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4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5篇
  2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31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雌性生殖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易发生染色体分离错误而产生非整倍体卵母细胞,其受精后会产生非整倍体胚胎,导致出生缺陷或胚胎致死,是影响哺乳动物繁殖的重要因素。卵母细胞在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此时DNA双链断裂引发重组。重组时缺乏交叉、重组事件数量的减少及交叉靠近端粒或着丝粒导致染色体发生同向分离或不分离,从而产生非整倍体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期间,当染色体的端粒共向于同一极或没有完全附着在纺锤体微管上时,纺锤体组装检查点(spindle assembly checkpoint,SAC)被激活,E3泛素连接酶APC/Cyclome (APC/C)沉默,保护分离酶抑制蛋白(securin)和细胞周期蛋白B (cyclin B)不被降解,从而抑制分离酶和染色体的分离。直到所有染色体与纺锤体实现稳定的双极定向并正确排列到赤道板上,SAC关闭,染色体正确分离。卵母细胞中SAC蛋白缺失,导致SAC不能有效地监测端粒在纺锤体上的正确附着,发生染色体分离错误,从而产生非整倍体卵母细胞。因此,通过现代分子技术手段解析非整倍体卵母细胞所涉及的机制是保护哺乳动物生育的重要目标。作者主要介绍了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特点,详细阐述了卵母细胞非整倍体发生的染色体分离错误的分子机制,以期为开发卵母细胞非整倍体的治疗手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生鲜肉类食品供应链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界定生鲜肉类食品供应链碳排放的系统边界,并结合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生鲜肉类食品供应链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探讨肉类食品供应链的碳排放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1t生鲜肉在其生命周期内产生的碳排放为166.97kg,其中生产、运输、仓储和销售环节中碳排放分别占总供应链的28.68%、52.37%、8.90%和10.04%,运输环节对全供应链的碳排放贡献率最高。2)动态优化研究发现,运输环节改变长途运输方式、生产环节废弃物回收利用及优化生产设备效率、销售环节降低设备功率取得的碳排放优化效果最佳,在2018年供应链碳排放分别降低了41.10%、4.70%、1.61%和1.25%。3)目前优化运输能源结构、开发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已成为大势所趋,且模拟结果表明,运输中燃烧生物柴油可降低供应链碳排放的13.10%,减排效果较为显著。4)在生鲜肉预冷过程中降低制冷系统能耗、在冷藏及销售过程中提高设备空间利用率可分别使供应链年碳排放降低2 100、1 600t,虽实施效果较小,但该措施便于操作,是降低供应链碳排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大豆地方品种种质保持中适宜样本容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将大豆的绿种皮品种作为标记基因型与黄种皮品种合成具有不同频率的混合群体,以模仿大豆群体种质。通过田间试验和蒙特卡罗计算机模拟,研究标记基因型频率的抽样变异和群体种质保持的适宜样本容量。所用统计指标标为稀少基因型频率的标准差、95%置信下限及丢失频率,大豆播种样本容量264 ̄330粒,种植行长3.33m,4 ̄5行,相应田间株数150 ̄200,可以权衡既保持大豆群体种质又节省繁殖工作量。群体种质繁殖次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利用改装UASB( MUASB)装置在不同启动方式下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并对高浓度废水处理效果进行监测.通过比较研究发现,实验1中投加活性炭后采用分层曝气,实现了好氧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培养出的好氧颗粒污泥颗粒大,活性强,水质处理效果较好.实验1中成熟的好氧颗粒污泥粒径最大为1.5~2.5 mm,MLSS最高为15290 g/L.对COD负荷≥8000 mL/g的污水处理效率保持在90%以上,对NH4+ -N的处理效率稳定在70%左右.  相似文献   
5.
多品种(系)试验中简化广义格子设计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吴天侠  盖钧镒 《作物学报》1995,21(3):300-306
根据多品种(系)田间试验的特点,在Patterson等广义格子设计基础上提出简化广义格子设计(简称SGL设计)。SGL设计基于格子设计的正交性原理,对于可用区组容量整除的任何供试品种数、2-4次重复,均可构成不完全区组设计。且构成方法简便,设计效率因子高,具有可解析性,连通性,SGL设计的参数采用修饰极大似然法估计。  相似文献   
6.
猫下泌尿道综合征(FLUTD)是猫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因其发病率高、病因复杂、确诊困难、治疗后易复发等特点,逐渐成为猫科疾病的研究热点。FLUTD包括多种疾病类型,精准治疗、合理预防已成为科学防控该疾病的关键。本文从FLUTD的分类、流行病学及风险因子、发病机制、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对该综合征进行综述,以推动猫下泌尿道综合征的深入研究及临床诊疗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离鉴定武汉市患皮肤病犬猫细菌性病原,并探索其对传统抗菌药物与天然活性产物藤黄酸(GA)和6-溴靛玉红-3’-肟(BIO)的敏感性。【方法】 对患皮肤病犬猫采样并分离病原,通过生长特性观察、革兰氏染色镜检、PCR等方法鉴定并利用SPF小鼠验证致病性;通过药敏纸片验证其对传统药物的耐药性,并测定天然产物对其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值。【结果】 分离得到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伪中间型葡萄球菌、2株猫葡萄球菌、1株犬链球菌及1株奇异变形杆菌。SPF小鼠皮肤创伤感染验证分离菌株均有致病性。犬链球菌及奇异变形杆菌对各自受试药物均敏感;葡萄球菌对复方新诺明、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左氧氟沙星、苯唑西林、庆大霉素、克林霉素及氯霉素存在不同程度耐药。天然活性产物GA和BIO对上述9株菌均具有良好抑菌效果,且除分离菌株F5外GA对分离菌株的MIC值均小于BIO。【结论】 本研究共分离得到5种、9株犬猫皮肤细菌。犬链球菌、奇异变形杆菌对传统抗菌药物均敏感,部分葡萄球菌存在耐药。GA和BIO对犬猫皮肤病原菌均有明显抑菌活性,显示其可作为防控犬猫细菌性皮肤病的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8.
针对马铃薯收获机薯土分离输送装置存在薯土分离不充分、伤薯率高等问题,应用TRIZ理论对薯土分离输送装置进行创新设计;基于系统功能分析识别薯土分离输送装置的功能缺陷,应用物场模型、技术矛盾、物理矛盾等TRIZ工具求解创新方案,设计一种具有双抖动单元和降运抖动筛面的薯土分离输送装置。基于输送筛面上薯土秧混合物的力学分析,确定筛面倾角范围为β≤32°;结合理论分析和生产实际确定一阶升运筛面倾角为20°、二阶升运筛面倾角为16°、降运抖动筛面倾角10°、抖动单元振幅为21 mm、分离筛杆条间距为50 mm、各阶筛面输送有效长度分别为450 mm、600 mm、1 000 mm 和100 mm。通过升运分离筛和降运分离筛抖动筛面的运动学分析对比,验证创新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农机高端产品供应不足,主要依赖进口,跨国企业占领了国内主要的高端农机市场。”在5月17日举行的国际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学会第18届世界大会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告诉记者,这是我国农机产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花粉发芽实验NJ89-1雄性不育度高达99.25%以上且稳定,人工授粉试验NJ89-1的雌性育性正常,说明NU89-1是一个雄性不育雌性可育突变体。不育株自然粉后代中育性分离结果表明NJ89-1雄性不育性受单隐性核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