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为了解草鱼(Ctenopharygodon idella)小分子三磷酸鸟苷(GTP)结合蛋白家族成员Rab1A的分子结构特点及其在微囊藻毒素-LR (MC-LR)胁迫中的作用,本研究根据草鱼肝脏(MC-LR诱导)转录组测序获得的unigenes序列,采用RACE技术克隆了草鱼Rab1A基因cDNA,其全长序列为806 bp,开放阅读框为609 bp,编码202个氨基酸。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Rab1A与鲤鱼(Cyprinus carpio) Rab1A3相似性最高。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草鱼Rab1A与鲤鱼、斑马鱼(Danio rerio)等鱼类聚为一大支。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分析发现Rab1A在草鱼各组织中广泛分布,在血液和鳃等组织中的表达较丰富。构建了pGEX-4T-1-Rab1A重组表达载体,并制备了Rab1A多克隆抗体,通过酶联免疫(ELISA)检测抗体效价为1∶512 000以上,Western blot检测显示抗体具有特异性。草鱼肝脏经微囊藻毒素-LR(MC-LR)染毒,发现25和75 μg·g-1感染96 h后对Rab1A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不明显(P>0.05),但100 μg ·kg-1 可导致草鱼肝脏Rab1A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下降 (P<0.05),表明Rab1A在参与草鱼抵御MC-LR胁迫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Rab1A基因的功能及其在MC-LR胁迫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探讨微囊藻毒素-LR(MC-LR)对草鱼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机制,对已获得的草鱼肝脏转录组数据进行了挖掘分析.[方法]草鱼经腹腔注射不同剂量(0,25,75,100μg/kg)MC-LR 96 h后,分离肝脏提取RNA,依托IlluminaHiseq-2500平台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将筛选到的差异表达基因(DE...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微囊藻毒素-LR(Microcystin-LR,MC-LR)对鱼类体表上皮细胞的影响。【方法】以鲤鱼上皮瘤细胞(EPC)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浓度MC-LR(0,0.05,0.5,5,50 mg/L)处理EPC细胞24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_(50))。根据IC_(50)设置4.5,18 mg/L MC-LR处理EPC细胞24 h,同时设置对照组和重复组,随后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MTT法测定结果表明,MC-LR对EPC细胞的IC_(50)(24 h)为18 mg/L,且发现随着MC-LR浓度的上升,EPC细胞活力逐渐下降。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对照组细胞可以正常贴壁生长;4.5 mg/L MC-LR浓度组的部分细胞发生皱缩;18 mg/L MC-LR浓度组的细胞在光镜下皱缩变圆,并有部分死亡细胞漂浮在培养液中。超微结构分析发现:对照组细胞胞质致密,线粒体丰富,嵴排列整齐清晰;4.5 mg/L MC-LR浓度组细胞内线粒体肿胀、嵴断裂,并有少量脂滴聚集;18 mg/L MC-LR浓度组的细胞线粒体空泡化非常严重,且胞内脂滴增大。【结论】综上所述,MC-LR可抑制EPC细胞活力并具有剂量-效应关系,且MC-LR可能通过诱导EPC细胞线粒体损伤等机制发挥其细胞毒性效应,可为深入解析MC-LR对鱼类体表上皮细胞细胞的影响机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