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3篇
林业   4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菲和芘为多环芳烃(PAHs)的代表物,以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为指标,研究了菲、芘对蚕豆的氧化胁迫;利用彗星实验分析了菲、芘对蚕豆DNA的损伤效应;将蚕豆幼苗根经抗氧化剂维生素E预处理后,暴露于菲、芘污染,研究了DNA损伤与氧化胁迫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供试条件下菲、芘污染导致蚕豆幼苗SOD、POD、CAT活性提高和MDA含量上升,且MDA含量与菲、芘浓度均显著正相关;蚕豆根尖细胞DNA损伤随菲、芘暴露浓度的升高而增大,0~50 mg·kg-1菲污染条件下彗星图像尾矩(TM)值从46.41μm(阴性对照)增加到122.04μm(50 mg·kg-1菲污染处理),增大了162.96%。50mg·kg-1芘暴露下TM值从阴性对照的44.30μm增至110.36μm,增大了149.21%。经抗氧化剂维生素E预处理,蚕豆的DNA损伤程度减小。综上可知,菲、芘对蚕豆产生氧化胁迫并造成根尖细胞DNA损伤,菲、芘诱导的DNA损伤与氧化胁迫有关。  相似文献   
2.
酸枣(Choercspondias axillaris[Roxb Burttet Hill])是漆树科高大乔木性野生果树,分布我省西部大方、织金等地。在大方县长石区长石公社杨柳大队秦勇小队海拔860M坪子上,发现有成片野生酸枣.该地为酸性土,伴生植物有漆树、八月瓜、野葡萄、毛桃、野枇杷等,分布范围广、产量平均株产约80斤,分布的高度在海拔800—1000M左右,测定代表植株(相对来说属于小的)树高8米,干高115cm,干周48cm、枝展5×4M(东西×南北),树型有的披散、有的呈乱鬟形,树干灰褐色,枝梢皮孔密被,,老枝褐色、嫩枝灰褐  相似文献   
3.
苹果为世界落叶果树的主要树种,亦为我省五十至六十年代栽培发展最快的果树。建国后的15~20年内,全省各地、县及较大的国营农场,几乎都栽有苹果。但因对苹果各品种,砧木的生态适应性了解不够,大量引入东北、华北苹果苗栽培,栽培体制和技术亦多沿用北  相似文献   
4.
一、中外庭园果树栽培范例果树植入庭园,始于我国殷商时代园囿初兴之时。《周礼》记载:“园圃树之果瓜,时剑而收之”。以后各代园林、果树均有一定位置。春秋战国时,吴王夫差造“梧宫”、“会景园”曾“穿沿凿地,枸亭营桥,所植花木、类多茶与海棠”。秦汉建“上林苑”、“葡萄宫”、“扶荔宫”、“阿房宫”亦广集各种奇花异果。据《西京杂记》中叙说:上林苑中种植植物……梨十(即十个品种)、枣七、栗四、桃十、李十五、奈三、查三、槔三、棠四、梅七、杏二、林檎、批杷、橙、安石榴等。北宋时期,洛阳名园中有“桃李弥望”  相似文献   
5.
草莓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浆果,果实色鲜味美,芳香浓郁,营养丰富,含糖6~11%,有机酸1~1.5%,含果胶1~1.7%,并含很高的维生素C和磷、铁等矿物盐类,草莓果实除供鲜食外,还可用于加工果酱、果汁、果酒和蜜饯。草莓繁殖栽培容易,栽后很短时间就能结果,一般秋季栽的草莓,第二年春就能开花结  相似文献   
6.
普洱茶加工过程中水浸出物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普洱茶主产区双江、景谷、景东、镇康等地的原料及其在普洱茶加工过程中不同翻次的茶样进行茶叶水浸出物含量的测定,探究普洱茶后发酵过程中茶叶水浸出物含量的变化规律,从而为指导普洱茶的加工,规范其加工技术,保证普洱茶的优良品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普洱茶水浸出物含量一般随翻堆次数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7.
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面对农村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时候,还必须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纳入统筹规划之中,只有环境经济协同发展,才能够真正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有效落实。因此谋求农村环境经济协同发展,既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内涵,也是农村地区健康有序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正是基于此,试图探讨研究美丽乡村视野下的农村环境经济协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高曦  薛雄志 《农业工程》2017,7(2):96-101
流域综合治理是当前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热点问题。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农村各项产业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流域面源污染问题。探索中国流域水污染治理新模式,找到解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新路径迫在眉睫。国家在2012年底提出了“美丽乡村”建设战略,给乡村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对乡村自然环境的改善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以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过芸溪流域为研究案例,基于该流域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讨论该流域“美丽乡村”建设对水质改善,尤其是改善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状况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分析“美丽乡村”建设与流域综合治理有效整合的关系,探讨其结合的可行性与保障措施。研究认为,“美丽乡村”建设可以“百姓富,生态美”为总体原则,变流域周边的生态环境资源为发展之本,在保护流域自然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推进流域综合治理、村民生活生产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宜昌橙(Citrus ichangensis)为柑桔属(Citrus)中抗寒性最强,耐瘠薄、耐荫的原始野生类型。果实可供药用,可作进化柑桔栽培中的抗逆性砧木和矮化砧木,本世纪初期,曾引至美国作柑桔杂交育种的原始材料。据广西研究,宜昌橙作柳橙的砧木;矮化、早果、抗逆性强。我们在贵州西部高寒山区节毕县的果树资源调查中,据节毕地区林业局韩准初同志提供的线索,在山高坡陡、切割深、坡度大的毕节县何官屯区,官屯公社、百岗冲、岩嘴口、海  相似文献   
10.
杨梅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且有固氮保水功能,又是一种园林绿化树种,我省野生杨梅资源丰富,尤其是西部地区更为集中。1985至1986年,我们对水城特区杨梅的分布与种类及其环境条件作了考察和访问,现将情况概述于后,并对其开发利用提出些浅见,以为水城特区的农林生产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