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1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11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山东省各地分离到107株鸡致病性大肠杆菌,选择了其中2株高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分别为O78和OM,经增菌培养后提取菌毛制备为单价菌毛油乳苗,分别接种于1日龄和14日龄雏鸡,于4周龄攻毒。结果二者之间有一定的交叉保护作用。根据Genbank收录的人源大肠杆菌I型菌毛FimA基因和P型菌毛papA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了2对引物。通过PCR对上述2株大肠杆菌进行扩增,结果只有FimA的一对引物扩增出相应的条带,经测序证明为FimA基因。papA基因的引物未扩出任何条带,证明这2株大肠杆菌表达I型菌毛。通过对2株大肠杆菌结构基因FimA进行分析,发现二者具有高度的同源性。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菌毛亚单位之间的交叉保护性与其菌毛的结构基因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青岛某大型养猪场地处城阳区,饲养有杜洛克、长白等优良品种。饲养种母猪600多头,种公猪13头,全部采用人工授精配种。母猪平均每胎产仔数为9.75头。现存栏种公猪、母猪、仔猪、育成和育肥猪共有6500多头。全部采取自繁自养的方式。种母猪免疫过猪瘟、蓝耳病(PRRS)和伪狂犬病的二联灭活疫苗及细小病毒灭活疫苗。该场母猪免疫程序是:配种前一个月免疫4倍量猪瘟冻干苗,母猪产后在仔猪断奶前后进行猪瘟窝防(仔猪和母猪同时免疫)。  相似文献   
3.
AMOSPCR是近年来在布鲁氏菌上尝试使用的一种布鲁氏菌检测方法,可作为布鲁氏菌诊断及菌种类型鉴定的PCR方法,可区分牛种布鲁氏菌1、2、4型,羊种布鲁氏菌、猪种布鲁氏菌、绵羊附睾种布鲁氏菌。本试验用来自国内的疫苗S2,M5及国际上常用的布鲁氏菌疫苗S19,104M试验AMOSPCR的效果,同时对AMOSPCR扩增条带进行测序。结果表明,除国内布鲁氏菌S19检测结果与国外菌株不同外,其余的几种疫苗株都得到典型的特征性条带。同时测序结果也表明各种属条带无交叉反应,为今后国内诊断布鲁氏菌病诊断方法研究指出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4.
1发病情况某专业户从某种鸡场一次性购进两品代肉仔鸡1800只,4日龄开始陆续发病,21日龄后逐渐停止发病,截止35日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76%和41%左右。水平调查得知,其他养鸡户同一批肉鸡苗均出现同样症状;垂直调查得知,该种鸡已发病,产蛋率下降40%左右。发病后曾用维生素民、B。、E、鱼肝油、亚硝酸钠及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均无效果。少数自然耐过的病鸡生长迟滞或发育不良,平均体重明显低于正常水平。2临床症状病鸡初期表现精神沉郁、两眼呆滞,反应迟钝,继而出现共济失调、脚软、站立不稳,不愿走动。常以附关节着地呈犬坐…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我国新疆地区牛分枝杆菌的毒力基因变异情况并初步评估其毒力变化,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临床分离的66株牛分枝杆菌的29个毒力基因,经Sanger测序后与标准株AF2122/97和本实验室保存的两株牛分枝杆菌(M.bovis C68004和M.bovis N)进行序列比对,对基因突变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基因突变对其编码蛋白功能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临床分离株与本实验室保存的高毒力菌株M.bovis N毒力基因突变位点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在检测的29个毒力基因中,50%以上临床分离株与M.bovis N共有25个基因序列一致;2)临床分离株广泛存在的Mb2958、Mb2982C和Mb1553C基因突变PROVEAN评分均低于-2.5,可能改变其编码的酶催化活性,进而影响细胞壁脂类合成;3)Mb0607、Mb0609、Mb0606、Mb2979C和Mb1214基因突变分别造成哺乳动物细胞入侵蛋白、甲基转移酶和酰基转移酶蛋白二级结构改变,或许对细菌的胞内生存产生影响。综上,本研究筛选出8个关键毒力基因,这些基因的突变可能在新疆地区牛分枝杆菌流行菌株的毒力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本研究揭示了关键毒力基因的突变特征,为进一步研究牛分枝杆菌遗传多样性及进化规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7.
8.
9.
近几年兴起的纳米孔测序技术(nanopore sequencing)为新一代测序技术,又称第三代测序技术,已开始应用于细菌、病毒、抗生素耐药及动物疫病等多个领域的检测。虽然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瓶颈,包括测序精度不高、样品制备过程需要优化等,但该技术在疾病检测方面存在明显优势,包括可直接检测碱基修饰,超长读长、高分辨率和实时测序以及强大的生物信息学支持。未来,随着准确性的提高和性能的不断改进,加之在成本、测序时间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面的明显优势,纳米孔测序技术有望在临床实验室成为疾病检测的重要选择。本文通过综述该技术的原理、应用及在疾病检测中的优势,以期为纳米孔测序技术的进一步应用研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0.
分别以山羊、绵羊和牛的阳性血清和阴性血清作为待检血清,分别以酶标蛋白A/G、酶标兔抗山羊抗体、酶标兔抗绵羊抗体和酶标兔抗牛抗体作为酶标二抗.进行以小反刍兽疫(PPR)裂解蛋白为抗原和基于抗血凝素(H)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的PPRH蛋白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验。结果四种酶标抗体均分别能使山羊、绵羊和牛阳性血清的百分抑制率达到100。在阳性血清百分抑制率为100时,检测山羊时酶标蛋白A/G、酶标兔抗山羊抗体的百分抑制率分别为17、12.检测绵羊时酶标蛋白A/G、酶标兔抗绵羊山羊抗体的百分抑制率分别为20、16,检测牛时酶标蛋白A/G、酶标兔抗牛抗体的百分抑制率分别为14、13。结果认为.酶标蛋白A/G而且与酶标抗抗体相比,具有本底低的优点.在PPRH蛋白ELISA试验中可以同时应用于检测山羊、绵羊和牛血清并具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