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65篇
  免费   1077篇
  国内免费   1961篇
林业   5512篇
农学   3350篇
基础科学   1181篇
  4990篇
综合类   8351篇
农作物   3408篇
水产渔业   2603篇
畜牧兽医   4141篇
园艺   2310篇
植物保护   2757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220篇
  2022年   527篇
  2021年   640篇
  2020年   611篇
  2019年   607篇
  2018年   3140篇
  2017年   3316篇
  2016年   1752篇
  2015年   876篇
  2014年   878篇
  2013年   1103篇
  2012年   2225篇
  2011年   3659篇
  2010年   3484篇
  2009年   2500篇
  2008年   2526篇
  2007年   2697篇
  2006年   1188篇
  2005年   1089篇
  2004年   647篇
  2003年   734篇
  2002年   773篇
  2001年   613篇
  2000年   567篇
  1999年   379篇
  1998年   273篇
  1997年   232篇
  1996年   202篇
  1995年   188篇
  1994年   164篇
  1993年   144篇
  1992年   126篇
  1991年   109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7篇
  1977年   4篇
  1968年   4篇
  1967年   3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丛生竹林下对不同基质配方和硒浓度菌棒进行埋棒栽培以及覆土方式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菌棒不同基质配方对竹荪产量及其营养成分有显著影响,而且三列浅沟形和双列龟背形2种覆土方式有利于提高竹荪产量。改良基质配方菌棒竹荪产量比常规配方提高约50%;在添加外源硒质量分数为0~2.0 mg/kg的浓度范围内,竹荪子实体产量先随着硒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后再有所降低,基质中添加1.5 mg/kg硒肥比不添加产量提高了195.30%。基质中添加硒质量分数为1.0~2.0 mg/kg的硒肥可以较显著地提高竹荪花的硒含量,其干物质中硒含量平均值从约2.50 mg/kg提高到8.05~13.30 mg/kg,外源硒肥利用率达到9.70%~15.36%。菌棒不同基质配方对竹荪子实体的粗蛋白及粗多糖含量有明显影响,改良配方竹荪蛋与竹荪花的粗蛋白含量是常规配方的1.21和1.29倍,其粗多糖含量是常规配方的4.81和1.35倍;基质中添加硒肥与不添加硒肥相比,竹荪蛋与竹荪花中粗蛋白含量分别增加了40.90%和14.30%。在硒质量分数为1.0 mg/kg的竹荪菌棒林下覆土栽培试验中,三列浅沟形覆土方式单位面积鲜竹荪蛋产量最高,为10.27 kg/m2;双列龟背形覆土方式单个菌棒的鲜竹荪蛋产量最高,达1.40 kg。三列浅沟形和双列龟背形2种覆土方式基质生物转化率分别为93.00%和94.14%,达到了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2.
3.
通过对川西北地区的老井进行复查,发现多口井在上二叠统吴家坪组存在大套的凝灰岩,对上述井的地质、测井、地震资料综合分析发现,凝灰岩的岩性以凝灰质泥岩、凝灰质粉砂岩、凝灰质灰岩、沉凝灰岩、凝灰岩、凝灰质白云岩为主,次生溶蚀孔隙发育;凝灰岩在测井曲线和地震剖面上均有明显的响应特征:在测井曲线上表现为明显的低纵波速度、高自然伽马特征,凝灰岩底界在地震剖面上均表现为波峰反射特征.为此,采用模型正演分析技术及波阻抗反演技术,首次对四川盆地川西北地区晚二叠世吴家坪组凝灰岩的分布进行了地震预测:双鱼石构造-剑阁区块的北部地区凝灰岩分布最厚,南部减薄;双鱼石构造东部凝灰岩分布较厚,西部减薄,直至不发育.研究结果表明,晚二叠世吴家坪组在川西北地区沉积了一套凝灰岩,从西北至东南方向减薄;由于凝灰岩物性好,孔隙度高,可成为四川盆地火山岩气藏勘探全新的后备领域,为川西北地区下一步新的勘探领域开发提供了重要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4.
袁虹  刘萍 《农业工程》2020,10(6):41-45
稻渔共作模式是一种继承传统农业中遵循自然协调、绿色生态的农业发展理念并以现代农业技术为指导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该模式具有稳粮、促渔、增收、提质、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等多种生态系统功能,但缺乏稻田生态理论研究及新的生态管理技术,且基础设施不足,与种养技术匹配设施缺乏。工程设施技术属于稻渔共作模式配套技术,决定稻渔共作模式的发展潜力。目前工程设备设施在稻渔共作模式中的应用普及程度低,尚未开发出与稻渔共作模式特点相匹配的专用设备。结合稻渔共作模式的发展历史和水平,对配套工程设施技术的发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6.
本文利用Levin t-变换迭代法,对加速广义Laguerre多项式级数,提出了一种新的Laplace变换的数值反演方法,这种方法在精度上和数值稳定性上的效果都较好。  相似文献   
7.
对《四川农业科技》2 0 0 0年~ 2 0 0 2年读者群现状分析结果表明 ,影响读者群的因素有期刊自身原因和地域性原因等 ,扩大和稳定读者群关键在合理定位、栏目设计有特色、多渠道宣传等。  相似文献   
8.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definition and essential factors of green agriculture, including gree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green material energy input, application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gree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the green behavior of worker, green policy regulations guarantee, fund support, supply and the production of green agriculture products, as well as the concept of green agriculture, structural mechanism and function. And finally existing problems in present green agriculture and five suggestions of green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nment were proposed.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着床的生理机制。同时介绍了EGF、TGF、KGF和PDGF等生长因子对着床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0.
茶树种质资源抗茶云纹叶枯病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云纹叶枯病(Guignardia camelliae,无性时代为Colletotrichum camelliae)在我国各产茶省(区)均有发生和为害。对该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有过报导,但对茶树种质资源的抗病性研究报导甚少,本文简要报道30份茶种质资源抗茶云纹叶枯病的鉴定试验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