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4篇
  2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耦合空间移动并联机构型综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利用一般型综合方法得到的并联机构具有强运动学耦合性的问题,基于驱动力螺旋理论提出了一种无耦合空间移动并联机构型综合的系统方法。首先建立了无耦合移动并联机构运动输入输出关系的数学模型;然后根据机构速度雅可比矩阵为对角阵的条件推导出分支运动链驱动力螺旋和主动运动螺旋的形式;再根据互易积原理建立了分支运动链非主动运动螺旋的确定方法,给出了分支运动链型综合准则和步骤;最后将所综合的3条分支运动链按照指定的配置方式将动平台和静平台连接起来即可得到具有预期运动特性的机构。本文共综合出60种具有对称结构的无耦合空间移动并联机构,其中非过约束机构有47种,含有惰性副的有29种。所得到的部分机构的雅可比矩阵为单位阵,且其条件数恒等于1。这些机构具有较好的运动和力学传递性能,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并联机构的型综合理论。  相似文献   
2.
鲁山县是河南省柞蚕生产重点养殖基地县,又是全国典型一化性柞蚕主产区。鲁山县柞蚕生产始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采用柞蚕茧丝加工制作的“鲁山绸”因材料地道、轻盈柔软、光鲜亮丽,富有珠宝光泽,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作为鲁山县传统“名、特、优”柞蚕产业,在过去曾经为增加山区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和出口创汇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鲁山县柞蚕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鲁山县是河南省柞蚕生产基地县,柞蚕业发展独具优势。阐述了鲁山县柞蚕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为鲁山县柞蚕产业化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4.
牻牛儿基牻牛儿基焦磷酸合酶(Geranylgerany pyrophosphate synthase,GGPPS)是萜烯类香气物质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采用RT-PCR和RACE相结合的方法,克隆了茉莉花牻牛儿基牻牛儿基焦磷酸合酶基因的全长cDNA(命名为JsGGPPS,GenBank登录号AIY24421.1),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JsGGPPS基因在茉莉花开放过程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JsGGPPS全长cDNA为1 410bp,含1 083bp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包含360个氨基酸,属于trans-isoprenyl diphosphate synthases(IPPS)和class I terpene cyclases家族,含链长控制区(CLDR)、2个天冬氨酸富集区以及其他保守区。JsGGPPS基因与独行菜Lepidium apetalum、橡胶草Taraxacum kok-saghyz的同源性分别为91%、86%。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茉莉花开放过程中JsGGPPS基因在晚上18:00时表达量较低,呈上调趋势,在22:00时达到最高,呈下调趋势,在翌日2:00时表达量最低,与茉莉花释香趋势相似,为深入研究茉莉花萜烯类香气物质代谢途径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采用乳清蛋白涂膜与酶法改性的乳清蛋白涂膜对核桃仁的储藏效果进行试验,发现两种涂膜均可降低核桃仁在储藏期间脂肪氧化,两个试验组的核桃仁脂肪酸值比对照组分别低9%~51%、10%~48%,过氧化值分别低于对照组21%~38%、22%~43%.涂膜能够有效改善核桃仁的感官性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甘蔗褐锈病是由黑顶柄锈菌(Puccinia melanocephala H. Sydow&P. Sydow)引起的最具破坏性的真菌病害之一,能造成蔗糖分降低10%—36%,严重威胁甘蔗产业发展。已有研究揭示抗褐锈病主效基因定位于Bru1区域,克隆其关键候选基因,并进行功能研究,为选育抗褐锈病甘蔗新品种提供重要的候选基因资源。【方法】利用PacBio SequelⅡ测序平台获得甘蔗栽培品种ROC22的contig水平基因组信息,鉴定到抗褐锈病Bru1区域,对其进行基因注释和克隆,分析其组织特异性和抗、感褐锈病甘蔗品种中的表达模式及其在烟草叶片的亚细胞定位和瞬时表达。【结果】基于Bru1位点区域紧密连锁的标记R12H16和9O20-F4,从该区域中注释到33个基因,结合典型抗病基因结构域,共筛选获得5个候选抗病基因,分别为Brrg99、Brrg103、Brrg108、Brrg115和Brrg116。以甘蔗栽培品种ROC22的cDNA为模板,克隆获得Brrg116的全长序列729 bp,编码242个氨基酸残基。将该基因序列分别比对甘蔗热带种和割手密种及二倍体近缘种高粱的基因组...  相似文献   
7.
