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25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15篇
  48篇
综合类   114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0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3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确定太阳直射透射率的方法,结合吉林地区历年气象资料建立了晴天太阳辐射模型。以此模型为依据进行计算分析,确定了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的最佳安放位置。  相似文献   
2.
以青花菜的花托和花序轴作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可成功诱导出苗,并以此来保存突变不育株。试验表明:不同的青花菜品种在同一种培养基上诱导率差别很大(2.3%~83.3%),05A-743-2在MS+BA 0.2mg/L+KT0.2mg/L+NAA0.01mg/L培养基上花托诱导率最高可达83.3%,花序轴诱导率达72.2%;用MS+BA 0.5mg/L+NAA 0.002mg/L继代培养,苗正常、健壮,增殖系数可达5.98;用1/2MS+IBA 0.02mg/L进行生根培养,生根率达91.7%,平均根数13.0条;利用全光照自动喷雾过渡培养组培苗,成活率达100%,组培苗可瓶外生根,效果比瓶内生根好。  相似文献   
3.
4.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定量评价了岷江源头区交错带云杉针叶林、云杉针叶林—山生柳灌丛交错区(乔灌)和窄叶鲜卑花灌丛3个林型的地被物(枯落物和苔藓)和土壤持水特征。结果表明:3个林型地被物储量差异显著,其大小顺序为乔灌(72.67t/hm~2)针叶林(43.87t/hm~2)灌丛(11.00t/hm~2);针叶林和乔灌的苔藓层的储量分别为27.00,44.71t/hm~2,占地被物总储量的61.5%以上。地被物层最大持水总量表现为乔灌(21.23mm)针叶林(11.33mm)灌丛(2.45mm);针叶林和乔灌枯落物层的最大持水量分别为7.45,12.12mm,均大于苔藓层的最大持水量;针叶林和乔灌枯落物层和苔藓层最大持水量分别是其储量的4.3~4.4,1.4~2.0倍。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持水能力则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0—20cm最大持水量大小顺序为乔灌(153.70mm)灌丛(132.28mm)针叶林(128.25mm)。综合地被物持水和土壤持水,交错带生态系统的持水能力在不同林型间差异显著,其最大持水量表现为乔灌(174.93mm)针叶林(139.58mm)灌丛(134.73mm),其中,土壤层是生态系统持水能力的主导层,占综合持水量的87.9%以上。研究结果有利于全面认识岷江源头区生态水文效应。  相似文献   
5.
湿地沉积物重金属环境化学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是当前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在简要回顾国内外湿地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来源、形态组成及提取方法、重金属在沉积物-水界面的迁移转化、质量基准以及风险评价等方面综述了当前国内外研究的最新进展,并提出了该领域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认为针对湿地沉积物重金属向水体释放引起的二次污染问题,应重点对湿地沉积物重金属的环境化学行为展开深入研究,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上应注重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川西亚高山针叶林植物群落演替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4,自引:5,他引:34  
研究了川西亚高山针叶林人工重建过程中土壤物理性质,结果表明:随着人工云杉林龄的增加,土壤表层粉粒、粘粒、物理性粘粒、团聚度和结构系数降低,砂粒含量增高,土壤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及总孔隙和毛管孔隙在人工云杉林演替过程中表现出"U"型变化,即人工云杉从幼林向成熟林演替阶段,土壤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及总孔隙和毛管孔隙则减少,在40年生云杉林达最低值之后,随着云杉自疏而有上升的趋势,毛管持水量是决定林地土壤自然含水量的主要因子。为了加速该区域植被恢复和重建过程,建议营造针阔混交林和对人工成熟林和过熟林进行间伐抚育,增加物种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为植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物理环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黄河三角洲地区棉田、果园、林地和荒地4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样品的采集与理化指标的分析,研究了该区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轻度盐渍化土壤的改良功能。结果显示:果园土壤的容重、pH值和全盐含量等物理性状要优于其它3种用地方式;棉田土壤有机质与全N、全P和全K含量超过果园与林地土壤,而速效N和速效P含量以果园土壤最高,速效K含量以棉田最高,果园土壤最低;果园土壤C/N比值明显高于其它3种用地方式,以荒地土壤的C/N比值最低。综合分析认为:种植果树对土壤的物理性状改良效果较好,种植棉花对土壤的化学性状具有较好的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区分和筛选性状优良的茶树菇(Agrocybe aegerita)菌株,对12个不同来源的菌株进行了拮抗检测和农艺性状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2个菌株被归为5组,1号、4号、6号、8号和9号菌株的菌丝长势强,生长速度快,生物学效率均在86%以上,综合性状优良。其中1号和8号菌株的子实体生长适宜温度相对较高,可选择在夏秋季栽培,4号菌株子实体生长适宜温度相对较低,可选择在春季栽培。  相似文献   
9.
根据大型油厂生产车间的设置,着重讨论了大豆中非水化磷脂在预处理和浸出车间加工过程的变化过程,从理论和实践经验上探讨影响非水化磷脂含量的重要因素,提出降低毛油中非水化磷脂含量的措施,为后续的精炼生产提高品率,降低消耗。  相似文献   
10.
确定母牛排卵,可为适时授精提供依据。我们于1978年在富路试验基点,结合母牛配种工作,对在放牧条件下的本地母牛、杂种母牛46头进行了观察。一、观察方法在母牛群内配备一定数量的试验牛,当发现试情公牛尾随或爬跨发情牛时,在出牧前或收牧后进行直检,日检查两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