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近51年西柳沟流域水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1960-2010年西柳沟流域降水、径流与输沙资料,采用滑动平均法、Mann-Kendall趋势分析及突变检验法、滑动t检验方法及距平法等方法,分析了西柳沟流域近51年水沙的变化趋势和突变。趋势分析表明,降水量年际变化呈缓慢的上升趋势,径流量与输沙量年际变化呈显著下降趋势。突变分析表明,降水量序列没有出现突变,径流量与输沙量序列在下降过程中出现突变,但突变年份不一致,径流量发生在2004年,输沙量发生在2000年。  相似文献   
2.
十大孔兑的洪水泥沙对孔兑下游安全极其不利,同时造成黄河干流严重淤堵。研究孔兑产沙关系及其变化对于流域治理规划、合理评价径流泥沙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实测水文泥沙资料,结合十大孔兑流域综合治理的发展,以流域治理前和治理后相对稳定期为对比年份,以日降雨量大于10,25mm的累计降雨量和年输沙量为参数,建立了有水文资料的毛不浪、西流沟和罕台川3条孔兑不同时期降雨—产沙的关系,说明了下垫面变化对产沙关系的巨大影响。分析表明,在降雨量相近的情况下,近期输沙量较基准期减少约90%,多年平均有效降雨条件下,3孔兑的减沙比93%~98%。研究表明孔兑大规模治理、植被恢复和淤地坝建设,对孔兑输沙量锐减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成果可对评估孔兑流域综合治理措施的效果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河套灌区是黄河流域引水灌溉最多的河段,1986年以来由于水沙条件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该河段河道严重萎缩,防洪防凌形势严峻,引起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在研究内蒙古河段河床演变与水沙变化的响应规律基础上,得到以下主要认识:①内蒙古河段洪水冲刷效率较低,冲刷1t泥沙约需要180 m3水,建议该河段塑槽治理可通机械挖槽结合水库调节洪水冲刷实现.②维持内蒙古河段中水河槽需改善当前不利的水沙条件,基本途径依靠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增加汛期水量,加大支流水土保持投入力度减少入黄沙量.  相似文献   
4.
郭彦  侯素珍  王平  景林艳 《干旱区研究》2015,32(6):1047-1054
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及相关理论,以黄河上游唐乃亥站53 a(1957—2009年)径流与输沙序列为例,初步分析并定量描述随序列长度变化时水沙时间序列主周期值的变化规律和特征。由于受降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同一序列的不同长度、同一序列不同时期的相同长度及不同序列相同长度的主周期都有所不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53 a长度的水沙序列多尺度精细结构。结果表明,黄河上游径流与输沙序列具有多尺度振荡的特点,存在着年际尺度和年代际尺度的周期变化规律,年径流序列的主周期为23 a和8 a,春季径流序列的主周期依次为5 a、24 a、8 a和15 a,年输沙序列的主周期为8 a和18 a,春季输沙序列的主周期依次为8 a、18 a和4 a。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