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9篇
林业   2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75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6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当前大面积种植橡胶树带来诸多生态环境问题的情况下,提出构建“环境友好型生态橡胶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环境友好型生态胶园概念的提出,阐述了环境友好型生态胶园的概念与内涵,及其理论基础包括生态平衡理论和近自然理论。最后对建设环境友好型生态胶园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为我国植胶区天然橡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热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冠层温度是表征植物生理生态过程及能量平衡状况的重要参数之一。为探讨热带森林冠层温度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变化规律并且初步分析环境因素与冠层温度的关系,本研究利用红外温度传感器测定了海南岛西部橡胶人工林2017年全年的冠层温度数据以及同步得到的冠层微气象资料,对干季和湿季下海南岛西部橡胶人工林冠层温度(Tc)与大气温度(Ta)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微气象因子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橡胶人工林冠层温度全年各月日变化都为单峰曲线,相比Ta,Tc具有明显的位相前移、变化加剧的特点。白天林冠边界层处于不稳定状态,林冠为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oil-Plant-Atmosphere Continuum,SPAC)的热源;夜晚林冠边界层为逆温层结,呈稳定状态,林冠为SPAC的冷源。湿季冠层温度高于干季。若仅考虑Ta,Tc与Ta之间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方程为Tc= 1.033Ta-0.656;若同时考虑大气温度(Ta)、净辐射(Rn)、相对湿度(RH)与风速(V)等微气象因子,其复相关系数表明全年均呈极显著相关,偏相关系数表明干季冠层温度变化主要受Ta、Rn和RH的影响,其次受V的影响;湿季主要受Ta与RH的共同作用,Rn与V对其的影响相比可忽略不计。此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橡胶人工林冠层温度的全年变化规律及其与众多微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探究冠层温度变化及其影响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NaCl胁迫对红厚壳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红厚壳盆栽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NaCl胁迫对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5%和2.5%浓度的NaCl胁迫时,红厚壳幼苗生长更快,叶绿素含量、CAT和SOD活性均增加;之后随着浓度的升高,红厚壳生长减缓,叶绿素含量减少,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CAT、SOD活性显著下降,POD活性变化不明显.红厚壳幼苗可耐3.5%的NaCl胁迫,在2.5%浓度时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新型的防风减灾栽培措施,减少风害对橡胶种植业的影响,试验设计在风害较大地区的幼龄胶园行间间种不同组合的非胶树木,研究其防护效应。研究表明:橡胶树幼龄胶园间种非胶树木,能有效减轻常风的平均风速和最大风速,对强台风有抵御作用,能有效提高存树率;橡胶幼林间种非胶树木,对橡胶幼树的光合水分生理生态影响较小,间种后的橡胶幼树粗生长和高生长没有受到明显抑制。试验中不同橡胶品种间种不同非胶树木,橡胶幼树的光合水分生理生态因子、粗生长和高生长虽无显著差异,但仍表现有差异,这说明不同橡胶品系受间种的非胶树木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5.
红厚壳(Calophyllum inophyllum Linn.)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十分巨大,为了研究其光合特性及其与生态因子的关系,为其生态栽培和商业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对栽植6a的红厚壳利用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LI-6400测定其光合特性,试验包括以下在自然生长的条件下测定叶片光合、蒸腾作用的日变化规律;控制CO2浓度,测定叶片在不同光合有效辐射强度下光合作用的变化规律;控制光合有效辐射强度,测定叶片在不同CO2浓度下光合作用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1)红厚壳叶片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日变化均为单峰型;(2)红厚壳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CO2浓度及其它相关生态因子(包括有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水汽压差和叶温)均呈二次线性关系。红厚壳适于生长强光、高温的环境。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幼龄胶园间种香蕉、葛藤后胶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微生物作用进行对比研究,为充分利用幼龄胶园林下资源、科学管理胶园土壤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海南省儋州市橡胶主栽区两个相邻的幼龄橡胶林段,分别在其胶行中间种香蕉、葛藤,同时设无间种作对照.按季共分7次采集胶园土壤样品,对其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微生物作用进行检测分析.[结果]相比无间种处理,幼龄胶园间种处理均能明显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促进土壤硝化作用,间种葛藤能促进土壤微生物呼吸作用,间种香蕉促进土壤微生物氨化作用最明显,其他微生物作用各处理间差异不明显.[结论]幼龄胶园间种能改善胶园土壤微环境,可大力发展幼龄胶园间种农作物或其他经济作物.  相似文献   
7.
郑家欢  吴志祥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7):152-153,177
农村信息的开发利用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农村信息资源开发的程度又往往局限于信息环境,优化农村信息环境对于提高农村信息化程度日趋重要。通过对安徽省部分农村的调研,分析了安徽农村信息环境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近自然管理后橡胶林土壤、根际和根表中真菌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变化,为橡胶林生物多样性恢复和天然橡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试验场内建立1 ha橡胶林固定样地进行近自然管理,同时建立常规处理和除草剂处理的样地进行对比,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分析土壤、根际及根表中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和群落功能。【结果】橡胶林进行近自然管理和除草剂处理后,其土壤有机质和全磷含量降低,近自然管理后pH和含水率升高。常规林、近自然管理林和除草剂处理林土壤、根际和根表的主要优势真菌类群是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近自然管理后橡胶林土壤中子囊菌门减少,根际和根表中子囊菌门增加。在OTU水平上进行PCoA分析,土壤和根表中物种组成存在显著差异(P<0.05)。3种橡胶林土壤、根际和根表中真菌的α多样性无显著差异(P>0.05);在OTU水平上的γ多样性分析,根表中近自然管理林的真菌物种总量高于常规林和除草剂处理林;RDA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根际和根表中主要环境影响因子分别为pH、全氮和有机质。通过FUNGuild功能预测,3种橡胶林土壤、根际及根表真菌群落的营养型以腐生营养型为主,土壤中腐生营养型真菌含量高于根际和根表,近自然管理后橡胶林土壤中腐生营养型真菌减少。【结论】近自然管理方式后橡胶林土壤理化性质和养分发生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真菌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同时增加了土壤中真菌在根表上的富集。  相似文献   
9.
曹灿    孙瑞    吴志祥    李茜 《水土保持研究》2022,29(4):167-175
为了探究热带岛屿性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and Use/Cover Change,LUCC)的水文效应,以海南岛典型热带岛屿性流域南渡江流域为研究区,构建本地化SWAT模型,模拟流域水文过程及其对LUCC的响应,揭示流域径流的变化规律,对比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水文过程及调蓄能力,探讨了典型热带岛屿性流域LUCC的径流效应。结果表明:SWAT模型在南渡江流域的适用性良好,径流模拟对植被蒸散发、产生径流的坡面状况、土壤状况和地下水过程较敏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流域的产流贡献顺序为耕地>其他林地>橡胶林地; 耕地产流能力最强,其他林地和橡胶林地具有一定的截流蓄水作用。综上所述,与1990年相比,2015年南渡江流域河流径流量减少,流域LUCC导致的地表径流减少是河流径流量减少的直接原因,而蒸散发加剧是地表径流减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二氧化碳浓度倍增对海南岛荔枝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NCAR/RegCM2区域气候模式单向嵌套CSIROR21L9全球大气-海洋耦合模式模拟CO2浓度倍增情况下海南岛气候变化状况及荔枝生长对气候条件的要求,探讨CO2倍增情况下.气候变化对海南岛荔枝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有中迟熟品种花芽分化和成花受阻,栽培品种趋向早熟,栽培区域向岛中部及内陆地区迁移,荔枝病虫害将更加严重及产量和经济效益均有可能降低,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