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41篇
农学   42篇
基础科学   13篇
  28篇
综合类   122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4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利用问卷调查收集了上海动物园游客类型与特征、游园目的、游客游览时获得野生动物科普知识的途径、游客对现有科普活动的评价、对科普教育的需求、游客满意度、意见与建议等,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66.02%)游客为本市居民和暂居本市的中青年。近9成(89.51%)游客携带孩子游览动物园,其中超过半数(52.34%)为父母与孩子共同出行。游客游园目的主要为观看动物、游玩娱乐和让孩子学习动物知识。观察动物和阅读动物科普说明牌是游客学习动物科普知识的主要途径。互动类和深度游类项目,是游客最愿意参加的活动类型。游客更希望园方从动物科普设施、饲养员讲解、志愿者讲解这3方面提升其教育功能。总体而言,游客对上海动物园感到满意,超过半数(53.81%)表示很满意。具体而言,动物说明牌的满意度最高,其次是路面状况和路标指示牌。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提升科普活动的内涵和互动性;提升游园体验,延长游览时间;寻找迎合和引导的平衡;完善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2.
通过色选机对进境小麦麦角超标进行加工处理,以剔除混在进境小麦中的麦角.结果显示:色选机可以剔除大部分麦角,使其含量降至国家标准以内.我们推荐参数(使用布勒-SORTEX B色选机时)为:小麦流量不超过设计产能80%,色选机初选异色剔除粒、疵点剔除粒分别设定为55%、50%,色选机复选异色剔除粒、疵点剔除粒分别设定为50...  相似文献   
3.
鳗鲡仔,幼鱼年龄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辽东半岛黄海北部沿岸河口4—6月溯河的白仔鳗,全长53.5—64.5毫米,平均58.83毫米,体长频率高峰位于57.1—59.0 毫米体长组,其体长体重呈直线相关。白仔鳗与幼鳗群体的体长、体重则是指数相关,其方程为W=1.136×10~(-7) L~(3.3871)。12尾白仔鳗耳石平均日轮数为146.3,据此对其产卵期进行了推测,观察证实,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生活过的幼鳗耳石的环纹有过渡带存在。  相似文献   
4.
为快速、准确、灵敏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以PEDV N基因为靶标设计引物,建立了一种PEDV SYBR Green I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该方法最低可以检测到10个拷贝的病毒核酸,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δ冠状病毒和猪轮状病毒等胃肠道病毒均无交叉反应,批内、批间重复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在2%以内,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运用该方法对2018—2019年采集自山东省不同地区猪场的161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与RT-PCR方法完全一致。以上结果说明,本试验所建立的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为PEDV的快速检测提供了良好工具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不同株高和抗倒性小麦品种茎秆中几种内含物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不同株高冬小麦的抗倒性与茎秆内含物的关系,以矮秆抗倒品种(矮抗58、周麦17)、高秆抗倒品种(周麦30、许科1号)、矮秆不抗倒品种(中麦895、新麦18)和高秆不抗倒品种(许科196、烟农999)为试验材料,比较了四种类型小麦茎秆糖、氮、钾等内含物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抗倒性小麦品种茎秆总糖含量、钾含量和全氮含量随生育时期的变化趋势一致。抗倒品种茎秆具有较高的总糖含量,其积累高峰阶段是拔节至开花期,不抗倒品种茎秆的总糖积累高峰阶段是开花至灌浆期;高秆品种的灌浆期总糖积累量显著高于矮秆品种。抗倒品种灌浆期至成熟期的茎秆钾外运量较低;矮秆品种茎秆钾含量高于高秆品种,但差异不显著。在茎秆生长阶段,不抗倒品种茎秆具有较高氮积累量和外运量,矮秆品种与高秆品种间两个指标均无显著差异。经通径分析,矮秆品种对抗倒性起主要作用的是茎秆全氮含量,高秆品种为茎秆总糖和全钾含量。从几种元素相互比值看,抗倒品种有着较高的碳氮比和碳钾比,氮钾比相对较低;同一抗倒性品种株高间不同元素比值无显著差异。茎秆中各种内含物之间相互影响,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茎秆抗倒伏能力,抗倒品种茎秆在生育前期有较高的可溶性总糖积累量、合适的碳氮比和碳钾比,灌浆期以后具有较低的钾外运量,这可能是抗倒伏的原因所在,而株高不是影响倒伏的主要因素,不同株高与品种对茎秆强度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生产中可以通过调节拔节期追肥改变茎秆中几种内含物比例来改善茎秆抗倒性能。  相似文献   
6.
辽东半岛(黄海北部)溯河鳗苗食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溯河白仔鳗的食性,内容包括摄食消化器官的形态构造、食物组成、摄食频率和摄食强度、对食物的选择性和食性特征分析。  相似文献   
7.
