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科学   6篇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针对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能较好地解决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非线性问题,以及其固有的抖动会影响控制效果的问题,本文采用一种基于指数趋近律的滑模控制方法,设计了两轮车辆的防抱死制动系统滑模控制器,并在Matlab/S imu link里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控制策略可以有效地抑制传统滑模控制系统的抖动现象,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个农村电工.在农电工作中,我已历经了二十几个春夏秋冬.不论是严寒还是酷暑,整天奔波在农网改造工程中.踩板已更换了一对又一对,几件常用工具已不知道更换了多少次,满头青丝已变成了依稀的白发,多少艰辛苦辣总算奋斗过来了.全县农村用电都已规范化,可谁曾知道这里面饱含了多少农村电工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3.
以节能为目标来确定自动变速器的挡位,控制液力变矩器在规定的高效区内工作,并推导出自动变速器升降挡规律公式,在此基础上得到自动变速器的节能换挡规律。该换挡规律可以将变矩器在变速器最低挡的左端低效区和最高挡的右端低效区除外的所有工况下的效率限定在某一理想范围内,并验证其正确性。该换挡规律的提出,对提高液力机械传动系统的传动效率和节约能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CAN通讯的汽车底盘系统集成控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提高汽车整车综合动力学性能,针对汽车在转向制动工况下转向与制动系统动力学耦合关系,在对汽车底盘系统动力学耦合分析基础上,设计了ABS及EPS两子系统控制器和决策层集成控制器,对底盘系统进行分层集成控制。同时有针对性地设计了基于CAN的底盘集成控制系统的通讯系统。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和实车试验结果表明,汽车的俯仰角、侧倾角、横摆角速度反应时间和纵向减速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分别降低了30.53%、15.03%、25.64%、34.61%,表明设计的CAN通讯的集成系统工作稳定,抗干扰能力强,提出的集成控制策略正确可行,在保证转向轻便性的前提下,提高了系统制动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消除汽车底盘集成系统机械与控制系统间的耦合,该文首先建立了汽车悬架与制动系统动力学模型,分别设计了主动悬架和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子控制器和该系统的集成协调控制器。针对传统汽车底盘集成系统的机械与控制参数采用串行设计容易失去全局最优性能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微粒群优化算法的参数的集成优化方法,以集成系统机械与控制参数为优化变量,以反映汽车动力学综合性能为目标函数,编制了集成优化程序进行了优化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汽车底盘集成系统经过参数优化后,汽车的俯仰角加速度较优化前减小,表明汽车乘坐舒适性得到改善;汽车制动时制动距离、前后轮动载荷均有明显减小,表明汽车制动的安全性显著提高。最后改变汽车的部分机械结构参数和全部控制参数进行实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汽车底盘集成控制系统经过优化后,汽车的前、后轮动载荷分别降低了34.2%和32.1%,汽车制动时制动时间和制动距离分别降低了2.31%和4.5%,汽车制动时俯仰角加速度响应降低了15.1%,汽车主动安全性及汽车舒适性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优化设计方法对改善汽车底盘主动安全性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汽车助力转向制动过程中的动力学耦合关系,通过建立汽车转向和制动系统模型,分别设计了单个ABS及EPS子系统控制器和集成控制器,对两系统进行了集成控制,并将控制器局域网络应用到两系统集成控制中,采用SAE J1939协议,设计了CAN总线通讯系统。最后基于LabView进行了软件仿真和硬件在环实车试验。结果表明:基于CAN通讯的集成系统工作稳定,抗干扰能力强,汽车在转向制动工况下综合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
针对汽车ABS系统在冰雪等湿滑不平的路面上制动效能下降的情况,本文在对ABS制动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其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汽车ABS系统自适应控制方案。控制器由标称控制律和补偿控制律组成,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进行仿真模拟。为检验控制策略合理性和控制软件可行性以及自主设计ECU的可靠性,进行了装车对比试验。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试验结果均证明:本文提出的控制策略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和鲁棒性,汽车在不良路面上的制动效能也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刘显贵  张兴旺 《农机化研究》2007,(9):206-209,216
为了得到更好的助力特性,在对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结构及其动力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数学模型,设计一种与神经网络相结合新的变结构控制器并进行大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离散变结构控制器相比,所提控制方法是正确有效的,能够有效地消除抖振和减少系统本身不确定性对控制性能的影响,增强了系统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