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巩翰颖  李明  刘宏艳  卢大新 《核农学报》2019,33(9):1765-1773
提高小麦籽粒有益微量元素含量,特别是对人体影响较大的Fe、Zn含量,是解决中国广大居民微量元素营养匮乏的重要途径之一。2012-2015年将3个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邯6172、衡5229和周麦16),种植于河北石家庄赵县、陕西杨凌区和河南省新乡辉县。每个地域3个小区,每小区面积10 m2,试验田按照当地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管理。共采集36份小麦样品,小麦籽粒粉碎制得全麦粉;同时将小麦籽粒加工制粉,得到粗麸、细麸和面粉。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全麦粉及制粉产品(粗麸、细麸和面粉)中的Fe、Zn含量。结合单因素方差分析及Duncan多重比较分析不同地域、不同基因型、不同年际获得的小麦不同制粉产品间的Fe、Zn含量差异。结果表明,基因型对本研究全麦粉Fe含量影响最为显著,地域是影响全麦粉Zn含量的最重要因素。Fe、Zn含量在小麦制粉不同组分中的变化趋势为:粗麸>细麸>面粉。Fe含量在各组分中受基因型影响最大。Zn含量在全麦粉和粗麸中受地域影响最大,细麸中受年际影响最大,面粉中分别受年际×地域的交互作用、基因型和年际3个因素的影响最大。综上所述,全麦粉相对面粉的Fe、Zn含量更高,且更容易通过选种和选择合适地域耕种提高其Fe、Zn含量。本研究为从小麦的种植及加工角度改善主食中铁锌含量较低这一现状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