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7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2篇
  5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5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层置换对草甸土理化性状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旨在探讨土层置换对土壤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变化及对作物产量的影响,这对作物高产具有重要意义。试验地点选在黑龙江省宝清县草甸土上,以玉米绥玉7、马铃薯克新13和甜菜德国KWS3418为材料,设置土层置换和浅翻深松2个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对土壤含水率、硬度、土壤三相、速效养分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浅翻深松处理相比,土层置换处理后2年内,明显改善土壤物理性质,0~4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分别提高3.7%和3.0%;土壤硬度分别下降17.6%和21.6%。20~40 cm土壤固相分别降低0.3%和0.7%;液相分别提高3.7%和1.1%;气相分别提高2.0%和4.2%。进而容重降低,提高土壤通透性。土层置换处理改善20~40 cm土层土壤化学性质,提高土壤速效养分。20~40 cm土层平均养分变化为:碱解氮分别提高48.4%和46.0%;速效钾分别提高12.9%和38.9%;速效磷分别提高11.9%和15.6%。土壤不同层次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改变能够提高作物产量,与浅翻深松处理相比,2011年、2012年玉米分别增产31.6%、17.9%,马铃薯分别增产70.5%、25.0%,甜菜分别增产12.4%和38.9%,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综合以上分析表明,土层置换处理后土壤2个作物生育期内能够改善心土层土壤物理性状、化学性状,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因此土层置换技术可为低产土壤改良及作物高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固原市原州区位于宁夏南部、六盘山东麓,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原州区总耕地面积9.46万hm^2宁(141.9万亩),其中水浇地面积1.41万hm^2(15.62万亩)。境内海拔1450~2500m,气候类型属暖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年降雨量300~550mm,其中7~9三个月降水占总降水量的68%,年蒸发量2200mm,  相似文献   
3.
中草药青蒿(Artemisia annua L.)的实时荧光PCR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草药青蒿,学名黄花蒿(Artem isia annuaL.),属于中国独有的抗疟药用植物资源之一。根据蒿属植物rDNA ITS序列多态性设计TaqM an探针及引物,通过实时荧光PCR方法对黄花蒿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组探针-引物对黄花蒿有很强的特异性,除黄花蒿外,其余8种对照蒿属材料均未检测到荧光信号。该方法快速、简便、安全、准确,适用于黄花蒿的出入境检验。  相似文献   
4.
2016年9月17日-11月17日,应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南部中心菲克·伊斯兰姆博士邀请出访美国学习先进的保护性耕作技术。通过2个月的学习、培训、交流了解到美国俄亥俄州先进的保护性耕作模式主要有3种,第一种是大豆-冬小麦-玉米3年期的轮作,其中冬小麦收获后可引入大豆作为保护性覆盖作物;第二种是大豆-玉米的隔年轮作;第三种是大豆-玉米轮作中引入黑麦等覆盖作物。该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十分成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结合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现状,3种先进的保护性耕作模式中,大豆-玉米隔年轮作的保护性耕作技术适宜在黑龙江省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5.
天池自然保护区位于天山博格达峰北麓 ,面积4 0 0 4 9公顷 ,举世闻名的天池就处在该保护区功能区天池风景区内 ,海拔 1910米 ,距乌鲁木齐 10 0公里。天池现已成为著名的风景名胜游览区 ,每年接纳中外游客 30余万人次 ,是新疆旅游的明珠 ,也是区外人士了解新疆的一个窗口。但是 ,近几年逐年暴发的山洪对天池及其源头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应引起重视。天池是一个高山湖泊 ,面积 2 4 8公顷 ,它的形成与当地古地质构造运动有关。在江河流域第四纪时期古冰川的作用下 ,加上最新一次槽谷内经历的新构造运动 ,巨大冰川席卷巨石覆盖于坝体上 ,…  相似文献   
6.
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菌的实时荧光PCR检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由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michiganensis(Cmm)引起的番茄细菌性溃疡病是一种严重危害番茄生产的种传细菌性病害。根据ITS序列多态性设计引物及TaqMan探针进行实时荧光PCR检测的结果表明,这组引物一探针能检测出所有供试的Cmm菌,对照菌均未检测到荧光信号。用接种但未显示症状的番茄苗叶片及人工处理的带菌种子提取的核酸作为模板,均能检测到病菌,其检测灵敏度比常规PCR高约100倍。实验中不需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及PCR的后续处理。该方法快速、简便、安全、准确,适用于出入境检验检疫及种子、种苗健康检测领域。  相似文献   
7.
番茄溃疡病菌PCR快速检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番茄溃疡病是一种严重危害番茄生产的细菌性病害,许多国家将其列为检疫性病害。利用ITS通用引物扩增了番茄溃疡病菌(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michiganensis)的ITS序列,并进行克隆测序。根据序列比较结果设计了引物BT1和BT2,该引物特异性好,能专一扩增出268bp电泳条带,而马铃薯环腐病菌等不同亚种、不同属的细菌及健康的番茄材料均无扩增条带。从接种但未显症番茄苗叶片及人工模拟染菌种子上提取总DNA,以此为模板均能稳定地扩增出特异性目的条带。该方法直接对种子或植株进行检测,不需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快速简便,适用于出入境检验检疫及种苗健康检测领域。  相似文献   
8.
亚洲梨火疫病(Erwinia pyrifoliae)是一种严重为害梨树的毁灭性病害,本文从其分布状况、寄主、危害及经济重要性、寄主植物经济重要性、传入与定殖可能性和风险管理难度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估,其综合风险值R为2.52,属于特别危险的有害生物,并据此提出了防止其入侵为害的风险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抚仙湖径流区烟叶质量特征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抚仙湖径流区的烟叶定点取样并进行烟叶外观质量、内在化学成分、致香成分分析及感官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抚仙湖径流区的烟叶成熟度好,颜色橘黄,油分好,色度强,外观质量好;内在化学成分指标符合优质烟叶标准要求且协调性较好;中性致香物质含量较丰富;清香型风格特征突出,香韵丰富,香气量足、香气质好,口感特性较好。抚仙湖径流区的烟叶具有较高的综合品质,工业可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不同种植规格氮肥减量的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种植规格氮肥减量对烟株农艺性状、烟叶外观质量、内在化学成分、中性致香物质含量、感官评吸质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1.3 m×0.55 m种植规格下氮肥减量15%,烟株的农艺性状较好、外观综合质量提升、内在化学成分协调、中性致香物质总量提升、感官评吸质量改善和经济效益增加.烟叶有效叶数为21.7,叶面积系数为3.3,中部和上部烟叶外观质量评价综合得分分别为79.0和76.5分,中上部烟叶的中性致香物质含量丰富,分别为642.86μg/g和619.60μg/g,中部和上部烟叶感官质量评价得分分别为85.0和83.5分,产量、均价、产值和上等烟比例分别为2830.5 kg/hm2、29.6元/kg、83782.8元/hm2和68.4%.1.3 m×0.55 m种植规格下氮肥减量15%的生产技术在澄江抚仙湖径流区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和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