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林业   6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型真菌”这个名词应包括所有的蘑菇。即使从分类的角度来看,它们之间可能差异很大,或者属于子囊菌纲,或者属于担子菌纲。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在生活史中能产生发育减数分裂的孢子机构,即子实体(子囊果或担子果)。这些子实体是肉眼可见的,而且还可能是可食用的。后一个特征证明,在对决定形成子实体的条件的生理学研究中,生物工艺学的重要性。对有关非食用的种也已进行一些重要的研究。这是由于:一方面因为控制可食用种  相似文献   
2.
23种外生菌根菌的生态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界广泛地存在着高等植物与特定真菌共生的现象,真菌与高等植物的共生体叫做菌根。与木本植物共生的菌根菌大都是外生菌根菌,它可提高树木抗旱、抗高温的能力,还可制止或减少病原菌对营养根的侵染,改善营养吸收与促进生长。我国大型真菌种类丰富,其中不少是外生菌根菌,我们于1973—1982年调查了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以及其他地区,采到的23种外生菌根菌,并作生态分布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4.
乡村旅游是以农业、农村自然环境和农村民俗风情三者为核心,建立在乡村空间环境和乡村生产关系上的特殊旅游类型。海峡两岸乡村旅游的发展处在不同阶段,台湾地区在发展中积累了一些经验。本文简述了乡村旅游的产生与特点,在总结台湾乡村旅游的特色、推动措施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借鉴台湾经验与教训,发展大陆乡村旅游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5.
大型真菌的生态学研究已有较长历史,寄主是决定寄生菌分布的主要因素,真菌子实体产生的环境因子是基质含水量和温度。作者自1964—1983年,在上海佘山采集大型真菌标本,并自1981—1983年在佘山定点测定大气和土壤温、湿度。对已定名的91种真菌,根据采集时间,查阅当地气象站的平均温度和降水量,进行生态分析。  相似文献   
6.
以介绍国外经验、评估我国现行城市绿地分类方法为基础,面对新的法律法规条件和我国城市绿地系统的发展趋势,本文探讨城市绿地分类的技术对策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城市化和城市绿化建设发展的背景下,分别提出绿化设计引导在现行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中体现的不足。分析和归纳了城市设计中绿化设计导则的功能定位,并初步探讨了导则的指标控制和设计要素引导内容。旨在强化和系统化规划中无法控制的和城市设计中忽略的绿化部分,为绿化设计提供正确的设计理念和控制引导的方法,以保证城市绿化环境在微观层次上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以不同种类地膜覆盖条件下辣椒菜园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传统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南方地区不同种类地膜覆盖对辣椒菜园土壤理化、生物学性状和细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南方地区蔬菜生产中利用不同种类地膜,尤其以聚乙烯为原料的白色透明地膜、黑色地膜和银色地膜不仅有助于提高辣椒耕作层土壤温度与含水量,而且对减缓土壤pH的下降具有显著效果。此外,在细菌门分类水平上,不同种类地膜覆盖条件下土壤细菌的优势菌群表现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细菌,其中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细菌的丰度最高;属分类水平上,不可培养细菌属、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溶杆菌属(Lysobacter)、芽孢杆菌属(Bacillus)、H16(Ralstonia eutropha)和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细菌是南方地区不同种类地膜覆盖土壤中的优势菌属。此外,地膜覆盖不仅降低了土壤中对环境条件要求苛刻的不可培养细菌的丰度,而且有助于溶杆菌属和芽孢杆菌属等部分具有促生功能细菌的积聚。上述结果表明:南方地区蔬菜生产中利用地膜并没有导致菜园土壤质量劣化,而且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持土壤健康。  相似文献   
9.
以盆栽甜瓜为研究对象,基于传统与现代分析技术,探究木醋液对于甜瓜根系生长、根际土壤生物学性状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旨在开发木醋液作为液态肥料及土壤改良剂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稀释600倍木醋液处理不仅显著促进甜瓜根系生长、显著提高甜瓜根际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数量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和涉及土壤碳、氮、磷循环相关酶的活性,而且有效地提高了甜瓜根际土壤细菌丰富度Chao 1指数和多样性Shannon指数;另一方面,门或属分类水平上,无论施用何种浓度的木醋液,其优势菌门与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优势菌属均为Subgroup 6_no rank、Saccharibacteria、Gemmatimonadaceae(芽单胞菌属)、Sphingomonas(鞘脂单胞菌属)、Soil Crenarchaeotic Group、Bacillus(芽孢杆菌属)、Rhodospirillaceae(红螺菌属)、Roseiflexus(玫瑰弯菌属)、Lactococcus(乳球菌属)和Acidimicrobiales。施用木醋液没有改变甜瓜根际土壤中细菌优势菌门或菌属的组成,但稀释300倍或600倍木醋液更有利于甜瓜根际土壤形成细菌群落结构更为多样的微环境。综合甜瓜根系生长及指示根际土壤肥力指标的生物学性状,施用稀释600倍木醋液更有助于促进甜瓜生长、提高甜瓜根际微环境的土壤肥力和抵御土传病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并探究根际土壤生物学性状及细菌多样性能否作为筛选具有促生效果作物组合的生物学指标,为筛选促生的间套种作物组合及对土壤连作障碍的生态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选取葫芦科、豆科及旋花科作物根际土壤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作物根际土壤生物学性状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差异。【结果】同为葫芦科的根际土壤中涉及土壤碳、氮和磷循环相关的酶活性之间无显著差异水平,缺乏互补性;而葫芦科作物与豆科的豇豆和旋花科的红薯根际土壤相应的酶活性之间均呈现显著的差异水平,表现出良好的互补效果;细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葫芦科作物根际土壤中富集的优势细菌种属趋向一致,而豇豆和红薯根际土壤中均拥有各自特异的优势细菌种属,同样表现出具有与葫芦科作物互补及提高葫芦科作物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的潜力。【结论】作物根际土壤中涉及碳、氮和磷循环的相关酶活性和细菌多样性指数,以及作物根际土壤中富集的优势细菌种属均适宜作为鉴定不同作物根际微环境之间是否具有互补效果的生物学指标;豇豆和红薯根际土壤生物学特性表明豇豆和红薯均具有改良葫芦科作物黄瓜、瓠瓜和南瓜根际土壤微环境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