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气候条件对于大豆化学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丁振麟 《作物学报》1965,4(4):313-320
1.试验分析了原产三个地区的二十八个大豆地方品种和原产杭州的三个地方品种在全国八个地区的地理播种试验,以及在杭州地区两个大豆品种的播种期试验所获得生化成分的资料。初步明确大豆系统发育和个体发育所经历的气候条件是决定大豆种子生化成分的主要因素。2.从分析原产三个地区二十八个的大豆地方品种的生化成分表明,凡原产于高纬度地区的品种,其蛋白质含量较低,油分含量较高,碘价亦较高;而原产于低纬度地区的品种,其生化成分则反之。由此可以认为,大豆生化成分的品种特性,是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系统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遗传特性之一。3.从杭州原产的三个地方品种在全国八个地区的大豆地理播种试验的结果表明,同一品种,凡播种于高纬度地区的,其蛋白质含量较低,油分含量较高,碘价亦较高;而播种于低纬度地区的则有相反的趋势。可以推断,大豆个体发育过程中的生境条件也是影响大豆种子生化成分的主要因素。4.以两个大豆品种在杭州举行播种期试验的结果表明,播种较早的蛋白质含量较高,油分含量较低,碘价亦较低;而晚播的有相反的趋势。由此可以说明,栽培季节的气候变化也和地区性气候差异一样,能影响大豆生化成分的含量。5.研究气候条件和大豆生化成分的关系,并揭示其变化规律,对全国大豆生产的合理布局,具有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农作物生物气候适应性的测定,是扩大栽培区域和确定新品种适应范围的重要理论依据。由于农作物地理起源历史条件的不同,对于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亦有差異。因此,研究农作物系统发育的历史过程,了解其遗传性的可塑性程度,满足其个体发育各阶段中对于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以获得質量俱佳的产品,是农业生产上的基本任务。大豆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原料和食用作物,在“1956到1962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中,特别提出了今后要提高大豆单位面积产量和扩种良种,这给农业科学工  相似文献   
3.
为纪念丁振麟同志逝世一周年,我们从他的遗稿中整理了这份有关基因库的材料。丁振麟同志在七十年代初即注意到基因库的重要性,认为是我国遗传育种工作亟需开展的基础工作之一。他的遗稿主要还处于搜集材料和构思阶段,尚未剪裁成篇,时间约截至七七年为止。编者根据他自拟的题目和提纲及他积累的材料,予以整理成篇。限于水平,如有不妥和错误之处,应由编者负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