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4篇
基础科学   7篇
  6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鹏  胡洁  边琼  卓永 《农业灾害研究》2022,(9):82-84+112
利用昌都市站点降水观测资料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2017年7月6日20:00~7月9日20:00西藏昌都市发生的持续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个例分析。通过分析大尺度大气环流作用、热力作用以及动力作用揭示此次持续强降水过程的发生和持续机制,分析发现:大尺度环流背景有利于冷暖空气在昌都市上空汇合,利于产生强降水;此次降水具备充分的水汽条件与强烈的上升运动,配合着中低层明显辐合与高层明显辐散。  相似文献   
2.
利用青藏高原79个站点的降水观测资料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1980—2019年全年和4个季节降水的气候特征,并通过滑动平均、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高原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高原全年降水量为西北—东南向的均匀带状分布,降水量自东南部向西北部逐步递减;4个季节中,夏季平均降水量最多、冬季最少,春秋两季次之。(2)近40年来,高原年降雨量呈较为迅速的上升趋势,在20世纪80年代降水量为增多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略有减少,1998年以后又表现为波动式的增多;4个季节的降水量变化趋势均趋向增多,其中上升变率较快的为春季降水量,冬季降水的上升速率则较为缓慢。(3)夏季降水偏多年的风场与散度场一致反映出低层的异常辐合、高层的异常辐散;水汽输送也是影响降水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以肇庆星湖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景观评价模型。从景观生态功能、美学观赏功能和行为心理功能3个准则层以及层次丰富性、物种多样性、色彩与季相、舒适愉悦感等9个指标层评价因子进行权重分析。结果表明,人们对植物对环境的生态影响关注度最高,其次是植物给人们带来的景观视觉美;公园在植物适应性、色彩与季相以及整体协调性植物景观效果上较好,但层次丰富性、景观可持续性、景观意境美上效果较差。评价结果能够为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的优化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胡洁  李东风  臧红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3,(26):10793-10795
[目的]研究二氧化碳基塑料的降解性能.[方法]以PPC为原料,通过生物降解、热氧化降解和光降解研究了PPC的降解性能.利用乌式粘度计测定了降解过程中PPC塑料的分子量变化;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表征了降解过程中PPC的红外光谱特性.[结果]PPC薄膜在27℃恒温培养箱中生物降解15 d后,降解效果明显.180℃热氧化降解36 h,PPC塑料的分子量减少了63%.光氧化降解5d后,PPC塑料的分子量减少了约85%.[结论]与生物降解相比,PPC塑料的热氧化和光降解程度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土壤含水量格点数据的区域适用性、准确性,该研究提出了基于离散小波多尺度分解与重构的多源土壤含水量数据融合方法,利用2016-2018年6-9月ESA-CCI、SMAP、ERA5-Land数据集以及地面站点观测的土壤含水量数据,在以黄河流域为主体的主要农业气候区开展了融合方法可行性和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融合方法能有效捕获融合数据源的多尺度特征信息,通过多源多尺度逐层特征信息权重融合与重构,能有效改进单一数据源在不同农业气候区域的适用性、时空结构和波动特征的准确性。融合结果总体评估的均方根误差、偏差(Bias)和相关系数(r)分别为0.053 m3/m3、0.001 m3/m3和0.721,时空分解评估的综合表现均优于单一融合数据源的评估指标,多尺度时空波动频谱结构特征与观测时空序列更吻合,特别在25 d时间尺度以内时空波动吻合度改进最为明显。该研究获得了较理想的区域土壤含水量改进预期,可为区域生态环境监测、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土保持、防灾减灾等科学研究和业务应用提供可行有效的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6.
