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16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人为干扰尺度对米槠群落外貌特征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群落外貌探讨不同人为干扰尺度对福建武平米槠林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人为干扰尺度(CK对照、A级择伐更新、B级天然更新、C级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和D级杉木林)的加大藤本植物、地面芽植物、地上芽植物、中型叶、草质叶、复叶和落叶的种类逐渐上升或呈“S”型上升,而高芽位植物、小型叶、革质叶、全缘叶、单叶和常绿的种类逐渐下降或呈“S”下降;CK、A级、B级和C级的外貌是由革质、单叶、小型叶为主的常绿高位芽植物所决定的,而D级由草质、单叶、中型叶为主的常绿高位芽植物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资料 ,申请验收的水土保持设施应具备验收的条件 ,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应由审批水土保持方案的单位主持 ,并按有关程序进行。  相似文献   
3.
京福高速公路福建段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福高速公路是我国国道主干线系统五纵七横中的一纵,它的建设对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增强沿海与内地间运输能力、促进福建扩大开放和开拓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项目区属山岭区和山岭重丘区,地形崎岖,水系广布,雨量充沛,在建设过程中极易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加上施工单位存在重建设、轻水保的现象,使水土保持方案落实不到位,局部水土流失严重。本针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存在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目的是预防与治理水土流失,为生产建设单位治理水土流失提供技术保障,为监督管理部门依法监督生产单位治理水土流失提供依据,但在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和薄弱环节。本就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存在的防治目标不明确、实施进度安排不合理等问题,探讨如何提高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质量,增强水土保持方案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5.
开展开发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情况调查,掌握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对象的基本情况,为各地开展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和水土保持信息化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信息,提高水保监督执法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本文就福建省开发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情况调查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做进一步分析和评价,提出了今后如何提高开发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6.
从阐述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和生态省建设基本内涵入手,分析两者的内在联系,并 立足福建省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实践,总结了所取得的主要成效和基本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 了搞好两个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作的对策措施,对推动福建省生态省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严重退化红壤地经过封禁管理的马尾松的树高、胸径、材积生长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封禁管理的马尾松树高、胸径、材积生长量均大大高于未治理的对照地,治理效果较为显著。封禁管理的马尾松树高、胸径、材积生长特点是治理后4~11a生长速度最快,其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均在此期间达到最大值,11a后,生长速度开始下降;而单株材积(去皮)总生长量初期增长较慢,后期增长较快,单株材积(去皮)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也在11a后有下降趋势,但单株材积仍未达到数量成熟龄。这种生长过程说明初期的治理措施在治理2~3a后,马尾松才表现出明显的生长效益,而10a后,马尾松的生长基本靠已恢复一定功能的生态系统来维持,但地力仍然较为贫瘠,生长量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8.
关于修改水土保持法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已颁布 12年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 ,其部分条文的可操作性及调整范围、法律效力等方面的问题已显现出来。水土保持法修改时 ,有必要对水土保持法的调整范围、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与实施、水土流失补偿与水保功能恢复、水土保持中介机构的法律地位等作出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9.
论工程侵蚀特点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提出了工程侵蚀的概念,综述了工程侵蚀的5个基本特点,并从宣传,规律,法律,治理,管理监测等角度,探讨了我国工程侵蚀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定量转换模型的选用是137Cs技术测量土壤侵蚀速率的一个关键,从最初的经验公式到现在的理论模型,形成了定量转换模型的两大主要类型。对常用模型建立的原理、适用范围和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其中的质量平衡模型(包括不同的版本)因基于137Cs沉降、吸附、再分布等物理过程和相对精确而受到众多研究者的青睐。其局限性表现在:为方便计算而过度简化与实际过程或为充分考虑实际过程而过多引入无法准确测定的参数。剖面分布模型和扩散迁移模型与质量平衡模型有相似的缺点。由于各模型的假设原理和计算公式不尽相同,使用相同137Cs损失值估算出来的侵蚀速率差值甚至可以超过一个数量级。现有理论模型的完善和操作性较强的模型开发将是137Cs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