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离心式泥浆泵水力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哲琛  吴晓蓉 《排灌机械》1996,14(1):14-15,21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水利工程全方施工的立式泥浆泵,并根据该泵的特点,对其水力设计方法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单丛茶主要品质成分含量结合感官审评,探究有机单丛茶与常规单丛茶品质的差异化,寻找有机单丛茶的价值点.[方法]以潮州市潮安区凤凰镇的凤凰单丛为研究对象,测定有机单丛茶与常规单丛茶中水浸出物,茶多酚、儿茶素及其主要组分、咖啡碱和游离氨基酸等含量,同时进行感官审评.[结果]有机单丛茶的水浸出物含量、咖啡碱含量、游离...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野化茶为研究对象,借鉴心理物理学派的SBE法对茶叶质量的外形、香气、滋味、汤色、叶底5项因子进行市场评价研究,构建野化茶产品评价体系,依据评分优势配置模式,为野化茶市场评价及营销策略提供参考.通过研究,得出野化茶外形因子是影响最大的质量因子;市场认可度高及SBE法能有效减少个体之间的差异影响等结论.  相似文献   
5.
茶艺作品"天池花魂"是将凤凰天池、乌岽山古树单丛山韵花香与潮州市花白兰花紧密联系,茶席主题为"天池秀白兰"。借池叹人,咏花传神。表达的内涵在传统的元素中加入了天池,融入花魂之茶文化以及潮汕人文精神,较好地体现了创作思想与内涵。背景音乐的选配、解说词的编创、背景图画的点缀等方面的创作和表演形式与手法诠释的动作,均为潮汕茶文化的创新与提升,更注入了新的表达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6.
广东单丛红茶在2009年制作取得成功,它继承了单丛茶的花果香味,又有红茶特点,蕴含着特殊的香韵,惹人喜爱.本文分析了国内红茶市场复兴与创新的情况,从单丛红茶规模开发、加快产业化进程、市场需求的角度,提出扩大单丛红茶的生产规模、配套相应的加工机械设备、提高加工质量水平、促进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等方面,谈一些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谈几例茶艺表演主题创意文化内涵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艺是茶事与茶文化两者完美结合的表演艺术,可谓是一门新的技艺、新的学科,也是一门综合艺术,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经对几例案例茶艺表演的主题创意、文化内涵、解说词创作等的分析,感受到主题则是编创茶艺的灵魂。笔者从提炼茶艺主题、编创表演、茶艺文化内涵与意景特色、解说词的创作内涵要有气韵与雅致等方面谈了几点思考,以利于编创茶艺主题意景与解说词之美妙的艺术性融洽及开拓创作思维。  相似文献   
8.
小型水下清淤机船的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型水下清淤机,是农村中、小型河道改良水质,改善水环境,增强蓄水和排涝能力,减少旱涝灾害的重要工具之一。介绍了QYC—80型小型水下清淤机的设计及技术要点,该机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从神农尝百草而发现了茶到现在,中国人对茶的认知已经延绵了6千年左右。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茶文化热渐渐兴起,随之复兴的还有茶艺。“茶艺”是个新名词,古书中有“艺茶”一词的记载,意思却为种茶、做茶之技术。现在的“茶艺”,源于中国“古茶道”,在唐代兴起后,于宋、元、明、清各朝,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茶艺,就是研究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术和如何品好一杯茶的艺术,即是关于泡好一壶茶与品好一杯茶的技能和艺术。∞,茶艺表演,是可以在舞台或特定场合表演的茶叶冲泡技艺和品饮艺术,既是技术的成果又是艺术的作品,以一定的规范和程序进行不同茶类的冲泡和品饮,并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在茶艺表演的作品编创中,要综合考虑茶艺的技术含量和艺术美感,即冲泡技艺的技术要求和表演过程的美学意境。因此,编创一个好的茶艺表演作品,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去考虑是否紧扣主题和具有审美价值:物质要素(茶的品质特点、水的品质要求、茶具的配套与选择)、意境与主题要素(环境要求、茶席布置、背景音乐)、茶艺程式要素、茶艺师素质要素、茶文化内涵要素。2010年第四届“广东省茶艺师职业技能大赛”之个人赛冠军作品为《玉茶言德》,现以该作品的编创构思与实践体会实例,谈谈茶艺作品编创表演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问题,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0.
以校外教学点及产业学院的德育模式为试点研究,针对高职扩招带来的多生源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基于人才技能培养过程,通过深度融合“立-知-行-固”人才培养模式,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知识+技能”通过重新构建课程体系,教材改革,让学生在实践和社会服务中不断践行,推动德育教学改革,最后通过反复的技能训练和德育熏陶,固定成高职院校学生的最终技能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