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9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后,西方发达国家通过绩效管理,国家竞争力得到很大提升。作为发展中国家如何能更有效地应对挑战?本文从政府绩效的内涵出发,深入剖析了政府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途径与对策,以期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中国加入 WTO的脚步已越来越近。加入 WTO后,我国贸易保护相对减少,国外各类水果必将大量涌入,势必加剧国产果品的产销矛盾。特别是柑橘,随着美国“新奇士”脐橙及其它国外优质水果和反季节新鲜水果的大量涌入,柑橘市场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但是加入 WTO后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挑战,而更多的是机遇。前卫农场要抓住机遇,建立出口基地,实现柑橘可持续发展。1 建立出口基地的优势1.1 品种结构优势 从近几年国际市场对柑橘的需求量看,对易剥皮柑橘类的需求大增,这正表明,我国以宽皮柑橘为主的品种结构对世界柑橘生产国…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不同鱼类胰α-淀粉酶基因5'端调控序列转录因子差异与鱼类食性分化之间的关系。通过PCR克隆测序和查询NCBI数据库,获得32种鱼类胰α淀粉酶基因5'端824 bp序列,并对鱼类胰α淀粉酶基因5'端序列进行转录因子和系统发育分析。按不同的营养类型将鱼类分为杂食性、植食性和肉食性,通过百分比相似性分析不同食性鱼类的胰α淀粉酶基因转录因子的组成差异以及转录因子与鱼类食性的关系。结果显示:不同食性鱼类的胰α-淀粉酶基因5'端序列存在转录因子种类差异,植食性-肉食性鱼类差异主要体现在E47、C/EBPalpha、NF-Y和Pax-2,植食性-杂食性差异主要体现在deltaEF1、MyoD、NF-Y、AREB6和Pax-2,杂食性-肉食性差异主要体现在GATA-1、SRY、MyoD、HFH-8、AREB6、Pax-2、STAT5A和AP-1。系统发育结果与传统形态分类学大体相符,相同食性的鱼类并没有聚为一类。鱼类胰α-淀粉酶基因5'端调控序列中与食性分化相关的转录因子有E47、C/EBPalpha、NF-Y、Pax-2、deltaEF1、MyoD、AREB6、GATA-1、SRY、HFH-8、STAT5A和AP-1;胰α-淀粉酶基因5'端序列的转录因子与鱼类食性分化具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珠江鲫(Carassius auratus)遗传种质资源现状,文章以西江为例,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 (COⅠ)基因研究了西江8个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结果表明,西江鲫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处于较高水平。鲫群体存在显著遗传分化(FST=0.164,P<0.001),地理距离和自身生活习性可能是导致鲫群体产生遗传分化的重要因素。此外,中性检验和错配分布分析表明西江鲫没有经历近期的群体扩张。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后,西方发达国家通过绩效管理,国家竞争力得到很大提升.作为发展中国家如何能更有效地应对挑战?本文从政府绩效的内涵出发,深入剖析了政府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途径与对策,以期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基于单位补充量模型的西江赤眼鳟种群资源利用现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是珠江中下游最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本研究利用2009—2014年西江肇庆江段渔业捕捞调查监测数据,分析了其生长和死亡参数历史变化,利用单位补充量渔获量(yieldperrecruitment,YPR)模型、单位补充量产卵群体生物量(spawning biomass per recruitment, SBR)和生物学参考点评估了赤眼鳟资源利用状况。结果表明,赤眼鳟体长(L)和体重(W)关系为W=2×10-5L2.9527(R^2=0.9595,n=2346),生长方程为L_t=725.802[1-e-0.110(t+0.613)]。目前西江的捕捞强度(F=0.96/a)和开发状况(E=0.86)远超种群可持续开发水平,赤眼鳟种群处于生长型捕捞过度状态。根据实际情况,建议将西江赤眼鳟开捕年龄提高至3龄(或开捕体长增大至238 mm),则预计单位补充量渔获量可增加175%,在珠江禁渔期制度的协同保护下,种群实际保护效果可能更好。  相似文献   
7.
为掌握华南地区大刺鳅(Mastacembelus armatus)的遗传种质资源现状,并为其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采集了华南地区7个独立水系的16个地理群体共计140尾大刺鳅样本,基于Sanger测序获得了2个线粒体基因(COI和Cytb),综合多种分析方法对其遗传结构和群体动态史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华南地区大刺鳅群体形成了3个谱系(I、II和III),分化时间介于0.596~0.676 Ma (百万年前)。此外,单倍型网状图发现不同谱系群体存在共域分布的现象,并提示海南岛群体与大陆群体之间可能存在两条扩散路线。群体遗传分析发现大刺鳅群体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FST=0.676, P<0.001),并且符合距离隔离模式(R=0.463, P=0.001),暗示空间距离是造成大刺鳅遗传分化的一个重要因素。种群动态历史分析表明,大刺鳅群体可能在0.025 Ma经历了种群扩张事件。  相似文献   
8.
80年代初,上海前卫农场引种了一批特早熟温州蜜柑,经过10多年的试种比较,初步筛选出岩崎、原口、桥本和宫本等4个品系作为发展对象。笔者1997年对这4个品系(1993年高接在4年生枳砧尾张温州蜜柑上)进行了综合性状比较。1物候期1997年早春气温回升...  相似文献   
9.

通过环境DNA技术 (Environmental DNA, eDNA) 检测珠江中下游鱼类生物多样性,探索珠江中下鱼类多样性监测和保护的新途径。2023年2月在珠江中下游设置了桂平、藤县、封开、德庆、肇庆和九江共6个采样点,通过水样采集及过滤、eDNA提取、遗传标记扩增及测序和数据库比对分析等流程检测鱼类多样性。结果表明,6个采样点共检测出30种鱼类,隶属于4目10科27属,其中土著鱼类26种,外来种4种。较已有传统调查数据新检出2种鱼类:美丽沙鳅 (Botia pulchra) 和齐氏罗非鱼 (Oceochromis zillii)。鱼类优势种为子陵吻鰕虎鱼 (Rhinogobius giurinus)、瓦氏黄颡鱼 (Pelteobagrus vachellii)、鲢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尼罗罗非鱼 (O. nilotica)、齐氏罗非鱼、南方波鱼 (Rasbora steineri) 和鲤 (Cyprinus carpio)。根据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显示,eDNA检测九江和桂平站点的鱼类多样性最高,藤县的最低。作为一种新的检测方法,eDNA技术可用于快速检测珠江中下游鱼类的多样性及分布,在实际应用中可将eDNA技术与传统的监测方法相结合,以提供更全面的鱼类生物多样性数据信息。

  相似文献   
10.
西江鲫的遗传多样性与群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珠江鲫(Carassius auratus)遗传种质资源现状,文章以西江为例,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研究了西江8个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结果表明,西江鲫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处于较高水平。鲫群体存在显著遗传分化(F_(ST)=0.164,P0.001),地理距离和自身生活习性可能是导致鲫群体产生遗传分化的重要因素。此外,中性检验和错配分布分析表明西江鲫没有经历近期的群体扩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