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Ⅱ-32B为母本,金23B为父本,选育出三系保持系旺农B,再用旺农B中10个稳定的优选单株与金23A杂交,回交育成不育系旺农A。该不育系不育性彻底,异交率高,抗性好,配合力强,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如何做好县级种子市场管理中备案登记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建立健全和推行种子备案登记制度种子管理部门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和推行种子备案登记制度,包括种子经营备案申请制度、种子经营备案登记制度、品种备案登记制度和种子留样备案制度。1.1建立健全种子经营备案申请制度种子经营备案属于种子行政许可范畴,该行政许可是由依法获得行政许可权的机关,准许单位或合法授权的事业单位、组织从事种子经营活动,根据公民、法人  相似文献   
3.
<正>双季稻区是我国最主要的水稻产区,种植面积占全国的45%,是我国南方的大粮仓。双季稻区温光水热资源充沛,蕴含着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单产的巨大潜力。通过机械化手段,农机与农艺相结合措施,实现双季稻两熟高产,进而可以提高我国双季稻区粮食总产量。然而,尽管双季稻区在早晚稻机耕、机收两个环节已经基本实现了机械化,长期以来种植机械化率仍在20%左右,远低于北方地区单季水稻、小麦、玉米平均80%以上的种植机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两系杂交稻培两优慈4的基本特征、特性及选育经过,介绍了培两优慈4在湖南、湖北各地历年试种示范的产量表现,总结了培两优慈4超高产种植的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金优555(原名神农稻105)是海南神农大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用不育系金23A与自选恢复系555配组育成的杂交早籼新组合,具有高产稳产、熟期适中、适应性广、耐寒耐热、后期灌浆成熟快等特点,2006年2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6.
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械育插秧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传统机插秧技术秧龄适应期短、栽插后秧苗植伤大等技术问题,突破双季稻区、稻麦轮作区和东北寒地稻区水稻发展的瓶颈,本项目开发了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该技术充分发挥了水稻钵体苗栽培高产优质的农艺技术优势和机插秧高效精准机械化作业优势,集成创新了水稻大钵体毯状苗育秧盘、精准对位播种、秧期综合管理和高速机械栽插等关键技术。水稻大钵体毯状苗育秧盘突出了水稻钵苗的技术特点,创新了育秧盘结构,在低播量条件下所育秧苗上毯下钵,素质高,有效延长了秧苗适宜机插时间,减少了栽插时秧苗的根系损伤,栽插后几乎无缓苗期;2ZBL-400型水稻育秧生产线解决了低播量和精准对位育秧播种的难题;应用秧期综合管理技术培育合格秧苗是实现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插秧的关键,育秧方式采用旱育秧技术模式;水稻大钵体毯状苗在机插时要求插秧机进行按钵取苗,对现有插秧机的横向和纵向送秧机构进行简单的改进设计就可以满足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插秧的技术要求。该技术已经在全国水稻主产区进行了广泛试验和示范推广,具有缓解茬口紧张、降低生产风险、促进农药减施、增产效果明显等优点。该技术有效缓解了双季稻区、稻麦轮作区和东北寒地稻区机插秧造成的水稻生育期不足难题,为水稻机械化作业开拓了一条新的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7.
根据调查,江西省水稻种植方式主要有人工与机械化。机械化包括:机插、机播和机浅栽(含机械化水稻抛秧、摆秧和播秧);人工包括:手工撒播、手插和手抛秧。江西省樟树市目前以手工撒播、手抛秧和手插的人工方式为主,机插占少部分,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机插面积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8.
正1现状1.1委托方存在的问题一是超主体资质权限委托。没有种子经营许可证的经营者开展委托,或者不具备某种农作物种子经营资质的种子企业进行超作物种类委托。二是超有效区域委托代销,部分种子企业在许可证有效区域以外委托,人为扩大代销范围,不利于属地管理。三是委托代销手续不规范,无种子委托销售协议,委托销售协议书管理混乱。个别种子企业由于盲目扩  相似文献   
9.
樟树市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现状我市是全国商品粮基地,粮食作物产量在全省排名前列,杂交水稻又是优势粮食作物,对粮食增产起着支撑作用。当地气候、农田、水利、交通等条件良好,促进了我市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的发展,已成为我省制种大县。当前,我市应当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抓住国家支持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机遇,加强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提升种子生产能力,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我市杂交水稻制种基地自1983年正式开始建立,伴  相似文献   
10.
黔单12号是以106为母本与138配组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多抗杂交玉米新品种.2002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2001年贵州省区试平均产量604.2 kg/667m2,比对照增产23.7%;2002年全国21省(区)、市25个点的国家预备试验中,平均产量615.1 kg/667m2,比对照平均增产3.4%;全生育期在贵州平均为126 d,西北地区平均为134 d,东北和华北地区平均为130 d,黄淮海地区平均为101 d.抗大、小斑病和茎腐病,中抗矮花叶病,高抗纹枯病和玉米螟,感丝黑穗病.抗倒伏、抗旱或耐旱性强.适宜在北纬35°以下地区推广种植,西南玉米区特别是云贵高原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