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近年来,在调查瓢虫的过程中,发现麦后大量七星瓢虫去向不明。给测报和利用带来了不少困难。为了摸清其去向,我们于1978—1979年对七星瓢虫在泰山的垂直分布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如下。两年来,在泰山区域共调查了不同高度的山头28个、山洞45个、杂草2772平米、各种树木395株、农作物41块。6—9月份,泰山上蚜虫少,开花杂草多。麦后部分七星瓢虫逐渐向泰山上转移。1979年7月4日在杂草上调查,在海拔300米以下,平均每平方米有七星瓢虫0.5头;300—600米平均0.7头;600—1500米平均3头。7—8月七星瓢虫在海拔300米以上的杂草及柞树叶背面越夏。1978年7月底8月初在杂草上调查,海拔300米以下为零,300以上平均每平方米0.6—4.6头。蚜虫较多的中天门一般每平方米  相似文献   
2.
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innaeus是鲁西北地区小麦、棉花、花生蚜虫的主要天敌。1974年以来,我区大面积利用其防治棉蚜,取得显著成效。但其发生规律尚不够清楚,因而影响了进一步的利用。我们于1978~1980年对七星瓢虫在鲁西北地区的发生规律进行了初步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平原漏斗区明沟-暗管-竖井含水层补给效果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含水层补给管理技术虽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存在入渗效率低和堵塞问题。结合当地实际明沟-地下滤水管-竖井补源工程形式,采用室内模拟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定水位供水条件、暗管材质及暗管外包材料和前置过滤装置对该补源形式的下渗量和浊度的影响程度,从而选出最佳补源系统布置形式。结果表明,下渗量与进水口供水水位和暗管管材及其外包材料密切相关,且盲管包裹土工布的渗漏效果最好;后方出水槽和下方出水口的浊度分别受前置过滤装置设计方案和暗管外包材料的影响,且当前置过滤装置采用土工布外埋粗砂形式及暗管采用2层60目过滤网包裹时对源水泥沙的去除效果最好。此外,当进水槽和出水槽存在水位差时,可将沉积在暗管中的泥沙冲刷到后方出水槽中,起到有效减缓堵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