体积置换法直接测量土壤质量含水率及土壤容重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土壤含水率直接测量是相关研究和应用的基础,在土壤力学、作物栽培、农田灌溉、生态环境等研究和实践中十分重要。该文提出了一种与传统烘干称质量法相当的体积置换法直接测量土壤质量含水率及土壤容重。该方法在假设一定土壤颗粒密度的前提下,用一定体积的标准取样环刀取得土样后,通过向待测量土体补充水分使土壤达到饱和,用一定体积的水置换土壤中的充气空隙,直到土样达到饱和状态;再通过测量得到的初始/原始土样质量、饱和后土壤的质量以及已知土壤颗粒密度和水密度,计算得到被置换的充气空隙的体积,进而由此计算得到土壤质量含水率和土壤容重。采用3种不同土壤,即陕西杨凌黏黄土、北京粉壤土和江西黏红土,分别预配制成7种不同初始土壤体积含水率,含水率约为:风干土(含水率2%~3%)、5%、10%、15%、25%、30%和饱和含水率,以及3种不同土壤容重:1.25、1.35和1.45g/cm3进行室内试验。用类似的土样,采用传统方法烘干土样8、12、24、48h后,测量确定土壤的质量含水率,通过延长烘干时间测得数据表明,传统方法烘干8h所测得的质量含水率仍有1%~3.2%的含水率误差。最终试验结果表明体积置换方法测得的土壤含水率比传统烘干土样8h所测得的结果大2%~3%,比烘干土样48h所测得的结果大1%左右。体积置换方法测量操作过程简单,耗时较少,节约能源,测量结果具有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8.
竹叶片氮含量高光谱估测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快速无损检测竹叶片氮含量,采用波长范围为350~2500nm的地物光谱仪获取竹叶片光谱数据,以金镶玉竹叶片为样本,对其进行高光谱分析。将高光谱原始反射率及其一阶微分、对数一阶微分和二阶微分值,与化学法测量的竹叶片氮含量值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分别获得了不同微分变化下的特征波段;基于微分变换后的高光谱反射率数据,分别采用二元线性回归、多元逐步回归、偏最小二乘回归和基于主成分分析的BP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4种金镶玉竹叶片的氮含量高光谱估测模型。对比4种估测模型的校验结果表明,在光谱反射率的对数一阶微分变换下,采用拓扑结构为6-10-1的基于主成分分析的BP神经网络估测模型,校验环节决定系数为0.838,均方根误差RMSE为0.0452,具备较好的竹叶片氮含量估测效果。  相似文献   
9.
青枯劳尔氏菌潜在新寄主鉴定与青枯病防治策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充分发挥农业措施管理,合理轮套作技术在防治农作物青枯病的作用,结合云南当地农业生态实际情况,采用分离自雪莲果青枯病植株上的青枯劳尔氏菌,在28℃温室条件下,遵循柯赫氏法则,接种、分离、再接种和再分离该病菌,完成了植物病害验证过程。结果表明:在接种后,杜氏鼠尾草、曼陀罗和鸭趾草等3种昆明地区田间常见杂草均出现青枯病典型症状,首先在接种部位出现黑色病斑,继而植株萎蔫,并有大量的乳白色菌脓溢出。结合在自然界下尚未发现这3种杂草感染青枯病和在根部有青枯劳尔氏菌富集的研究结果,这3种杂草被推断为青枯劳尔氏菌的潜在寄主。本研究结果对农作物青枯病防治策略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RAPD标记的福建省稻曲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福建省稻曲病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组成,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技术分析了来自福建省不同水稻种植区的102个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的遗传多样性.从10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0条扩增带清晰、重复性好的引物进行稻曲病菌多态性扩增,共扩增出157条带,多态性条带比率为82.17%,遗传距离变化范围为0.02~0.67.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福建省稻曲病菌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相对于其它地区而言,福建闽西地区分离的菌株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PPB=76.43,H=0.2212,I=0.3383),晚稻分离的菌株群体遗传多样性(PPB=91.08,H=0.2402,I=0.3655)高于早稻群体(PPB=63.06,H=0.1892,I=0.2870).聚类分析显示,在遗传距离0.349水平上,供试的所有菌株可被划分成7个遗传聚类组(R1~R7),聚类组R1为优势聚类组,包含有80个菌株,其内又存有一些亚组.这些菌株的聚类与菌株的地理来源及水稻品种无明显相关性.但是在遗传距离0.330水平上,来自宁化的10个菌株可被明显划分成早稻群体和晚稻群体.初步分析认为菌株的地理来源、水稻品种及其生长季节是影响福建省稻曲病菌遗传多样性的主要因素,在稻曲病菌的遗传变异以及该病的发生和流行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