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8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犊牛球虫病是一种慢性或者急性肠道原虫病,主要特征是出血性肠炎,可由于感染多种球虫导致.任何品种的牛都可感染,其中犊牛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该病通常在潮湿温暖的季节发生,特别是在低洼潮湿牧场放牧的牛最容易出现发病.病牛主要症状是体型消瘦、高度贫血、粪便有恶臭味、血便.如果发病后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可能会继发感染其他疾病,...  相似文献   
2.
1994年春,湖北省襄阳县龙王镇白集村,户户在自家庭院后开挖了精养塘,实现了该村制定的“门前果木树,屋后精养塘,左右猪鸡圈”的庭院养殖规划。1994年仅庭院经济户平收入5000多元,使人平纯收入达到1904元,成为全县第一批进入小康的村庄之一。  相似文献   
3.
夏季,高温天气对于肉鸡的饲养是一个十分不利的因素.肉鸡生长的适宜温度一般为18℃~21℃.当气温超过25℃,肉鸡的食欲即开始下降;气温升至32℃时,肉鸡有发生中暑与死亡的危险.因此,在夏季必须有计划地采取以防暑降温、提高采食量为主的综合措施,以达到使肉鸡快速增重的目的.其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4.
奶牛急性子宫内膜炎,是奶牛生殖疾病的常见病,多集中产后10d左右,发病率高达20%~40%,占不孕症的70%左右.奶牛患子宫内膜炎使受精卵不能着床或胚胎早期死亡,延长了产犊间隔,严重地影响了奶牛的繁殖力和生产性能,降低了奶牛养殖业的经济效益,阻碍了奶牛业的健康发展.笔者在临床中,采取奶牛子宫冲洗、灌注药物和全身疗法等综合措施,治愈奶牛急性子宫内膜炎1例,并正常发情、配种和受孕,现介绍加下:  相似文献   
5.
马鹿是季节性多次发情动物,每年从 9 月中旬进入发情期,10 月 1 ̄20 日进入高峰期,至 11 月上旬结束,仅经历 2 ̄4 个发情周期。根据这一特性,应加强母鹿配种期的饲养管理,使其迅速恢复体质,保证正常发情、配种和受胎。1 强制断乳 不管母鹿何时产仔,到 8 月 20 日采取一次性强制断乳的方法,使母仔分开,进入配种期饲养管理。2 合理组群 凡是具有繁殖能力的成年母鹿及 14 ̄16月龄时体重达到成年体重 70% 以上的育成母鹿,均可参加配种。但应根据母鹿的年龄、产次、产仔时间、膘情好坏进行合理分群,以每群 20 ̄30 头为宜。3 全价饲养 从 8 月 20 …  相似文献   
6.
破伤风是危及马骡等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近年来应用破伤风血清等药物治疗,已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特别是对于经过较慢,兴奋性较低的患畜治疗效果更好。但是对于恢复期的患畜往往因为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不易缓解而长时间不能痊愈;同时有些牙关紧闭的沉郁型患畜,因开口缓慢不能尽早采食而延长了病程。为了促进恢复期患畜  相似文献   
7.
产蛋鸡最理想的环境温度是15℃~25℃,在此温度范围内生产性能最佳。环境温度超过30℃时,致使蛋鸡产生一系列热应激反应,如采食量、产蛋量下降,蛋壳品质降低,甚至引起鸡只死亡。为维持蛋鸡夏季高产稳产,提高饲养效益必须加强饲养管理,采取有效的综合技术措施。1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生存环境1.1加强通风换气良好的通风换气,可加大鸡体散热程度,有条件的鸡场要安装排风设备或一般鼓风机,以轴流式风机纵向通风最佳。实践证明,良好的通风可降低舍温3℃~8℃。  相似文献   
8.
断奶仔猪是指生后4~5周龄到10周龄阶段的仔猪.此阶段的中心任务是保持仔猪的生长,减少和消除疾病的侵入,提高断奶仔猪的成活率,获得最好的日增重,为肥育猪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10.
牛流行热是牛在夏秋高温季节极易流行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壮年的黄牛和乳牛,黄牛易感性较强,哺乳母牛症状较严重,犊牛发病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