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成都市沙河,古称升仙水,始于南宋时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沙河北起成都市北郊洞子口,沿金牛、成华、锦江三城区逶迤而下,在市区东南河心村归流府河,全长22.22km。过去的沙河,沿岸成块绿地稀少,仅占调查面积的2.75%。特别是沙河驷马桥一沙发桥段,全长7.0km,几乎没有成块的绿  相似文献   
2.
为了筛选出适宜临夏旱作地区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临夏州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于2022年引进宁薯19号、陇薯14号、中薯28号、定薯4号、青薯9号、云薯108等21个马铃薯新品种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临薯18号、陇薯12号、中薯24号、定薯4号、中薯28号、陇薯7号、陇薯14号、陇薯10号这8个品种亩产量均在2 500 kg以上,其中临薯18号、陇薯12号、陇薯7号、陇薯14号、陇薯10号5个品种在临夏地区已有种植,可继续推广种植;中薯24号、定薯4号、中薯28号3个品种为新引进品种,可以进入下一年的筛选试验;宁薯19号、陇薯16号、中薯19号、天薯11号、天薯13号、定薯3号、陇薯15号、云薯108、青薯9号、陇薯17号、冀张薯12号、中薯5号、希森6号13个品种表现一般,可进入下一年筛选试验继续观察。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为了进一步探索不同栽培密度对川源灌区马铃薯产量及质量的影响,对临夏州主栽品种之一临薯18号进行了不同栽培密度的研究,寻找最适宜栽培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栽培密度对临薯18号生育期没有影响,当栽培密度在3500-4000株/亩的条件下时,有较高的商品薯率,产量也相对较高,经济性状也较佳。建议本地区适宜种植密度范围控制在3500-4000株/亩。  相似文献   
4.
叶浪  夏正林 《中国城市林业》2006,4(5):64-64,F0003
成都市现有古树名木9497株,其中主城区1593株.大多分布在公园、大专院校、医院、街道、居民院落、田边路旁、驻蓉单位和驻蓉部队。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生产越来越成熟,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马铃薯由于其自身的优点,深受北方农民们的喜爱,马铃薯属喜低温的作物,甘肃省土质疏松,昼夜温差较大,非常适宜种植马铃薯。也正是由于其特殊性,甘肃省在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的短板。基于此,课题组主要介绍了甘肃省马铃薯机械化发展现状,从技术、人才、资金、区域特点等多个方面,分析了甘肃省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的短板,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旨在通过对多重资源的整合,提出马铃薯机械化发展的相关建议,为甘肃省马铃薯的高产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针对成都市林业产业发展现状,从完善林业产业保障措施、加强科技支持力度、科学决策树种配置、以现代理念拓展林业产业发展模式、加强林产业品牌建设、加强林业人才工作等方面提出了成都市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为了筛选出临夏州旱作地区适用于马铃薯的微生物菌肥,临夏回族州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于2022年引进5种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菌肥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微生物菌肥的栽培模式下马铃薯田间长势良好、产量高、商品薯率高,薯块发生疮痂病和黑痣病减少,有增产增收效果。配方施肥+“旺农宝”微生物菌剂的模式下马铃薯产量最高,增产增收效果最好,增产7 497 kg/hm2、增收3 225元/hm2;其次是配方施肥+“强兴生物”复合芽孢杆菌模式,增产7 005 kg/hm2、增收2 082元/hm2;其他3种微生物菌肥+配方施肥的模式对马铃薯田间长势、产量、商品薯率、薯块抗病性均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4月15~18日,中国林业科学院首席科学家、中国城市森林研究权威彭镇华教授率国家林业局专家组一行,应邀来蓉进行为时4天的考察。成都市副市长冷甘等领导亲切会见。    相似文献   
9.
夏正林  王东 《中国城市林业》2006,4(4):F0003-F0003
据史载,每年二月二日和四月十九日为成都“踏青节”,号称“小游江”和“大游江”,“小游江”由成都最高行政长官率官吏幕僚眷属,分乘彩船数十艘,以乐队船为前导,浩浩荡荡,顺江而下,“大游江”系“浣花夫人”生日,场面蔚蔚壮观,如今成都市民踏青好去处颇多,仅介绍几年,不妨前往。  相似文献   
10.
为了选育出高产优质、适宜加工的马铃薯新品种,对9个马铃薯新品种(系)进行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农艺经济性状等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新品种(系)201727-4、201619-10田间长势好、商品薯率高、产量高、抗逆性强,适宜在临夏州种植,建议参加明年全省区域试验,同时进行多点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