蜡切片显示,麻疯树萜醇I主要影响了中肠细胞的组织结构,引起细胞从基底膜上脱落,细胞破裂,使脂肪体消融等。表明麻疯树萜醇I对消化系统的破坏是其导致试虫中毒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