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亚硝酸诱变选育黄霉素高产菌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亚硝酸诱变方法对黄霉素产生菌进行诱变处理,利用菌株抗自身代谢物的特征,在添加高浓度黄霉素的分离培养基上选育获得优良高产突变株sg2-N2-2,比发酵菌株的发酵单位提高了7.2倍,而且变株的菌落形态与亲本菌株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
采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法分离庆大霉素与牛血清白蛋白,再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泡沫法提取庆大霉素含量的方法.该方法中,选择620 nm作定量峰,庆大霉素和氨基黑10B的结合物浓度在1.25~10μg/mL范围内,吸收度与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6,回收率为100.59%.  相似文献   
3.
孙瑞娉  殷昊  卢珂  吴兆亮 《农业工程》2010,(11):374-378
为了有效处理高浓度大豆蛋白废水,在研究初始pH值、表观气速和温度特别是在较高温度(60℃)对泡沫分离大豆蛋白废水效果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可同时提高富集比和回收率的两级泡沫分离工艺。在60℃时,对大豆蛋白质量浓度为4.0 g/L的废水泡沫分离,富集比比常温时提高4倍多。两级泡沫分离工艺中,第一级分离在大豆蛋白质量浓度为4.0 g/L,初始pH值为7.0,表观气速0.133 cm/s,60℃下操作,富集比为7.71,残液作为第二级泡沫分离的进料;第二级分离先在20℃,表观气速0.133 cm/s下进行,待塔顶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发酵液中卑霉素含量的方法。[方法]以乙酸乙酯为提取剂,扫描卑霉素的乙酸乙酯溶液在200~400 nm的吸收峰,准确配制出系列浓度的卑霉素乙酸乙酯溶液,绘制标准曲线,在最佳波长下进行测定,然后对发酵样品进行3次离心处理得到样品溶液,再对样品液进行重现性、稳定性的研究和回收率的计算,用抑菌圈法验证样品的抑菌效果。[结果]选择275nm波长作定量峰,卑霉素的乙酸乙酯溶液浓度在0.5~12.0 mg/L范围内、pH值为4.6的条件下,其吸收度与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y=15.968 0x+0.030 7,相关系数为0.995 5。样品溶液在室温条件下放置24 h保持仍稳定,平均回收率为102.13%。[结论]试验证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检测发酵液中的卑霉素含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卑霉素为正糖霉素族的寡糖类抗生素,是一种新型的消化促进剂。本文对其理化特征、合成机制做了综述,同时介绍了与卑霉素相关的合成基因、抗性基因和编码糖差向异构作用的基因。  相似文献   
6.
复合纤维素降解菌对城市落叶的降解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了纤维素降解菌处理落叶的方法,以解决目前城市落叶难于处理的问题。[方法]以落叶为发酵过程中唯一的碳源,研究不同起始pH值对降解过程中的pH值和酶活的影响,确定发酵最佳起始pH值;比较不同培养方式对降解效果的影响;测定发酵过程中产酶、产还原糖的变化;通过干物质的变化及其分解率来确定降解效果。[结果]试验得出,发酵的最佳起始pH值为6.0。静瓶培养比摇瓶培养降解效果更明显。在发酵第5天出现最高CMC酶活,达到9.012 U;第7天滤纸酶活最高,达到14.806 U。发酵结束后,干物质的分解率最高可达到43.42%。复合菌系对发酵液的pH值有良好的调节作用。[结论]纤维素降解落叶的方法不仅能够产还原糖还能够有效减少干物质量,对实际应用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中硫酸粘杆菌素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快速、简便测定饲料中硫酸粘杆菌素的含量。该方法首先用超声波法提取饲料中的硫酸粘杆菌素,通过旋转蒸发将提取液浓缩后,利用HPLC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最优检测条件下,提取液中硫酸粘杆菌素与杂质分离良好,其浓度为0.5~400μg/mL与峰面积呈线性相关(r=0.9967);饲料样品回收率87.3%~112.6%,变异系数(RSD)小于5%;其他饲料常规成分在实验条件下对硫酸粘杆菌素测定均无干扰,此方法的适用范围广,可满足饲料中硫酸粘杆菌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植物皂甙、多糖和类黄酮的应用与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物活性物质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有机化合物,其中皂甙、多糖和类黄酮是3种应用广泛的植物活性物质。针对这3种重要的植物活性物质,从它们的功效、提取方法以及应用范围进行了着重介绍,并预测了它们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黄霉素产生菌微波诱变育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微波诱变方法对黄霉素产生菌进行诱变处理,利用菌株抗自身代谢物的特征,在添加高浓度的黄霉素的分离培养基上选育获得比出发菌株单位提高的突变株sg2-M-2,效价比原始菌株提高了6.2倍。而且变株的菌落形态与亲本菌株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0.
Nisin与山楂提取物复配的抑菌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开发新型天然防腐剂提供依据。[方法]以山楂为材料,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和大肠杆菌为供试菌种,采用传统水煎法提取山楂中的有效成分,并向10、2ID、30、40、50、60、70、80、90、100出提取物中分别加入10nagNisin制成复配物,测定复配物对3种供试菌的抑菌效果。[结果]Nisin的效价为994.5IU/mg,当山楂提取物加入量为50出时,效价达到1531IU/mg,为Nisin的1.53倍,但提取物加入量超过50出时,效价下降。复配物对3种供试茵的抑菌效果好于单独使用山楂提取物和Nisin。[结论]山楂提取物与Nisin的复配物时3种供试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且Nisin与山楂提取物的最佳复配比例为1:5(mg:μ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