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8篇
园艺   18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来,我们先后在《食用菌》、《中国食用菌》上拜读了杨国良等先生有关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与黑木耳(A. quricula)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的科研论文。据悉,这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有关木耳属种间育种取得成功的首次报道,值得庆贺。但是,该文闸述的某些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似欠妥当,同时,作为一项鉴定已逾一年的科研成果,在正式发表时仍对融合子的鉴定只字未提,这就大大削弱了文章的科学性和说服力。下面,仅就有关的主要问题提出几点看法,不妥之处,敬请杨国良先生及广大读者指正。一、“酵母膏缺陷型”不宣作为准确的遗传标记。营养缺陷型是在氨基酸。维生素、碱基一类营养物质的合成上发生缺陷,只有在基本培养基上添加相应营养物之后才能正常生长的一种生化突变型,是原生质体融合中常用的一种遗传标记。为了准确检出融合子并对融合子进行遗传分析,获得在  相似文献   
2.
十一,维生素的测定维生素A、D、E在栽培菇中含量极少甚至完全没有。但是,栽培菇的尼生素和维生素B_2的含量很高(尼生素约40mg/100g干重,维生素B_2约为4mg/100g干重),它们还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B_1(约2mg/100g干重)。有一些菇中,维生素C的含量也较高(约0-50mg/100g干重)。维生素B_1、B_2和抗坏血酸(维生素C)都可用萤光法测定,而尼生素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相似文献   
3.
5.镁的测定栽培蘑菇每100克干重约含150毫克0.15%)的镁。镁可用原子吸收法(A.O.A.C,2.112和3.007,1980)测定。仪器:原子吸收分光计试剂:镁标准液:(i)贮备液——1000ppm镁。置1.000克纯金属镁于50毫升蒸馏水中,缓缓加入10毫升分析纯浓盐酸,定容至1升。(ii)标准工作液——0,0.1,0.2,0.3,0.4,0.5μgMg/ml。取10毫升贮备液稀释至1升(10ppm Mg)。取0,1,2,3,  相似文献   
4.
香菇不同交配型单核体亲本配合力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香菇栽培菌株苏香和野生菌株HL7 6各 4种不同交配型的孢子单核体为亲本进行 4× 4不完全双列杂交 ,对菌丝生长速度、产量等 13个性状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 ,同一单核体在不同性状中具有不同的一般配合力 ,不同单核体在同一性状中亦具有不同的一般配合力 ,并且一般配合力较高的单核体的杂交组合在 13个性状中的平均变异系数较小。同时发现 ,从整体上看 ,栽培菌株苏香的一般配合力高于野生菌株的一般配合力。在 16个供试杂交组合中 ,A1B2×A4B4在菌丝生长速度性状、有关发育期、产量及子实体形状等性状方面的SCA相对效应值符合育种目标 ,是比较理想的组合。  相似文献   
5.
蕈菌交配型因子偏分离现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综述了近年来蕈菌交配型因子偏分离的研究概况。四极性蕈菌交配型A、B因子是非连锁的,双核菌丝体经原生质体单核化后2种交配型和担孢子4种交配型的比例应分别为1:1和1:1:1:1。但在实际的遗传分析中,许多蕈菌这2类交配型的比例并非总以1:1和1:1:1:1的形式出现。菌丝体经原生质体单核化后只找到1种交配型和担孢子只找到2种或3种交配型的现象并不罕见。香菇担孢子的4种交配型中,偏离孟德尔分离的担孢子以与亲本双核菌丝体相同的那2种交配型为多。对蕈菌交配型因子偏分离现象的系统研究报道极少,现有的一些试验结果认为:蕈菌交配型因子偏分离现象与单核体的再生能力和生长速度差异,与A、B交配型因子连锁的具致死效应的生育抑制因子的存在以及B交配型基因对自异核体分离的核存活的影响力不同有关。此外,可能导致交配型因子偏分离的因素还有交配型因子位点间或位点内重组,亲本交配型因子的异质状态以及细胞质基因组对核选择的细微影响等。  相似文献   
6.
1.引言草菇 Volvariellavoluacea(Bull.& Fr.)Sing.,是一种重要的食用菌,长期以来,草菇被认为是一种靠来自减数分裂的单个担孢子的生长能完成其生活史的同宗结合菌(Changand Chu,1969 Chang and Ling,1970 Chang,1972)。然而,发现在草菇的单孢子分离物中存在着显著的变异也已有20年之久(Changand Yau,1971,Li and Chang,1979)。直到  相似文献   
7.
我国食用菌段木栽培的适宜树种及其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考察,查阅地方植物志等方法,对我国主要段木栽培菌——香菇、木耳和银耳的原木资源进行了调查。本文报道了目前认为最有实用价值的148个树种;它们分属于26科、58属。此外还介绍了这些树种的分布与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食用菌异宗结合种的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言借助单核化方法得以从一个双核体中重新找到组成该双核体的两个单核成员。到现在为止,已经采用过三种单核化的方法:a)机械处理;b)化学处理;c)菌丝饥饿。在机械处理方法中(Fries &Aschan,1952),只有一小部分细胞存活而且仅能重新找到一种核型。在化学处理方法中(Miles &Raper,1956;Takemaru,1964a1964b),所用的  相似文献   
9.
采用交配试验法鉴定了阿魏侧耳和刺芹侧耳间的性亲和性 ,并对其体细胞不亲和性反应强度、孢子和子实体的形态差异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 ,在 5 5个配对组合中 ,均无可亲和性 ,据此可初步认为 ,二者不属于同一生物学种。  相似文献   
10.
新书预告     
建国以来我国第一部食用菌栽培学方面的专著——《中国食用菌栽培学》已由农业出版社发稿付印,力争年内与读者见面。该书分为总论及各论两大部分。总论部分介绍了食用菌形态、分类、生态、遗传育种、生理生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各论部分分章详述了蘑菇、香菇、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