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1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8篇
  1篇
综合类   74篇
农作物   20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粮食物流体系完善的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我国粮食物流的含义及发展趋势入手,对我国粮食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从强化政府对粮食物流的宏观调控职能、培养和引进粮食物流人才等方面对我国粮食物流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白石水库是大凌河干流上的控制性骨干工程,水库控制流域面积为17 649 km2,占大凌河流域面积的76%。水库建成运行10 a来,泥沙淤积及水体污染一直是水库急需解决的问题。水库监测结果表明:至2004年库区淤积量已达3 293.4万m3,严重影响水库的兴利效益。水质丰、平水期好于枯水期;入口水质低于库中、坝前。造成白石水库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为水库上游农作物施用化肥农药等随径流进入大凌河流域所致及来自于水库上游的工业及生活污染水排放。应对措施:加强点源污染治理力度,使流域内城市污水要全部进行处理,达标排放。全面开展面源污染治理,努力做好农业水土保持工程,造林种草。恢复河滩地生态,建立人工湿地,推广人工水生态体系,维持生态平衡系统。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牛SLC27A1基因进行SNPs筛选并与中国荷斯坦奶牛的产奶性状进行关联分析,以期发现对中国荷斯坦奶牛产奶性状有显著影响的SNP位点。[方法]根据性能测定记录选取48头中国荷斯坦奶牛,提取血样DNA,组成2个DNA池,用于SNPs筛选,采用PCR-SSCP和克隆测序方法对DNA池进行SLC27A1基因SNPs筛选。针对发现的SNP位点,采用PCR-RFLP方法对另外231头中国荷斯坦奶牛进行群体基因型检测,采用SAS(8.02)GLM过程对各基因型与产奶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在exon3发现T112C位点,在3‘UTR发现G64A位点,T112C为同义突变;经PCR-RFLP检测,发现在T112C位点存在TT、TC、CC3种基因型,G64A位点存在GG、GA、AA3种基因型。2个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T112C位点的CC型个体的产奶量极显著高于TC型个体(P〈0.01),3种基因型对乳蛋白率和乳脂率影响均不显著(P〉0.05),乳蛋白率呈现CC〉TC〉TT的趋势,乳脂率呈现TT〉TC〉CC的趋势;G64A位点3种基因型对产奶量、乳蛋白率、乳脂率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但产奶量呈现GA〉GG〉AA的趋势,乳蛋白率和乳脂率呈现AA〉GG〉GA的趋势。[结论]该基因T112C位点与产奶量性状有一定的关联性,通过提高CC基因型频率有望提高中国荷斯坦奶牛的产奶量,SLC27A1基因可作为调控中国荷斯坦奶牛产奶量的候选基因,同时为该基因的标记辅助育种和进一步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脾虚湿蕴型荨麻疹行自血疗法与梅花针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脾虚湿蕴型荨麻疹患者2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66例予以自血疗法治疗者为A组,66例予以梅花针治疗者为B组,68例予以梅花针联合自血疗法治疗者为C组,对比分析3组治疗前后荨麻疹活动评分、免疫功能与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后,C组荨麻疹活动度评分较A组、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辅助性T细胞(CD4+)、细胞毒性T细胞(CD8+)及CD4+/CD8+值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复发率较A组、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脾虚湿蕴型荨麻疹行自血疗法与梅花针联合治疗可有效降低荨麻疹活动度评分,改善免疫功能,并且减少复发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用231份云南籼稻核心种质作供体亲本、滇屯502作轮回亲本配制回交后代BC3F2群体,设低磷(有效磷6.26mg/kg)胁迫和正常磷(有效磷40mg/kg)胁迫2种处理进行耐低磷鉴定,用模糊隶属函数值法分级并比较BC3F2和其籼稻亲本耐低磷差异.结果表明:①以模糊隶属函数值为指标进行耐低磷特性分级,籼稻素本和回交后代BC3F2之间及稻作区间均存在差异.②籼稻亲本和BC3F2回交后代的模糊隶属函数值方差分析有3个稻区差异不显著.说明BC3F2较好的保持了亲本的耐低磷特性.③BC3F2回交后代耐低磷特性发生了部分变异,耐低磷能力有趋于轮回亲本滇屯502的趋势.④筛选出10份超强耐低磷BC3F2组合和4份弱耐低磷9级敏感组合,可作为基因定位研究和磷高效新品种选育的重要亲本材科.⑤模糊隶属函数法进行耐低磷综合评价可对每个品种或回交后代群体做出精细分级,直观反映各个稻区耐低磷力大小,大大提高了表型鉴定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培养基种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光照条件对平贝母愈伤组织增殖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S和B5培养基中,愈伤组织鲜重达最高值,但干重和鳞茎数在№培养基显著好于B5培养基,White,LS和N6培养基不适合于平贝母愈伤组织的培养.通过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发现在MS培养基中附加NAA 4.0 mg/L、NAA 2.0 mg/L BA 0.5 mg/L和2,4-D 2.0 mg/L BA 0.5 mg,/L的3个处理对愈伤组织生长效果较好.光照对愈伤组织增殖和生长有影响,在光暗交替培养条件下,愈伤组织增殖快,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7.
