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5篇
综合类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岷江上游土壤资源的保护性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永明  汤宗祥 《山地研究》1993,11(4):251-256
岷江上游土地面积24741平方公里,土壤面积20627平方公里,区内土壤垂直分异显著,土壤类型众多,以林地土壤为主,草地土壤居次,耕作土壤甚微,土壤质量差,土壤资源的保护性利用是:加强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精耕细作,增加覆被物,改良土壤,控制林木采伐量和草场载畜量,以促进农林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岷江上游褐土资源特点及其开发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岷江上游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初步分析了区内褐土资源特点和优劣势,并针对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合理利用和保护褐土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四川紫色土旱地退化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永明  汤宗祥 《山地研究》1993,11(4):216-221
四川紫色土旱地面积406.1万公顷,其中37%是紫色土退化严重的低产地,40%是紫色土退化较轻至中等的中产地,232%才是紫色土未退化的高产地,紫色土退化主要由于利用不当,缺乏应有的保护所造成,退化的防治措施有: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增加投入,增施有机肥,采取水土保持作法等。  相似文献   
4.
岷江上游水土流失及其防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郭永明  汤宗祥 《山地研究》1995,13(4):267-272
分析了岷江上游高山峡谷区的水土流失特征、危害、产生原因及发展趋势、当地水土保持工作中存在着一方治理多方破坏,边治理边破坏,破坏大于治理,管理监督机构不健全,法规不完善,政策不配套而又不稳定等问题,这些问题亟待上下共同来解决。  相似文献   
5.
岷江上游褐土垂直分布带幅为500~800m,阳坡宽,阴坡窄,粘化层中粘粒(<0.001mm)含量为9%~21%,粘化作用较国内外其它褐土弱,约少1/3~2/3。矿物风化度低,粘土矿物组成以伊利石,绿泥石为主。土壤发育具淋溶和次生粘化特点。根据碳酸盐淋溶淀积强度,可划分为燥褐土、石灰性褐土、淋溶褐土3类型。其淋溶强弱依次为燥褐土<石灰性褐土<淋溶褐土。  相似文献   
6.
岷江上游高山峡谷区森林、水和水能资源丰富,是成都平原的绿色调节水库和电力能源基地与生态障,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在坡地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直接威胁成都平原和成都市的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