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林业   9篇
  2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俊威 《山东饲料》2015,(3):150+221
本文主要针对LTE网络负载均衡技术的应用展开了探讨,重点阐述分析了LTE网络负载均衡技术的应用,并对负载均衡技术作了深入的应用研究,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以我国第三次石漠化监测成果为基础,分省(市)、石漠化程度、土地利用状况、二级流域、植被类型、岩溶地貌、植被盖度级等分析长江经济带石漠化土地现状,总结石漠化在生态区位、分布范围及石漠化程度、水土流失、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及人地矛盾等方面的分布特点,表明长江上中游地区石漠化问题仍是制约着长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原因,须持续加...  相似文献   
3.
北京八达岭地区典型林分林地土壤抗蚀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八达岭地区不同森林植被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揭示不同林分林地土壤抗蚀性特征,以该地区典型植被类型(油松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和灌木林)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及相关分析方法,研究该区域内,不同林分类型土壤的抗蚀性.结果表明:八达岭地区林分林地土壤干筛时,团聚体主要集中于5~2 mm粒径范围内,在0.5-0.25 mm粒径范围内质量分数最少;湿筛后,<0.25 mm小粒径范围内质量分数最大,在10~5 mm大粒径范围内质量分数最少.为比较各典型林分林地土壤抗蚀性,选取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团聚特征等12种指标,以主成分分析方法为基础,确定评价北京八达岭地区土壤抗蚀性的最佳指标体系,同时,经相关分析选定干筛时,土壤几何平均直径(GMD)为八达岭地区各典型林分林地最佳土壤抗蚀指标.经分析,八达岭地区各典型林分土壤表层(0~10 cm)抗蚀性由强到弱依次为阔叶林>灌木林>针阔混交林>油松林;对于主要发生土壤侵蚀的0~20 cm土壤表层抗蚀性由强到弱为灌木林>油松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在各土层平均值综合情况下,评价结果选取抗蚀性综合指数表示,得出各林地土壤抗蚀性由强到弱依次为灌木林>油松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  相似文献   
4.
从长江经济带石漠化分布区生态区位、石漠化土地现状及动态变化、社会经济状况、河流输沙量及石漠化扩展驱动因素等方面分析了石漠化防治形势,针对组织领导、统筹布局、生态修复、绿色发展、投资渠道及减缓人地矛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防治对策与举措,以期为长江经济带下阶段石漠化防治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现象日益严重。白枪杆Fraxinus malacophylla作为该地区的乡土物种,被广泛应用于当地的植被恢复工程中,研究白枪杆对不同土壤水分的响应规律,明确白枪杆对西南喀斯特区土壤水分时空分布不均的适应方式,有助于推动西南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进程。以1年生白枪杆实生苗为材料,通过盆栽控制试验,测定土壤含水量为40%,34%,28%,22%和16%条件下白枪杆生物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摩尔分数、蒸腾速率等参数,探究白枪杆对不同土壤水分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①白枪杆在5种土壤水分条件下均能存活,其生长的最适土壤含水量为28%,总生物量为17.16 g。土壤含水量过多或不足都会显著降低白枪杆的净光合速率和生物量积累。②土壤含水量不足28%时,白枪杆将生物量优先分配到根系生长以适应干旱环境,当土壤含水量低至16%时,根生物量比例超过50%。在一定的土壤水分范围内,白枪杆通过关闭一部分气孔保证植物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表现出较强的抗旱能力,但土壤含水量低至16%时,白枪杆受到干旱胁迫影响,总生物量、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显著降低。③土壤含水量高于28%时,白枪杆根系生长受阻,进而导致地上生物量显著降低,净光合速率显著下降。白枪杆的耐涝能力稍逊于其抗旱能力,多雨季节应当注意排水防涝。④除土壤含水量16%处理以外,白枪杆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水分利用效率均能保持在2.40 mmol·mol-1以上,能极大适应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水分时空分布不均的现状。  相似文献   
6.
为科学把握我国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防治形势,通过挖掘与剖析四次石漠化调查数据,得出如下结论:2005—2021年,可比口径内,我国石漠化土地面积净减少622.3万hm2,年均缩减幅度加大,石漠化程度减轻,区域林草植被生态状况持续改善;岩溶生态系统具有先天脆弱性,且我国仍有石漠化土地面积722.3万hm2,下阶段治理的石漠化土地具有难治理、成本高等特征;石漠化坡耕地面积达176.0万hm2,加之高强度耕作,是石漠化扩展与水土流失的重要来源区;2016—2021年间,因自然灾害形成新的石漠化土地面积仍达6.1万hm2,石漠化土地局部扩展难以消除。针对当前中国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成效与防治制约因素,提出了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实施“预防、治理、增效和监管”总体策略。  相似文献   
7.
以2005—2016年石漠化监测数据为基础,分2005—2011年和2011—2016年两个阶段,从石漠化土地面积、程度、土地利用类型、植被综合盖度、石漠化土地演变状况、石漠化敏感性与发生率等指标,论述长江经济带石漠化土地动态变化状况与主要特点,以期为长江经济带石漠化防治与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撑.研究结果表明:生态工程持...  相似文献   
8.
西藏沙化土地面积大,成因较为复杂,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地质、气候、人为活动三个因素分析了西藏沙化土地成因;同时,结合西藏沙化土地分布特点,利用GIS软件数据空间分析工具,探讨西藏沙化土地分布与居民点和水源地之间的关系,得出西藏沙化土地治理的可能性,为西藏防沙治沙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西藏自治区是我国沙化土地集中分布区域之一。自1994年以来,西藏自治区先后开展了6次沙化调查,为紧跟我国生态监测技术发展水平,沙化调查技术标准及方法与时俱进,不断革新进步。现就西藏自治区历次沙化调查进程,以及技术标准和方法的变化及影响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同时展望下阶段沙化调查监测技术标准与技术方法发展方向,以期为全国沙化调查监测技术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天然林资源质量评估是天然林保护修复工作开展的关键环节。文章以海南省天然林资源数据库为基础,从中选择8项天然林小班属性因子,构建天然林资源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使用熵值法计算评估指标权重,建立模糊评价模型,对海南省天然林资源质量水平进行评估分析。评估结果表明,海南省天然林资源质量总体评估分值为2.403 8,海南省内不同林种中,以特种用途林的天然林资源质量最优,用材林中的天然林资源质量评估分值相对较低。全省不同生态区位之间的天然林资源质量总体评估分值排序为:干流源头>江河两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它生态区位>重要水库>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