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5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7篇
综合类   70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秸秆还田下土壤有机质激发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张叶叶  莫非  韩娟  温晓霞  廖允成 《土壤学报》2021,58(6):1381-1392
土壤有机质是农田肥力的基础与核心,对作物产量、农业环境,甚至地球碳循环意义重大。作物秸秆作为农田土壤有机碳库的重要外部补充,其还田过程对土壤有机碳周转和碳库平衡具有显著影响。激发效应是一种因新鲜有机质输入而导致土壤本底有机质矿化速率发生改变的现象。秸秆还田导致的土壤有机质分解激发,不仅涉及秸秆资源化高效利用,还直接关系到农田土壤碳库的平衡及其功能,因此备受科学界关注。尽管对外源有机质输入引起的土壤有机质激发效应的理论研究已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如何结合最新的理论结果到秸秆还田固碳减排的生产实践中仍面临着较大的挑战,这主要归结于对农田土壤有机质分解激发效应的发生特点和规律,及其背后的土壤、气候、管理等相关的驱动因子和过程还未完全明确。据此,本文首先对土壤有机质分解激发效应发生的理论研究进展(包括:共代谢理论、氮矿化理论、化学计量比和微生物残体再利用)进行了系统综述。其次,结合已有的研究证据和理论假设进一步概述了秸秆还田过程中影响激发强度和方向的潜在驱动因素,如:秸秆类型和数量、还田方式、水肥管理、土壤属性、气候因子等。最后,从秸秆还田的高效性、农田碳库的可持续和农业环境的友好性出发,对秸秆还...  相似文献   
2.
地处福建省内陆山区的三明市,森林覆盖率达78.73%,享有"中国绿都"的地方美誉.多年来,三明市在保护好生态的前提下,创新实施生态产业化战略,依托森林公园、森林人家、自然保护地等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发展森林生态观光、健身运动、自然观鸟、休闲旅游、培训研学等特色产业,补齐三产短板,助力林农增收,在八闽大地上走出了一条生...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陕西关中地区冬小麦-夏玉米复种体系氮肥减量增效潜力,构建适宜的作物养分管理体系,于2018-2019年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减氮并配施不同肥料对麦玉复种体系作物生长状况、植株氮素积累分配、作物产量以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设置5个处理:常规施氮(225 kg·hm-2,N100);减氮20%(180 kg·hm-2 ,N80);减氮配施生物炭(180 kg·hm-2,生物炭22 500 kg·hm-2,N80+BC);减氮配施缓释肥(180 kg·hm-2,尿素∶缓释肥=1∶1,N80+S);减氮配施微生物菌肥(180 kg·hm-2,微生物菌肥3 600 kg·hm-2 ,N80+BF)。结果表明:减氮及其配施不同肥料对夏玉米大喇叭口期后株高、干物质和氮素积累没有显著影响;而N80+BF促进了夏玉米氮素向籽粒中的分配;N80+BC提高了夏玉米产量和收获指数,且较N80处理分别显著提高8.3%和20.1%;减氮下三种配施处理均能提高夏玉米氮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且以N80+BC处理表现最佳,较N100分别显著提高43.3%和29.0%,较N80分别显著提高45.8%和8.3% ;N80+BC和N80+BF还能显著提高夏玉米氮肥表观表观回收率,二者较N100显著增加18.1%和10.7% ,较N80处理显著增加26.9%和19.0%。与N80相比,N80+BF有效提高了冬小麦扬花期和成熟期分蘖数、茎蘖成穗率以及成熟期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并能显著提高冬小麦穗数和产量,增幅分别为13.7%和16.2%。减氮下3种配施处理均能提高冬小麦氮农学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氮素利用率,其中氮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在N80+BF处理表现最佳,较N100分别显著提高了31.2%和28.4%,较N80分别显著提高了33.7%和16.2%,氮素利用率在N80+S处理表现最佳。综上所述,减氮及其配施处理中,180 kg·hm-2配施生物炭(22 500 kg·hm-2)和180 kg·hm-2配施微生物菌肥(3 600 kg·hm-2)更有利于作物生长,促进氮素积累与分配,提高作物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实现关中地区麦玉复种体系氮肥管理的“减量增效”。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为例,对高职农业院校绿色化学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并对调研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在高职农业院校实施绿色化学教育的紧迫性、重要性,并对教学过程中进行绿色化学教育的实践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具有抗肿瘤、抗氧化、降血糖、除异味、增强免疫力、保鲜等生物学功能。本文综述了茶多酚的生物学功能及在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阿维菌素与吡虫啉等量复配对菜蚜(Lipaphiserysimi(Kaltenbach))的毒力指数分别为阿维菌素的1.6倍和吡虫啉的4.9倍,共毒系数达244.38,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田间小区试验表明,使用1%阿·吡悬浮剂1000、2000、3000倍液防治菜蚜,药后7d的防效分别为98.79%、96.63%、94.31%。  相似文献   
7.
现代生物刺激剂是由多种来源的原材料衍生而来的复杂混合物,利用高度多样化的生产工艺,因此可以预期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安全性。本文对植物生物刺激素领域进行了综述,并阐明了基因表达、信号传导和生物刺激剂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人工控制条件下,测定了高温条件下温湿度对黄瓜霜霉病菌孢子囊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RH为100%和RH≤45%,在超过35℃的高温条件下,都不利于孢子的死亡;RH为75%左右40-45℃的高温,处理1-2h,可杀死绝大多数的孢子囊。  相似文献   
9.
二点委夜蛾属鳞翅日夜蛾科,是我国玉米上的一种新发害虫,去年在黄淮海夏播玉米区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山西等6省全面暴发为害,严重威胁着夏玉米的安全生产,结合去年二点委叶蛾发生情况和河北省夏玉米种植特点预计今年二点委叶蛾仍为偏重发生趋势,因此要提起高度重视,提早做好防控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0.
种群空间格局是生物种群在其生境空间中的分布结构,它取决于一个物种的种性。关于禾谷缢管蚜Rhopalsiphum padi (L.)的种群空间格局,国内外虽有报道,但缺乏与小麦生育期的联系。作者着重探讨了该蚜在小麦穗期的空间格局与小麦生育期的内在联系,为改进抽样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