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3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种枇杷属植物花粉形态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扫描电镜,对1个栽培品种(早钟6号),5个野生类型(椭圆枇杷、大渡河枇杷、栎叶枇杷、台湾枇杷、台湾枇杷恒春变型)的花粉进行了形态观察。结果表明,6种枇杷属植物的花粉粒均为长球形,具3条萌发沟,萌发沟以等间距环状分布,属于N3P4C5型花粉。6种枇杷属植物的花粉外壁属于条纹-穴状纹饰类型,外壁均具条嵴,嵴洼处散生有覆盖层穿孔,但条嵴及穿孔的形态和分布差异明显。最后,结合花粉形态的演化规律,对大渡河枇杷的系统学位置及枇杷属植物的起源与进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3.
我国蔬菜原生质体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学者对蔬菜原生质体培养包括原生质体的来源和预处理,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培养,再生植株的获得以及原生质体融合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挖掘与花序支轴紧密度相关的数量性状,开发可以描述花序支轴紧密度的新型测量方法,从而减少目测误差,提高枇杷种质花序支轴紧密度评价的可信度。【方法】选择花序长度、花序宽度、花序支轴数、平均节间长度、第一分枝长度、第一分枝角度、第二分枝长度、第二分枝角度8个花序直测性状,通过多样性分析、差异显著性分析、相关性分析评价不同指标的优劣,使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花序支轴紧密度。寻找新型性状即花序疏密程度,采用旋转拍摄和软件处理方法获取种质花序疏密程度信息,并评价该指标的可靠性。【结果】1.花序支轴紧密度与花序疏密程度、花序宽度、花序长度、平均节间长度、第一分枝长度和第二分枝长度呈极显著相关,其中花序疏密程度的相关性最显著;2.初步研究发现,花序疏密程度可以作为花序支轴紧密度的新型量化指标,区分典型的疏散、中等和紧密三种花序类型种质;3.采用旋转拍摄和计算机程序处理的方式可以高效获取花序疏密程度信息。【结论】花序疏密程度可以作为花序支轴紧密度的量化指标区分典型种质,且花序疏密程度的测量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6.
中国枇杷属植物的自然地理分布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就中国的枇杷属植物的自然地理分布问题, 搜集了国内外的大量文献资料, 查对900 多份植物标本, 对8 个省(区) 进行了多次广范围的实地调查。本文报告中国的枇杷属植物种质资源21 个种类的自然地理分布、分析枇杷属植物的分布特征, 并讨论我国枇杷属植物的分布及其特征对于砧木利用、种质资源保护和枇杷属植物的起源和进化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白菜耐热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大白菜耐热性的机制和遗传特性,耐热能力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以加快遗传效应为主,兼有上位性效应。采用高温锻炼可以有效提高大白菜的耐热能力,而采用传统的育种方法并结合细菌工程技术将其大白菜耐热育种取得更大成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枇杷叶斑病是枇杷生产上最为严重的叶部病害之一,探索叶片结构与枇杷叶斑病抗性的关系,明确抗叶斑病枇杷种质的抗病机制。【方法】以香花枇杷、齿叶枇杷、大花枇杷等11份不同抗性枇杷种质的成熟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指甲油印迹法及常规石蜡切片法对叶片气孔和显微解剖结构进行观察和测定,并就叶片结构与枇杷种质的叶斑病抗性进行了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枇杷种质间叶片的气孔密度差异显著,并且与种质的病情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70;不同枇杷种质间叶片的显微结构特征差异显著,叶片厚度和海绵组织厚度与病情指数关系密切,相关系数分别为0.964和0.683。【结论】叶片气孔的密度、叶片厚度和海绵组织厚度可作为枇杷抗叶斑病鉴定的形态结构指标。  相似文献   
9.
10.
园艺生物技术本科专业方向的创设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园艺学科和园艺生产发展的需要,对园艺专业进行改造,打破按原有学科、专业、学系设置实验室的封闭模式,整合果树、蔬菜、花卉、采后、茶学等学科中与生物技术有关的人员和仪器设备等资源,创建园艺生物技术本科专业方向及其教学工作平台。通过促进学科与专业之间的融合与渗透,创建较为完整的园艺生物技术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