区域土壤侵蚀定量评价中的坡长因子尺度变换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区域土壤侵蚀研究中,坡度、坡长只能基于中低分辨率DEM提取,但提取的坡度发生衰减,坡长发生扩张。以陕西省延安市及周边地区为研究区,利用国家测绘局生产的1∶25万数字地形图和研究区内典型地区1∶5万数字地形图,在ANUDEM软件支持下,建立了研究区50m分辨率和典型地区10 m分辨率的水文地貌关系正确DEM,利用直方图匹配原理对50m分辨率DEM上提取的坡度、坡长进行变换,并对变换前后坡度、坡长对土壤侵蚀强度的影响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经变换后的坡度整体变陡,坡长整体变短,变换后坡长平均值和累积频率曲线与高分辨率(10m)坡长均较接近,且其空间格局基本保持不变。利用中国土壤流失方程计算坡度坡长均不变换、只对坡度变换、只对坡长变换和坡度坡长均变换4种情况下的土壤侵蚀强度研究结果表明,只对坡长变换时土壤侵蚀强度有所减小,而只对坡度变换和坡度、坡长均变换时土壤侵蚀强度增大,且前者增大幅度较大。说明坡度衰减比坡长扩张对土壤侵蚀评价结果的影响更大,在实际应用中有必要对坡度和坡长都进行变换,以期为土壤侵蚀定量评价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7.
尤军  胡洁  郭辉  杨宛章 《农业工程》2014,4(3):100-103
为解决现有多数葡萄埋藤机埋土量少和埋藤质量差等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型冬季葡萄越冬埋藤机。该机采用20~40 kW拖拉机为动力,一次覆土既可完成冬季埋藤作业,还可在覆土前将葡萄藤收拢起来并铺上膜,减少了埋藤前捆藤作业环节,大大降低了冬季埋藤和春季扒藤劳动强度。该机主要由牵引架、传动换向齿轮箱、旋耕取土机构、土壤输送系统、传动链轮、万向行走轮和压藤铺膜机构等部分组成。阐述了其工作原理及关键部件的设计,介绍了机器的工作状态、适用范围和主要技术指标。该机结构设计合理,为我国葡萄种植机械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选择云南省景谷县思茅松人工林标准地进行土壤潜在养分的调查分析,在将蓄积量及其土壤潜在养分值规格化处理的基础上,运用快速聚类分析法将土壤分为4类,根据分类结果表征的土壤潜在养分与蓄积量的关系推算出土壤各潜在养分的临界值.分析结果表明:思茅松人工林各土壤潜在养分含量的临界值分别为:全N=[0.640 0,0.895 0](g/kg);全P=[0.307 8,0.431 1](g/kg);全K=[3.327 3,4.0046](g/kg).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阐述了农村养羊业的现状,以及如何提高农村养羊效益的主要措施:公母分群饲养,羔羊及时断奶,大小分群饲养,小公羊及时去势,羯羊阶段性育肥,建立标准化圈舍,制定严格的防疫消毒措施,成立养羊合作社或协会,饲养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0.
巨菌草在淮河源地区地上部分营养物质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巨菌草(Pennisetum sp.)在淮河源地区不同生长阶段,地上部分茎与叶营养物质积累与分配动态规律,以实现巨菌草加工利用最大效益。[方法]通过巨菌草的田间试验,研究苗期、生长初期、生长加速期、生长中期、生长末期茎与叶部位以及全株干物质、粗蛋白含量(CP)、有机碳(C)和总氮(N)含量变化的差异,根据营养物质含量进行巨菌草饲用、菌用性能分析。[结果]巨菌草在淮河源的干物质积累先慢后快,植株粗蛋白、总氮含量初期较高,生长末期最低,有机碳含量相对稳定,叶部干物质量占全株比例苗期最高,整个生长期逐步降低,植株粗蛋白主要在叶部,茎部叶部粗蛋白和总氮含量随生长期均逐步降低。[结论]作为动物饲草在淮河源地区适合每个生长季收割2次,分别在栽植后20周和生长季末期。作为食用菌培养基适合每个生长季收割1次,在生长季末期,但植株碳氮比较高,在培养基加工过程中需要补充含氮肥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