大凌河流域缺水比较严重,对其进行初始水权分配能有效配置水资源,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为使各地分得的初始水权更加准确,以公平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原则为指导,建立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并分别运用模糊决策和层次分析法对大凌河流域初始水权进行分配,并对两种分配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力求各地权重趋于合理化,最终选择层次分析法做为大凌河流域初始水权分配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柞蚕微粒子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传染性蚕病,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河南省的柞蚕生产和种茧繁育工作,20世纪90年代柞蚕微粒子病在河南省迅速传播。分析了河南省在柞蚕微粒子病防治方面存在的问题:镜检设备简陋,跟不上生产发展的需要;熟练的镜检人员不足,柞蚕微粒子病控制不力;预知调查难以贯彻执行,柞蚕微粒子病防治难度加大;制种时重目选轻镜选,重数量轻质量等。制种期目选、镜选和养蚕期技术操作充分结合起来,采取了严格淘汰柞蚕微粒子带毒率超标的种茧、严格目选蚕蛾、严格显微镜检种、提高放养技术等贯穿柞蚕整个世代的综合防治措施,使柞蚕微粒子带毒率逐年下降,原种种茧柞蚕微粒子带毒率基本控制在2%以内,为河南省柞蚕生产稳产高产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绵羊片形吸虫病和线虫病病情程度的检测与治疗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探讨用廖党金改进的方法对绵羊片形吸虫病和线虫病病情程度的同时诊断及防治,随机抽样试验场56只绵羊进行粪便虫卵检查和计数,结果56只绵羊全部感染寄生虫病,感染的寄生虫主要有片形吸虫、鞭虫、细颈线虫、肺线虫及消化道其它线虫;有48只绵羊感染片形吸虫病,感染率85.7%,56只绵羊均感染线虫病,感染率100%。将该56只绵羊分组,42只绵羊治疗和14只绵羊对照,即A组试验10只(未成年羊),对照4只;B组试验13只(2~2.5岁),对照5只;C组试验19只(3岁以上),对照5只。用复合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42只绵羊的片形吸虫虫卵转阴,转阴率100%;对照14只绵羊的片形吸虫虫卵均未转阴;治疗绵羊中41只线虫虫卵转阴,即转阴率97.6%,对照14只绵羊的线虫虫卵均未转阴。表明用廖党金方法可以同时对绵羊的片形吸虫病和线虫病病情程度作诊断,该复合药物对绵羊片形吸虫病和线虫病均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根据茉莉花转录组数据,采用RT-PCR技术,克隆了茉莉花甲羟戊酸焦磷酸脱羧酶(MVD)基因,命名为JsMVD(GenBank登录号为MH311041.1).采用染色体步移技术分离JsMVD基因5′端上游调控序列,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JsMVD基因在茉莉花植株不同组织及不同激素处理下的表达水平.测序结果表明,JsMVD基因全长cDNA序列的长度为1 500 bp,包含长度为1 269 bp的开放阅读框(ORF),共编码422个氨基酸,亚细胞定位预测该蛋白可能位于细胞质上.JsMVD蛋白含有GHMP激酶N-端和C-端保守结构域,具有多个保守氨基酸残基及ATP结合位点,与野生油橄榄的相似性最高,相似系数达到88%,且进化树显示两者的亲缘关系最近.JsMVD基因5′端启动子序列长度为893 bp,该调控序列包含多种植物激素响应元件和光响应元件.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结果表明,JsMVD基因在成熟花中的表达量最高,从高到低依次为成熟花、花蕾、茎、叶、根,且受GA、IAA和ABA不同程度的诱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