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4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对2010年好水川流域梯田0—9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与降水量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变化量与降水量的季节变化趋势相同,浅层(0—30 cm)趋势线呈M形,峰值分别出现在5月底和8月份,谷值出现在7月中旬;深层(60—90 cm)趋势线呈V形,谷值出现在7月下旬;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标准差和变差系数逐渐变小,说明由于受外界影响程度较低,深层土壤含水量稳定性较强;土壤含水量增加与次降雨量呈极显著相关关系,降水量每增加10 mm,梯田土壤含水量的加权平均值就增加0.45%~1.56%,平均增加0.96%。  相似文献   
2.
<正>日前,泸天化股份公司车用尿素中试装置试生产成功,产品品质高于国家标准,并且有年产3000吨优质车用尿素产品能力。泸天化股份公司正在加紧车用尿素产品的市场推广,车用尿素的成功将对泸天化股份公司调整产品结构起到积极作用。图为该公司员工正在操作车用尿素中试装置。  相似文献   
3.
以宁夏固原市西沟、大坪两座试验淤地坝为例,通过对放水涵管技术性能、施工工艺及工程造价方面的比较,得出用UPVC管代替钢筋混凝土管作为淤地坝放水涵管,具有密水性好、水力条件优越、运输及施工方便、使用寿命长、工程造价低的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盐池沙地柠条的蒸腾速率与叶水势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柠条蒸腾和水势关系的研究发现,柠条的蒸腾速率日变化有单峰和双峰的区别.柠条5月份的水势日变化平均值最大,6月份次之,7月份最小,即柠条6~7月份受到的干旱胁迫程度要远远大于5月份,也说明了6~7月乃至8月份是植物生长季节需水最关键的时期.并根据蒸腾和叶水势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柠条蒸腾和叶水势之间的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5.
滑动平均-马尔可夫模型在降水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中长期降水量的预测是气象科学的一个难点问题,也是水文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降水过程存在大量不确定性的特点,通过聚类分析建立降水序列的分级标准,采用规范化的各阶自相关系数为权重,用滑动平均的马尔可夫链模型,通过状态转移概率矩阵预测未来时段的降水状态,并根据模糊集理论中的级别特征值计算具体的降水量,最后以隆德县水文站54年的降水资料为实例,对该方法进行了具体的应用,预测精度较高,为提高中长期降水量预报的精度提供了一条值得探索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针对宁南地区红梅杏防霜棚夜间棚内环境温度长期低于棚外,即出现了“冷室效应”,未达到预防霜冻效果,依据质、热平衡原理分别研究防霜棚覆盖层、棚内湿空气和土壤层的热量收支情况,以及防霜棚系统在棚布覆盖-次日收拢时段棚内热量蓄积情况;分析棚内主要热湿参数的动态过程,以此探究防霜棚内相对湿度及湿空气状态变化对相变潜热的影响和棚内“冷室效应”的产生机理,为改进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以达到有效预防霜冻灾害的目的。结果表明:(1)春、秋季夜间棚内出现“冷室效应”时土壤层和覆盖层均因热损失较高成为失热部分,而棚内湿空气因得到热量较多成为得热部分。(2)春、秋季棚布覆盖-次日收拢时段棚内累计得热量低于累计失热量,导致棚内热量失衡。(3)棚内湿空气热湿参数与棚外热湿参数存在显著差异(春季棚内的饱和水汽压除外);夜间棚内水汽密度与露点温度的动态变化过程均可反映因蒸发及冷凝而产生的潜热变化规律;棚内低温和较高的水汽密度使饱和水汽压与实际水汽压无限接近,导致棚内相对湿度持续偏高。红梅杏防霜棚夜间累计得热量始终小于累计失热量,土壤层和覆盖层为最主要的热损失部分,在热量失衡的情况下出现了“冷室效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