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从六十年代起,国内对小麦湿害逐步开展了以设置田间排水工程为主的防治措施的研究,并对地区性的湿害特点从水文、气象、土壤等方面进行了若干工作.近十年来,在总结推广群众麦田开沟防湿经验的基础上,对特定地区小麦湿害发生的气候条件;土壤理化特性与温害形成的关系;圩区地下水位的消长、控制以及各级沟系配套的排水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这些工作主要着眼于分析环境和改造环境.但从作物学上揭露湿害的过程;探讨排水措施的增产实质以及品种耐湿性的遗传改良等方面,则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品种方面,近年曾从筛选鉴定入手开展工作(薄元嘉等,1979),但有关小麦湿害  相似文献   
2.
不少工作阐述了各种旱作物在土壤过湿下个别生理过程的变化.其中包括:土壤渍水直接降低根对水分的透性,影响水分吸收和蒸腾速率(Kramer 1951,1954;Statger,1967;Janes,1974等);植株招致水分亏缺并改变地上部水分状况(等,1961;Koz-lowski,1963;汪宗立等,1981);渍水环境阻碍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吸收与同化(Hop-kins等1950;Letey等1961,1962;Reyes等,1977);地上部某些矿质元素的含量迅速降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