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5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铃薯在陕西各地均有栽培,1983年全省种植面积达351.4万亩。目前,病毒病及萎蔫病是生产的主要问题。脱毒技术已经解决了病毒病的问题,马铃薯的萎蔫病主要有以轮枝菌(Verticillium spp.)引起的早死病(又叫黄萎病)、和以镰刀菌(Fusariumspp.)引起的枯萎病、腐霉(Pythium  相似文献   
2.
刘宝康  杜玉娥 《草业科学》2008,25(11):88-94
知识获取和知识表示是构建专家系统的核心环节。在知识获取方面采用了基于“3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半自动获取方式,这一方式结合了人工获取和自动获取的优势,提高了苜蓿Medicago spp.病害诊断的准确性。同时,应用“3S”技术把传统的关系数据库与具有空间属性的矢量数据关联起来,生成具空间属性的新知识库,增强了苜蓿病害诊断的可靠性,更加有利于苜蓿病害知识库的及时更新。在知识表示方面,则采用传统的产生式(If-Then)表示法,表示方式自然、简洁,易于广大基层农业人员所理解和接受,增强了苜蓿病害诊断专家系统实用性,有利于苜蓿病害诊断专家系统的推广应用,进而促进苜蓿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简要讨论了近年来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的方法策略,主要有:植物自身的抗病毒基因策略、来源于病毒的抗性基因策略、干扰素、核酶等抗性策略;并分析了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通过室内外药效试验示范,植物生长调节剂--广增素802对小麦、辣椒的生长发育(适宜浓度)有促进作用,并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其产量,高浓度有抑制作用,在小麦扬花期喷施400mg/L能增加千粒重和产量,分别为10.8%和9.1%。辣椒在花期、第一、第二次采椒后用150mg/L和200mg/L,分别增产33.9%和39.9%,投资效益比,小麦用1次药为1:5.6;辣椒用3次药为1:27.7-28.5,说明了  相似文献   
5.
1998年从6月底至8月初的40天时间里,我所抽调果树病虫研究课题组主要技术人员,陆续对陕西关中的大荔、临渭、泾阳、礼泉、乾县、兴平、渭城、周至、眉县、武功、杨陵、扶风、岐山、凤翔、耀县等15个县市区果树病虫发生为害情况进行了重点调查。现将调查结果简要报告如下。 1 果树病虫害发生的新动向 1.1 常发性病虫害居高不下。如梨黑星病从省东到省西的酥梨栽植区约15万公顷的大面积严重发生,受害叶片达50%,病轻园果实受害率为30%,重的达80%以上,发病果实完全丧失商品价值。叶螨类、梨网蝽等小型害虫在所调  相似文献   
6.
基于MODIS的青藏高原牧草生长季草地生物量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玉娥  刘宝康  郭正刚 《草业科学》2011,28(6):1117-1123
摘要:草地生物量是评价青藏高原生态脆弱性和敏感性的重要指标,也是度量草地退化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利用MODIS植被指数NDVI和EVI资料及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326个样方实测数据,构建并优化了研究区不同类型草地生物量的预测模型,估算了2002-2009年期间草地生物量年际和月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适宜植被指数为NDVI,反演模型为,y=6.202 5x2-574.89x+14 586,高寒草原地上生物量适宜植被指数为EVI,反演模型为,y=0.165 5x1.773 2。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生物量在2002-2009年表现为波动状态,但高寒草甸比高寒草原波动幅度大。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生物量在6-8月间均持续增加,9月开始下降,但7月高寒草原生物量波动大于高寒草甸,8月高寒草原生物量波动小于高寒草甸,6月和9月两种草地类型生物量波动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青藏高原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安全策略(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国内外有关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的监测、预测、评估现状,提出了青藏高原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安全的科学意义及策略。建议在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建立青藏高原气候与生态环境监测、预测、评估和预警的综合体系,包括:①建立"天气气候综合观测网"。发展思路:观测领域要从常规天气向综合气候观测转变;加大地面观测遥测化、自动化的水平,加密自动化观测站点的布网,增加对草地、湿地、湖泊、高山、沙漠、戈壁滩等典型生态系统的气候观测;开发多途径、多尺度的气候观测技术体系,对于天气、气候和气候变化实现空基、地基的立体监测;强化自动站定位观测、移动观测与卫星遥感监测的跨区域、跨尺度的综合性野外观测体系;加强传感器网络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体系的应用,建立基于多尺度观测和多种数据资源融合的远程管理和共享系统;建立基于多尺度观测的模型模拟系统。②开展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包括CO2、H2O、热量、动量、能量和物质交换等基础性观测。③加强气候资源监测,应开展从顶层研究和设计青藏高原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储存量的勘测和普查工作;开展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太阳能、风能资源区划及其资源承载能力评估研究,建立太阳能光热转化、光电转换的使用指标及相关参数;对气候资源、气候能源给出明确界定;合理划分太阳能、风能资源区,对大面积推广利用太阳能、风能进行资源和效益评估。④建立气候预测、评估系统。生态环境、气候预测、评估系统的组成部分为:气象预报和缓解战略;气候预测;气候变化对资源与生态系统影响评估及预测;气候风险管理与决策;气候变化、气候变异性与生态系统。⑤建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预警系统。⑥建立重大工程影响评估系统。开展青藏高原气候长期观测不仅可以揭示气候变化特征,还可以揭示气候球变化对东亚区域物种栖息、生态圈的影响机理及其变化趋势,将对东亚及中国等地区应对气候变化及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汪青春  胡玲  刘宝康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265-16269
选取青海东部农业区的西宁、大通、互助、乐都、民和、湟源、湟中、循化、化隆、贵德和尖扎11个站及柴达木盆地的都兰、诺木洪、大柴旦、格尔木、德令哈、冷湖、天峻、小灶火、茶卡9个站,用1961~2010年逐日最低气温资料,分2、0、-2℃3个温度等级,分析50年来初、终霜冻日及无霜期的变化趋势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后初霜冻日逐年推迟、终霜冻日逐年提前,无霜期延长,东部农业区进入21世纪这种情况最为明显,而柴达木盆地80年代最为明显;与60年代相比,21世纪以来初霜冻日推迟,终霜冻日提前,无霜期东部农业区延长20 d,柴达木盆地延长32 d,柴达木盆地初、终霜冻历年变化比东部农业区大,无霜期较东部农业区延长明显。  相似文献   
9.
简要讨论了近年来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的方法策略,主要有:植物自身的抗病毒基因策略、来源于病毒的抗性基因策略、干扰素、核酶等抗性策略;并分析了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苹果及梨黑星病逐渐成为生产中的重要病害,可引起落叶及疮痂等症状,影响到商品果的产量和品质.苹果黑星病已补列为陕西省检疫对象.梨黑星病则发生于陕西省所有酥梨产区.由于研究滞后,在生产实际中不少农药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