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17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34篇
  13篇
综合类   152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57篇
畜牧兽医   239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肉用牛的可吸收氨基酸与能量水平关系及其在十二指肠营养调控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圈舍卫生状况及日粮色氨酸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生状况的改变会影响动物色氨酸的代谢.可能会导致色氨酸供应不足。本试验旨在研究轻度炎症与色氨酸对动物生长性能、色氨酸代谢、血浆氨基酸浓度、血浆球蛋白、谷胱甘肽浓度等方面的影响。试验显示脏乱圈舍环境不仅可造成断奶仔猪轻度炎症反应.还会引起仔猪对色氨酸代谢的改变,表明充足的色氨酸有益于断奶仔猪生长.  相似文献   
3.
试验以30~60kg的生长猪和60~90kg的肥育猪为对象,对四川省4种典型猪基础日粮的营养状况进行了分析,然后将基础日粮中必需微量元素Fe、Cu、Zn和Mn的含量与饲养标准所推荐的需要量进行比较,进而判定生长肥育猪基础日粮中Fe、Cu、Zn和Mn的盈缺规律。研究结果表明,4种典型基础日粮必需微量元素含量在整体上表现为:Fe和Mn呈现不同程度的富余;Cu基本满足需要;Zn则呈现不同程度的缺乏。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肉牛粗饲料高效利用方式不断深入研究,如何高效利用粗饲料中的营养成分、提高肉牛的生产性能成为肉牛养殖业的重点。我国每年产生大量玉米秸秆,但由于玉米秸秆的粗纤维含量较高、蛋白质含量较低,木质素含量较高,导致其无法得到有效利用。目前,玉米秸秆利用处理方式主要是干制、青贮、益生菌发酵等,不同加工方式导致玉米秸秆的营养价值和饲用价值具有一定的差异。国内玉米秸秆利用的相关研究中多采用青贮、益生菌发酵等加工方式降低玉米秸秆粗纤维含量,从而使肉牛能够利用玉米秸秆中的营养物质。文章综述了常规玉米秸秆、全株青贮玉米秸秆、黄贮玉米秸秆、膨化和菌酶协同发酵玉米秸秆的饲喂效果,展望了玉米秸秆饲料的发展前景,以期为玉米秸秆在肉牛养殖中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作者选用电解液模型对农田排水暗管的五种结构处理进行了三维渗流测试,揭示了其渗流场的基本形态及势场变化规律,定性地描述了此五种暗管结构排水性能的优劣,同时采用能综合反映暗管排水性能的流量系数值,对不同结构在各种参数组合条件下的排水性能作了定量的分析对比,结合以往室内砂槽试验成果,提供了合理的暗管结构设计依据。此外,应用保角变换法求得了仅有纵缝和全管壁进水的两种结构的二维渗流量解析式,并通过对试验资料的统计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法推导出三维渗流量的近似计算式。  相似文献   
6.
稻田土壤水分与浅层地下水埋深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取土烘干称重和负压计测读相结合的方法,测定无水层时轻壤土和高沙土区稻田根层土壤含水率的消退过程,并与相应的地下水埋深建立相关关系,其间大致呈幕函数的变化规律。运用该关系曲线,即可按土壤含水率占饱和含水量的百分比推算确定稻田灌水下限的地下水埋深指标。大面积推广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时,灌水下限指标就用地下水埋深表示,实际操作将比较简单,适应当前农村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以洛氏鱥(Rhynchocypris lagowskii Dybowski)[体质量为(8.06±0.95) g]为研究对象,以鱼粉和发酵豆粕为主要蛋白源,糊精与面粉为糖源,玉米油、鱼油为脂肪源,纤维素为填充物,配制成5种等氮(粗蛋白含量为380.0 g/kg)、等能(总能为15.2 MJ/kg)的半精制饲料,其中发酵豆粕替代鱼粉的比例分别为0,16.5%,33.0%,49.5%,66.0%。进行8周的饲养试验后,利用生化分析仪测定洛氏鱥血清主要生化指标,采用福林酚试剂法测定洛氏鱥肝胰脏及肠道的蛋白酶活力,采用试剂盒测定洛氏鱥血清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结果表明:发酵豆粕替代鱼粉比例为49.5%和66.0%时,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替代比例为66.0%时,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低于与对照组(P0.05);发酵豆粕替代鱼粉比例为49.5%和66.0%时,洛氏鱥中后肠蛋白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在洛氏鱥配合饲料中,发酵豆粕替代鱼粉比例49.5%时,对其血清生化指标、蛋白酶活力及蛋白质代谢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黄海南部和东海的日本鲐鱼和蓝圆鲹以浮游动物为主食,并兼食鯷鱼等小型鱼类。因此浮游动物的分布及其季节变化同鲐、鲹渔场的关系密切。本文报导了1972—1975年间,对黄海南部和东海浮游生物组成和数量分布的调查结果,并据此对鲐、鲹渔场的位置、渔期、渔获量以及洄游路线等进行了分析研究。不同季节,鲐鲹鱼类的产卵群、索饵群和越冬群形成的渔场位置及其变迁,都和浮动动物的分布、数量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延迟投饵对杂交鲟仔鱼生长、存活和体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杂交鲟(Huso huso ×Acipenser baeri )仔鱼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 8个处理组,每组100尾(各设2个平行组),分别在孵化后6 d(对照组)、8 d、10 d、12 d、14 d、16 d和18 d开始投喂冰冻卤虫和碎水蚯蚓(以质量比1:1混合),5 d后只投喂碎水蚯蚓。第8组为饥饿组,从不投饵。水温17 ℃,实验周期30 d。结果显示,仔鱼于孵出后8日龄进入混合营养期;10日龄左右是仔鱼开始加速生长的关键时期;12日龄仔鱼进入外源性营养期。随起始投饵时间的延迟,仔鱼的全长、湿重、干重和粗蛋白含量下降,鱼体水分含量则随之升高。但对照组、8日龄及10日龄起始投喂组之间的鱼体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并没有显著差异(P>0.05),14日龄及其以后各起始投喂组仔鱼的生长和鱼体生化成分则与上述各组存在显著差异(P相似文献   
10.
长江口刀鲚遗传多样性的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长江口刀鲚(Coilia ectenes)30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从4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7个对每个刀鲚的DNA进行扩增,结果表明,17个引物共检测到148条清晰且重复性好的条带,分子量在200~2000bp之间,其中多态位点为86个,占58.11%;群体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1905,Nei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280;个体间最大遗传距离为0.212,最小遗传距离为0.092。通过与其他鱼类的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结果比较可初步判断,刀鲚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