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宅基地利用与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基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探讨我国农村宅基地利用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全面揭示新农村建设对宅基地利用与管理的要求,继而详细阐述了我国宅基地利用与管理的现状,并深入剖析了当前我国宅基地利用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文章最后,以可操作性为原则,以新农村建设理论为指导,提出合理利用与科学管理宅基地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金银花、连翘及金银花-连翘药对(金银花-连翘1∶1)对北疆地区携带fneB毒力基因的马链球菌马亚种(Streptococcus equi subsp. equi, SEE)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的影响。【方法】 首先对1 g/mL的金银花、连翘及金银花-连翘药对(金银花-连翘1∶1)水提物进行中药配比浓度梯度试验, 然后与携带fneB毒力基因的L1菌株、lytA+fneB+ply毒力基因的D1菌株和qnrA+blaTEM+fneB基因的Y1菌株3种SEE菌株共培养, 检测中药对SEE菌株耐药基因blaTEMqnrA及毒力基因plyfneB的影响; 将192只SPF级昆明小鼠均分为16组: 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金银花组、连翘组、金银花-连翘1∶1组、阴性对照组(Y1、L1和D1菌株组)及3种菌株分别与金银花、连翘和金银花-连翘1∶1共培养组, 各组药物或菌液经腹腔注射0.5 mL进行小鼠体内抑菌试验, 检测药物对小鼠的致病性和fneB毒力基因的影响。【结果】 中药最适配比浓度为中药水提物∶THB培养基∶待测菌液(D600 nm值均为0.6)为1 000 μL∶500 μL∶20 μL; 与中药水提取物共培养的3株SEE菌株均未检出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 且菌株形态结构均未发生改变。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 阴性对照组的小鼠成活率分别为16.7%、8.3%和0;而L1+连翘、L1+金银花共培养组小鼠存活率分别为83.3%、75.0%, 金银花-连翘1∶1药对与3株SEE菌株共培养组小鼠成活率分别为41.7%、16.7%、50.0%;小鼠病理解剖结果显示, 除接种SEE菌株的小鼠肝脏肿大淤血、边缘钝圆外, 其余各组肝脏均正常。小鼠体内fneB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 Y1+金银花、Y1+连翘、Y1+金银花-连翘1∶1、L1+金银花、L1+金银花-连翘1∶1、D1+金银花、D1+连翘、D1+金银花-连翘组均携带fneB毒力基因, L1+连翘组未检出fneB毒力基因, 表明小鼠体内SEE菌株有重新获得fneB毒力基因的能力, 出现菌种反毒复壮, 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结论】 金银花、连翘及金银花-连翘药对能够减弱SEE菌株的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 从而对马腺疫疾病的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为减抗、替抗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PDA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若干方面介绍了PDA在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中的应用范围及使用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石榴毡蚧在石榴林间的空间分布格局,为摸清石榴毡蚧的危害情况及变化趋势提供参考,并为石榴毡蚧的预测预报及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聚集度指标、线性回归模型,对石榴毡蚧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并利用Blackith种群聚集均数(λ)分析其聚集原因,建立最适理论抽样数模型与最佳序贯抽样模型。【结果】石榴毡蚧种群空间分布为聚集型负二项分布,且分布具有密度依赖性。石榴毡蚧种群在任意密度下都是聚集的,其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升高而增加。通过λ-m相关分析,得出回归方程λ=0.509 7m-0.342 8,R~2=0.723 7。当λ2时,种群聚集可能是由于某些环境因素作用所引起;当λ≥2时,种群聚集是环境因素和昆虫习性的共同作用;当λ=2时,m=4.596 4。实际λ值均远大于2,每叶石榴毡蚧虫口数量均大于4.596 4头。建立的最适理论抽样数=模型为n(1/D)2 (15.886 0/m+0.382 6),依据该模型能确定不同虫口密度、不同误差条件下的最适理论抽样数。最佳序贯抽样模型为T 0′(n),T 0′(n)=5n±9.433 7n,依据该模型可计算出不同累计虫口数相应抽样数的上、下限值。【结论】石榴毡蚧种群空间分布为聚集型负二项分布,这是石榴毡蚧种群对生态环境适应的结果。聚集分布是其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综合影响的结果。根据所建立的抽样模型能准确计算出最适理论抽样数和虫口的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