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3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3篇
  2篇
综合类   56篇
园艺   7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陕西大荔圆枣、狗头枣为试材,对呼吸、乙烯代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果实的成熟,果内乙烯浓度和呼吸强度均有一小峰出现,说明枣可能属跃变型果实.枣果实乙烯的产生有蛋氨酸途径参与.  相似文献   
2.
杏种子与种胚的超低温保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云  李嘉瑞 《种子》1995,(6):14-16
含水量为6.9%带有内果皮的种子,以-5Cmin^-1速率降至-80℃,放入LN2,在室温缓慢解冻,成活率可达91.5%。去掉内果皮含水量为7.1%的种仁,以上述方式保存,成活率也可达到88.2%。含水量是超低温保存杏种子最重要的因素。研究表明:冰冻保护剂DNSO对杏种子的超低温保存影响不大。含水量为4.8% ̄8.1%去掉子叶的种胚超低温保存后TTC染色成活率为82.8%,并能在MS培养基上发育为  相似文献   
3.
南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医疗保健作用显,以南瓜为主要原料的加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倍受欢迎,陕西虽是我国南瓜生产的优生区之一,品种资源也丰富,但产业开发滞后,因此,引导和培育南瓜产业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笔者曾多次到我国大棚果树生产的发起地——山东半岛地区参观考察。由于起步早,这些地区在樱桃、葡萄、桃、杏、李、草莓等大棚果品生产中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收益。虽然陕西大棚果树的发展也很快,而且部分种植专业户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也有不少种大棚果的果农并没有达  相似文献   
5.
杏(Prunus armeniaca L.)的茎尖培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9个杏品种的茎尖培养结果表明,初代培养基因MS+0.2mg/lKT+0.25mg/l2,4,-D+0.25mg/lNAA+3%蔗糖,增殖培养基为MS+1.5mg/lBA+0.1mg/lIAA+2.5%山梨醇,加长生长培养基为MS(1/2N)+2.2mg/lZT+3%蔗糖,诱导生根培养基为1/2MS+0.5mg/lIBA+2%蔗糖,在相同培养条件下,不同品种的茎尖增重速率不同,从大到小依次为Tyrn  相似文献   
6.
杏新品种‘凌浓2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凌浓2号’杏是以‘玛瑙’为母本、‘兰州大接杏’为父本育成的优良杏新品种。该品种树势中庸,坐果率高,早果,丰产性好,抗逆性强,果实酸甜可口,含可溶性固形物15.88%,可滴定酸1.54%,在陕西关中地区6月中旬成熟。  相似文献   
7.
以秦美猕猴桃4a生树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时期生成的^14C-同化物的贮藏动态及再利用规律。结果表明,新梢迅速生长期期和缓长期生成的^14C-同化物主要在地上部,新梢第2次生长高峰期和采果后生成的^14C-同化物主要 根部贮藏。  相似文献   
8.
苹果品质与生态因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阐述了苹果区划的生态因子指标体系和区划方法,生态因子(温度、光照、水分、土壤和地形)对苹果品质的影响,生态因子与苹果品质关系的多元统计分析及各生态因子的最佳取值。  相似文献   
9.
干旱对果树光合的影响及水分胁迫信息传递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光合是产量形成的基础。现有研究表明,干旱对光合作用具有十分明显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包括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与草植物相比,果树根系具有广深的扩展和较小的密度,吸水阻力较大,气孔导度对叶水势相当敏感。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