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8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77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13篇
  139篇
综合类   772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888篇
园艺   43篇
植物保护   49篇
  2022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1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10篇
  1975年   10篇
  1974年   14篇
  1973年   9篇
  1971年   9篇
  1970年   12篇
  1969年   10篇
  1968年   10篇
  1967年   19篇
  1966年   13篇
  1963年   16篇
  1958年   9篇
  1954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选择新疆伊宁市荒山滴灌造林地,比较研究了8L·h-1和16L·h-1两种不同流量滴头一个灌溉期内土壤水分运移规律,结果表明:伊犁州荒山滴灌造林中使用8L·h-1滴头是合理的,滴头流量过大,容易形成地表径流,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使用8L·h-1流量滴头在造林早期灌溉6~8h就可以保证植物健康生长,随着林分的生长,须逐渐延长灌溉时间。  相似文献   
2.
<正> 甘薯根腐病在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河北、湖北、陕西和湖南省都有发生,但病区范围大,受害严重的,首推河南,其次为山东。据我校1981年调查统计,河南省发病的县市为84个,最高发病面积为140万亩。尽管各省引起重视的时间有早晚,但通过病区调查,大体都是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发展和猖獗起来的。为什么许多省会同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斯氏线虫属的芜菁夜蛾线虫(Stei- neema feltiae Agriotos,经过对云杉根小蠹虫(Hyl-astes cuniculari us Erich-son)不同虫态的室内外侵染力的试验,取得了比较好的寄生致死效果。在此基础上,又继续进行了在林区较大面积的试验,结果表明,芜菁夜蛾线虫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不仅能有效的寄生云杉根小蠹虫,降低根小蠹虫虫口密度,而且还可以顺利渡过新疆严寒的冬天。  相似文献   
4.
许多分类学家都认为,栓菌属(Trametes)及其近缘属是多孔菌科(Polyporaceae)中最混乱、最不易划清属间界限的真菌类群.在过去一些书刊上这类真菌的名称也相当混乱.近年来我们在河南省调查表明,栓菌及其近缘属种是食用菌段木生产中最重要的竞争性杂菌,遂开展了一定的研究.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一)河南省栓菌及其近缘属的类群与识别 按照我国学者赵继鼎教授的分类意见,多孔菌科同一属的种类应具有以下共同特征:①引起木材腐朽类型一致;②子实体质地、菌肉颜色、菌丝体类型一致;③孢子形  相似文献   
5.
6.
随着食用菌栽培业的发展,病害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食用菌病害及防治学”作为一个分支学科已初步形成。我们近年来从事这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感到有几个基本问题,与同行认识不一,亟待共同讨论。 (一) 关于食用菌病害的概念食用菌病害目前尚无一致的定义。很多书刊上根本  相似文献   
7.
8.
A single, artificially-induced fly-strike with Lucilia sericata larvae was associated with a rapid (decline in food intake in sheep, with a consequent reduction in liveweight. Loss of weight ranged from 0.5 to 5.5 kg over four to six days and recovery to pre-infestation liveweight took three to 36 days. Pair-fed, uninfested partners of these sheep also showed a reduction in liveweight, whereas uninfested sheep in some experiments fed ad libitum showed either little change or a gain in liveweight over the same period. In general, maggot infested sheep took less time to regain weight than did their pair-fed partners although the weight lost as a proportion of initial weight was similar in both groups. Loss of appetite alone would appear to account for these events.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