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9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0~2003年,我们在山东省汶上县白石乡于堂村建立早实核桃密植园.栽植的品种有辽核1号、辽核3号、辽核4号、鲁光、香玲、元丰、丰辉等.密植园面积66.7 hm2,行株距4 m×4 m.2000年春定植,2002年开始结果,每667 m2产量86 kg,产值1 376元;2003年每667 m2产量126 kg,产值2 016元.为我县大面积核桃园早期丰产提供了成功的经验,现将试验结果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显微技术研究了盐度骤降(20盐度组投入5盐度组)、盐度骤升(20盐度组投入35盐度组)胁迫下,金钱鱼(Scatophagus argus)幼鱼鳃线粒体丰富细胞(Mitochondria-rich cells,MRCs)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低盐胁迫3 h MRCs长径[(9.517±1.390)μm]和短径...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StSNF1在玉米大斑病菌基因组中的位置,解析该基因编码蛋白的结构特征,探究该基因在侵染寄主的不同时期、分生孢子萌发侵染过程中以及不同碳源培养下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该基因ID号为008026214,全长3 046 bp,位于scaffold_17负链的97 793-100 838位置。StSNF1与玉米圆斑病菌SNF1同源关系较近,由877个氨基酸残基编码而成。StSNF1蛋白具有氮端的蛋白激酶结构域、氮端的碳代谢产物去阻遏蛋白激酶结构域和碳端的激酶相关结构域。在蛋白激酶结构域内,具有ATP结合位点和丝氨酸/苏氨酸活性位点。Real-time PCR结果表明,StSNF1在侵染后期高表达,72 h表达量最高;StSNF1在分生孢子萌发24 h时(即侵入丝形成时期)表达量最高;StSNF1在蔗糖为单一碳源的培养基中表达量最高,果胶培养基次之。综上所述,StSNF1与侵染寄主和碳源利用密切相关,在侵染后期发挥作用,利用寄主细胞内的非发酵型碳源进行次级侵染。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近年来出现的植物病原细菌免疫和分子检测技术,简要介绍并比较了它们的原理、特点及其应用。免疫和分子检测技术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简便、快速等优点,在植物病原细菌的检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利用特异性引物对2017年采自7个省(自治区)的84份玉米瘤黑粉病菌进行交配型a位点鉴别,采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供试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分析我国北方玉米主要产区玉蜀黍黑粉菌交配型a位点基因型种类及其遗传多样性水平。结果表明,玉蜀黍黑粉菌交配型a位点基因型主要有mfa1mfa2mfa1+mfa2三个种类,84株菌株中,mfa1基因型和mfa1+mfa2基因型均有31株,占鉴定株数的36.9%;22株为mfa2位点,占鉴定株数的26.2%。通过筛选出的8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61条清晰条带,特异性条带55条,多态性位点所占比例为90.2%。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菌株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59~0.92,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5时供试菌株被分为6个类群,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ISSR揭示的玉蜀黍黑粉菌遗传多样性、交配型a位点基因型以及地理来源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菌株的遗传类群和交配型a位点基因型之间无密切关系,并且两者与菌株地理来源也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镇的不断发展,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需要加强管理,从而才能保证城镇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也有利于国家土地资源管理水平提高。本文基于有效工作实际,对具体的管理措施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够进一步保证城镇土地资源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7.
不同碳源对生防木霉菌T23、T56生长和生防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基础培养基添加不同碳源培养木霉菌T23、T56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碳源对木霉菌生长、产孢量和生防活性的影响,以期获得木霉菌理想的碳源。同时,评价生物炭作为碳源或基质的效果。结果表明,葡萄糖、淀粉、乳糖、生物炭单独为碳源时,木霉菌生长和产孢以葡萄糖为较优;与生物炭复配后,以生物炭和葡萄糖的复配为最佳,T23与T56的菌丝干重分别为1.24、1.41 g,孢子产量分别高达177.5×107个/m L、172.5×107个/m L,第3天的生长直径分别为75.30、79.20 mm。T23与T56对镰孢菌的抑制作用以生物炭和葡萄糖复配的培养基最好,抑制率分别为83.42%、72.00%。  相似文献   
8.
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研制了黄瓜细菌性白枯病病菌[Pseudomonas viridiflava (Burkholder 1930) Dowson1939]检测试纸条.采用柠檬酸三钠法还原氯金酸制备胶体金,标记黄瓜细菌性白枯病病菌多克隆抗体,将金标抗体喷涂在结合垫上,将黄瓜细菌性白枯病病菌抗体和羊抗兔二抗包被在硝酸纤维素膜上作检测线和质控线,组装制成黄瓜细菌性白枯病病菌检测试纸条.用试纸条检测黄瓜细菌性白枯病病菌的结果表明,制备的试纸条特异性好,与其他常见植物病原细菌等无交叉反应,对黄瓜叶片中黄瓜细菌性白枯病病菌的最低检测限为106 cfu/mL,能在5~15 min内快速检测出黄瓜细菌性白枯病病菌,适合田间现场快速检测黄瓜细菌性白枯病病菌.  相似文献   
9.
针对伊春国有林区苗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苗木质量水平不高,苗圃意识淡薄,管理水平滑坡,经营管理粗放,专业队伍接续不上等问题,分析原因提出相应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葡聚六糖诱导黄瓜后对钙信使的影响,以黄瓜叶片为试材,测定葡聚六糖诱导后黄瓜细胞内Ca2+含量及Ca2+-ATPase活性变化,同时用免疫胶体金电镜技术观察了对钙调素(Calmodulim,CaM)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聚六糖诱导后黄瓜可溶性钙含量在12 h即达到高峰值,全钙含量在24 h达到高峰值,144 h不溶性钙达到峰值,Ca2+-ATPase活性在48 h达到最高峰。电镜下观察到在黄瓜的细胞核、叶绿体、液泡、细胞间隙、线粒体、细胞壁都有CaM分布,以叶绿体和细胞壁较多,清水对照在叶绿体和细胞壁有较少分布。葡聚六糖激活钙信使系统,可能参与光合作用,从而提高植物抗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