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对茶树施用3种不同配比的Kemira肥料,结果表明,经过不同氮、磷、钾配比的Kemira肥料处理,土壤中有效磷,有效钾的水平和茶叶中氮、磷、钾各养分元素的含量均比仅施用氮肥的对照高,而土壤有效氮的含量低于对照,施用Kemira肥的各处理均改善了春茶某些生理生化指标,提高了茶叶的品质,同时增加了茶叶的产量和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茶叶产量比对照增加5.44%~13.88%,经济产值增加3635~5717元/hm^2,增幅达到10.00%~15.72%。  相似文献   
2.
针对温室切花百合促成栽培及周年生产的需要,研制了基于模型的百合辅助栽培管理平台,并对该系统的组织结构、功能模块设计和系统实现等内容进行介绍,以期为百合的标准化工厂生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稻作栽培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经过去的50年 ,中国稻作取得了辉煌的业绩 ,令人振奋 ;展望新世纪 ,我国的水稻栽培工作者 ,将面对许多新的课题 ,任重道远。一、高产更高产栽培仍然是水稻生产发展的主体21世纪 ,人与资源和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据测算 ,2030年我国人口将进入峰值期 ,如果种植面积稳定 ,我国水稻平均单产要达到8~8.5t/hm2,即比目前的产量增加30%~40 % ,才能满足基本需求。因此 ,无论在技术推广上还是科学研究上 ,都应该把高产更高产放在水稻生产的主体位置上 ,不能动摇。在积极推广现有适用栽培技术的同时 ,要深入开展以下三方面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饲料甘薯总产量,开辟优质青绿饲料,开展了按不同时期、不同比例进行茎叶刈割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间隔21d处理的甘薯茎叶产量前期较低,后期较高,能较好地协调地上地下部的关系;间隔14~21d、刈割率1/4处理的地上地下部总干物质产量较高,其中间隔21d、刈割1/4的总干物质和总粗蛋白质分别比传统一次性收获方式增产13.03%和16.31%。隔28d全割的的处理茎叶产量最高但薯块产量最低。因此生产上可按每14~21d和1/4的比例进行茎叶刈割,获取高产。  相似文献   
5.
农业科研院所创新文化体系的构建与探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文章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浙江农业科研院所创新文化建设的现状与思路,提出了农业科研院所创新文化体系建设的构建与探析。  相似文献   
6.
红壤稻田用种量对早稻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8.
红壤团聚体力学和酸碱稳定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结果表明,红才聚体的力学稳定性与其粒径和化学组成有关,粒径越小,土壤中粘粒和游离氧化铁越高,其力学稳定性越大;在PH3.0~6.0范围内,PH的变化对团聚体的稳定性影响不大,因此因农业鬼话引起的PH较小的变化不会对土壤团聚体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推广的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业科研院所是我国公益性农技推广的重要力量。文章阐述了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推广的现实意义,提出把科研、推广和新型农民培训结合起来,实现推广服务理念、对象、内容、方式方法"四个转变"的创新思路,总结了基地示范型推广、实施项目型推广、院地合作型推广、科技特派员推广、技术培训型推广等优先模式,以期为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推广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平台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理论的数字化技术与传统的新植物品种快繁技术相结合,建立了科学的模糊神经网络快繁决策控制模型,改进了新植物组培配方和环境调控因子的筛选,实现了组培技术共享;我们将快繁决策控制模型融入网络多媒体技术和面向对象编程技术,形成了数字化智能生产决策控制的植物快繁技术平台,实现了智能化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