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5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37篇
畜牧兽医   13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猪瘟C-株弱毒疫苗株、经典强毒石门株和C-株全长cDNA为试验材料,以免疫荧光技术为主;结合ELISA和RT-PCR检测技术,对其在培养细胞中的增殖特性和表达规律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筛选猪瘟病毒及其全长cDNA的敏感细胞,探索其增殖表达规律,以便为猪瘟病毒反向遗传操作提供技术方法和可操作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利用反转录 ( RT)和 PCR技术完成了 5株近期 ( 1 997~ 1 998年 )猪瘟流行毒和 1株猪瘟 C-株弱毒疫苗毒 (兰州 ) Erns(或称 E0 )基因的核酸序列测定。通过序列分析发现 ,这 5株流行毒与 C-株疫苗毒的核酸序列同源性为 83%~ 84%;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 88%~ 91 %,我国 50~ 60年代流行的中国石门株 ( SM)的核酸序列同源性为 85%;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 89%~ 91 %。而 5株流行毒间的核酸序列同源性为 91 %~ 98%;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 94%~ 98%。  相似文献   
3.
猪瘟病毒及其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CSF)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传染病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非典型性和不明显型。急性CSF由强毒株引发,一般导致高发病率和死亡率,而弱毒病毒感染则表现不明显。由于疫苗的广泛应用,有效地控制了猪瘟的大流行,减少了急性死亡。但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临床症状不典型且病程变长的非典型性猪瘟(或慢性猪瘟)成为该病的主要发生形式,持续感染普遍存在,疫苗的预防效果明显下降,使猪瘟防制遇到了新的困难。以目前人类对猪瘟的认识水平,尚难以从分子水平解释这一新变化的成因,这是因为对猪瘟病毒致病机理及其分子基础的认识深度不够。就此,文章综述了猪瘟及猪瘟病毒研究进展,主要涉及CSFV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及其防控,希望能为猪瘟防控提供新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猪水泡病病毒(Swinevesiculardiseasevirus,SVDV)属于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clae)肠道病毒属(Enterovirus),其抗原特性与柯萨奇病毒B5(CoxsackievirusB5,CVB5)关系密切,被认为是CVB5的一个猪变种或亚种。SVDV只有一个血清型,但对其分离株进行系统发生分析可进一步分为4个抗原群或基因群。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与猪瘟病毒NS3蛋白相互作用的宿主细胞蛋白,采用PCR方法获得NS3基因,将其定向克隆至pCMV-Myc真核表达载体,经酶切鉴定及序列测定分析,将鉴定为阳性重组表达质粒命名为pMycNS3。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将pMyc-NS3转染至PK-15细胞和293T细胞,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Myc-NS3,Western blot表明,NS3蛋白在PK-15细胞和293T细胞中均得到表达,NS3在PK-15和293T细胞质中呈弥散性分布。说明,成功构建的猪瘟病毒NS3基因与Myc融合表达质粒,为验证NS3蛋白与宿主细胞蛋白相互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7.
双峰驼诱导排卵因子活性位序列测定与肽链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蛋白顺序仪和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等仪器,纯化并测试了公驼诱导排卵因子(OIF)的部分活性序列和降解过程。结果表明,公驼OIF是单链多肽,分为活性序列和相对稳定固定序列两部分,N—端的活性位序仅为6个残基:赖氨酸-缬氨酸—丙氮酸—苯丙氨酸-丝氨酸—苏氨酸。该因子的氧化降解过程在冰冻条件下是由氨基酸侧链基团的氧化和肽链的断裂共同引发的。  相似文献   
8.
山羊痘病毒结构蛋白P32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山羊痘病毒结构蛋白P32基因从重组质粒pMD-P32中亚克隆至pGEX-4T-1原核表达载体上,用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pGEX-P32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1 mmol/L IPTG诱导表达,细菌裂解物经SDS-PAGE检测到分子量约为58 ku的目的蛋白,与预期的产物大小一致.Western-blotting表明该重组蛋白可被山羊痘阳性血清所识别.  相似文献   
9.
利用反转录和套式PCR技术,从猪瘟病毒(CSFV)石门血毒中扩增出了E2基因,将其用N0tⅠ和XhoⅠ双酶切后,与同样处理的真核表达载体pBudCE4.1相连,获得了pBudCE Es2-22的阳性质粒。对后者再以HindⅢ和XbaⅠ双酶切,并与来自质粒pBudCE lacZ/CAT的lacZ基因片段连接,获得了含CSFV E2基因与lacZ报告基因的真核双表达质粒pBudCE lacZ/Es2—22。该质粒转染BHK21细胞后,用β-Gal Staining试剂盒原位染色可见许多着染蓝色的细胞;用CSFV Antigen试剂盒检测转染细胞的上清液和细胞沉淀,均可检测到含CSFV E2抗原。结果表明,构建的真核质粒pBudCE lacZ/Es2—22实现了2个外源基因的共表达。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从分子角度阐明口蹄疫病毒(FMDV)牛源整联蛋白受体β3和β8基因的结构特征,并为研究病毒遗传变异与宿主范围改变奠定基础。采用RT-PCR技术在国内首次从牛肾组织获得β3和β8基因,并用生物软件对它们的分子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β3亚基基因全长2 355bp,编码784个氨基酸,其中信号肽由22个氨基酸组成,胞外区由692个氨基酸组成,跨膜区由29个氨基酸组成,胞质区由41个氨基酸组成,氨基酸同源性与羊最高,与易感FMDV的牛、骆驼、猪和羊的β3亚基位于同一进化分支,各功能区的保守性为胞质区>跨膜区>配体结合区>胞外区>信号肽,但半胱氨酸富集区的突变率仅次于信号肽。牛源β8亚基基因全长2 304bp,编码767个氨基酸,包括42个氨基酸的信号肽,637个氨基酸的胞外区,29个氨基酸的跨膜区及59个氨基酸的胞质区,氨基酸同源性与马最高,进化分析发现与猪的β8亚基不在同一分支,各功能区的保守性排序为跨膜区>配体结合区>胞质区>胞外区>信号肽。将β3亚基与β8亚基比较发现,β8亚基的配体结合区比β3亚基更为保守,β3亚基的胞质区存在NPLY基序,而β8亚基无此基序,且β8亚基胞质区可变性更高。本研究提示FMDV对ανβ8的利用率高于ανβ3可能与β8亚基配体结合区更为保守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